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出現爛果用哪些農藥更適宜?

霧都農人山客


隨著茄子的種植面積擴大,茄子爛果的現象較為普遍,已經成為較為嚴重的一類病害,尤其是在茄子進入到生長後期,果實病害發生情況較為突出,嚴重影響到茄子的品質和產量。下面來看看茄子爛果原因及預防措施。

1、茄子果腐病

主要危害果實,病菌從果實表面傷口侵入,導致病果受害處變為褐色,病斑會逐漸發硬、凹陷,變為黑色版,逐漸長出短絨毛狀的黑色黴層。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上越冬,在適宜條件下孢子結風雨傳播蔓延,在高溫高溼環境下極易發病。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力高的品種,發病是噴施百菌清、殺毒礬,效果較好,但是在採收前一週要停止噴灑百菌清,其餘採收前3天停止,以免造成藥物殘留。

2、細菌性軟腐病

發病後病果外表保持完整,但是內部果實卻已經變褐腐爛,且伴有惡臭味,逐漸失水乾枯,最後脫落或形成僵果掛在枝上。病菌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蟲傳播,從傷口侵入,適宜溫度在25-30度之間,在高溼環境下發病較嚴重。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採用高畦栽培,控制土壤溼度,及時防治害蟲,發現病果要及時摘除並帶出條件,發病時可噴灑農用硫酸鏈黴素或DT殺菌劑防治。

3、綿疫病

綿疫病是茄子果實上發病最為嚴重的病害,主要近地面果實發病,受害果出現水浸狀圓形斑點,稍凹陷,果肉變黑褐色腐爛,易脫落,溼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最後落地腐爛。

防治方法:綿疫病可以用50%烯酰嗎啉750倍液或普力克800倍液進行防治。

4、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發病時出現近圓形或橢圓至不定形病斑,呈黑褐色,病斑會面生黑色小點及溢出紅色黏質物,其症狀明顯偏褐色至黑色,嚴重時病果腐爛。

防治方法:炭疽病發生可用25%溴菌腈500倍或25%咪鮮胺1000倍進行葉面噴施。





基層關注


導致茄子爛果的病害較多,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冬春低溫條件下可導致爛果的病害主要是灰黴病、菌核病,夏季高溫時以綿疫病、褐紋病丶軟腐病為常見病害。

(一)褐紋病:果實染病,產生褐色圓形凹陷斑,上生許多黑色小粒點,排列成輪紋狀,病斑不斷擴大,可達整個果實,病果後期落地軟腐,或留在枝幹上,呈幹腐狀僵果。葉片染病,初生蒼白小點,擴大後為近圓至多角形斑,邊緣深褐,中央淺褐色或灰白,有輪紋,上生大量黑點。此病在田間28-30攝氏度,相對溼度80%,持續時間長,或連續陰雨,易流行。多年連作丶種植密度大、植株衰弱時發病重。

防治措施包括:(1)合理輪作。(2)選種抗病品種。(3)培育無病壯苗,配方施肥,注意田間排灌,提高作物抗病性。(4)可選用加瑞農、苯菌靈、百菌清、戊唑醇等殺菌劑噴霧防治。

(二)炭疽病:果實出現圓形或不定形斑,稍凹陷,黑褐色,斑上生黑色小點,溢出赭紅色粘質物,與褐紋病區別在於病徵明顯,偏黑褐色,嚴重時果實腐爛。溫暖多溼,田間鬱蔽、地勢低窪易發病。

可選用苯醚甲環唑、咪鮮胺等殺菌劑噴霧防治。

(三)綿疫病:近地面果實先發病,受害果初現水浸狀圓斑,稍凹陷,果肉變黑褐色腐爛,易脫落,溼度大時,病部密生白色絮狀菌絲,迅速腐敗。葉片被害,呈不規則水浸狀褐色病斑,有較明顯輪紋,潮溼時生稀疏白黴。高溫多雨,溼度大是此病流行條件。

可選用霜脲錳鋅、烯酰嗎啉加吡唑醚菌酯、惡唑菌酮、霜黴威等殺菌劑噴霧防治,果實也應噴藥,尤其是雨前雨後。

(四)灰黴病:果實染病,幼果蒂處先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擴為暗褐色,凹陷腐爛,表面生不規則輪狀灰黴。莖葉染病也生褐色病斑,溼度大時長灰黴。是一種低溫高溼型病害,多見於冬春棚內栽培。

防治措施主要有:(1)注意調控棚內溫溼度,降低發病機率。(2)棚內可選用速克靈、百菌清等煙劑,在傍晚封棚後放煙防治。(3)合理輪換或復混使用農利靈、克菌丹丶啶菌惡唑、啶酰菌胺、嘧環菌胺等殺菌劑,注意嘧黴胺易產生藥害,應儘量避免使用。農利靈丶速克靈、菌核利、撲海因這幾種殺菌劑之間有交互抗性,不能混用,也不宜輪用。

(五)菌核病:果柄受害,果實易脫落。果實受害,初現水漬狀斑,後變褐腐,稍凹陷,斑面長白色菌絲體,後形成菌核。葉片染病,水浸狀,後變褐色圓斑,有時具輪紋,病部長白色菌絲,乾燥時易破裂。也是一種低溫高溼型病害。防治藥劑與灰黴病相同。棚內點花時,可加入咯菌腈、甲黴靈等殺菌劑,隨用隨配,以免失效。

(六)軟腐病:病果初生水漬狀斑,後果肉腐爛,具惡臭,外皮變褐,失水乾縮,可掛在枝杈上。是一種細菌性病害。防治藥劑可選用可殺得丶噻菌銅、加瑞農等殺菌劑噴霧。

圖1為褐紋病,圖2為綿疫病,圖3為軟腐病,圖4為炭疽病,圖5為灰黴病,圖6為菌核病。均為頭條搜索圖片下載)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保護地內種植茄子,由病害危害造成的爛果現象比較常見,一旦發生既會影響產量又影響品質。為此,控制病害必須在綜合防治基礎上進行對症下藥,才能有效防治爛果。 一、發生 引起爛果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幾種:1.灰黴病:先從果蒂周圍產生褐色水浸狀斑,擴大後呈暗褐色,表面產生灰色黴狀物,果實內部變黑腐爛。2.綿疫病:水浸狀園形病斑,後擴大呈黃褐色,溼時病部產生白色綿狀菌絲體,果實變黑腐爛。3.褐紋病:褐色園形凹陷病斑,上有黑褐小點。病斑擴大時有輪紋,後期病果腐爛或成僵果。4.炭疽病:水浸狀園形或不規則病斑,後擴大有同心環紋,上密生很多小黑點,周圍有溼潤狀的變色圈,果實變黑腐爛。5.菌核病:病部淺灰褐色水浸狀斑,擴大後呈暗褐色,溼時表面產生白色黴狀物,產生黑色粒狀菌核。 二、防治 1.農業防治:①實行輪作,應避免與茄科和瓜類蔬菜連作,可與十字花科和豆類蔬菜連作。②加強栽培管理,宜採用高畦深溝栽培,減低田間溼度 ,及時整枝和去除病蟲殘葉等,加強通風透光,使有利於 植株生長髮育,而不利於病菌發生。③搞好種子消毒和地面殺菌,種子播前可選用新高脂膜600倍液浸種。2.藥劑防治:以預防為主,可採用灌根、噴霧消毒殺菌藥劑。防治褐紋病和和炭疽病,可用新高脂膜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WP或殺毒WP600倍液,或10%世高WG1500倍液等。一般每隔7~10天一次,視病情連續使用3~4次,藥劑可交替使用。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