水產品價格不好,飼料又漲價,養殖戶該如何才能盈利?

珠海禾蟲哥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影響,某些水產品價格比較低迷,而飼料企業又接連宣佈漲價,這對於水產養殖業來說是一個比較沉重的打擊。直白的說,賺錢是我們養殖者的最終目的,在當前情況下如何確保水產養殖業賺錢,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影響水產養殖業是否盈利的因素

  1. 水產品出售價格。這個價格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市場不斷的在變動。如果能在高位出售,那麼盈利是顯而易見的!
  2. 飼養成本。這個成本包括飼料、漁藥、棚租、水電費、人工費等。
  3. 養殖成功率。其實這個因素是直接決定能否賺錢的關鍵因素。

怎麼在這種情況下保本,力爭盈利

拿春節期間我的工廠化對蝦養殖來說,也是因為疫情導致對蝦價格低價運行,要知道冬棚養蝦,單單鍋爐升溫這一項成本就佔去了全部成本的50%!幸運的是我們把控的對蝦養成率比較好,等到價格稍微穩定點的時候立馬出蝦,最後盈利10萬左右。所以我認為,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確保利益最大化話,應該做到這幾點:一是儘量控制成本,但很多時候成本基本固定了,很難降低;二是關注價格變動,水產品市場每日價格都會有變動,很多時候變動幅度還很大,這就需要水產人時刻關注,一旦達到預期價位,果斷出手,不要太貪心!三是迴歸到我們的養殖技術上來,保證養成率!目前來看,水產品作為糧食的一部分,最終的結果只會漲,所以水產人要做到“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的良好心態,真正的把我們的產品做好做優!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給您分享更多水產養殖知識。


水產獸醫公益門診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養殖業的規律,的確是波動較大,但是整體是盈利的。好三年壞兩年,好5個月,壞2個月,穩定5個月樣子。整體上,只要不是大疫情,還是可以盈利的,遇到好的年份盈利頗豐。其次,不掙錢來自於保守說法。養殖戶一般都比較踏實本分,所以不會高調,再就是,養殖業很辛苦,很熬人,算上精力體力消耗,賺的真的是辛苦錢。最後,是投入產出問題。養殖現在投入非常大,隨便一個場子建設外加手續等,都要幾百萬甚至逾千萬。按照回報週期,都要三到五年才回本,這個計算來講的確週期比較長。重資產投入進來,回報週期長,而且一旦放棄投入都沒法變現,所以就必須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