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出现烂果用哪些农药更适宜?

雾都农人山客


随着茄子的种植面积扩大,茄子烂果的现象较为普遍,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一类病害,尤其是在茄子进入到生长后期,果实病害发生情况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到茄子的品质和产量。下面来看看茄子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1、茄子果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病菌从果实表面伤口侵入,导致病果受害处变为褐色,病斑会逐渐发硬、凹陷,变为黑色版,逐渐长出短绒毛状的黑色霉层。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上越冬,在适宜条件下孢子结风雨传播蔓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力高的品种,发病是喷施百菌清、杀毒矾,效果较好,但是在采收前一周要停止喷洒百菌清,其余采收前3天停止,以免造成药物残留。

2、细菌性软腐病

发病后病果外表保持完整,但是内部果实却已经变褐腐烂,且伴有恶臭味,逐渐失水干枯,最后脱落或形成僵果挂在枝上。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适宜温度在25-30度之间,在高湿环境下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控制土壤湿度,及时防治害虫,发现病果要及时摘除并带出条件,发病时可喷洒农用硫酸链霉素或DT杀菌剂防治。

3、绵疫病

绵疫病是茄子果实上发病最为严重的病害,主要近地面果实发病,受害果出现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最后落地腐烂。

防治方法:绵疫病可以用50%烯酰吗啉750倍液或普力克800倍液进行防治。

4、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病时出现近圆形或椭圆至不定形病斑,呈黑褐色,病斑会面生黑色小点及溢出红色黏质物,其症状明显偏褐色至黑色,严重时病果腐烂。

防治方法:炭疽病发生可用25%溴菌腈500倍或25%咪鲜胺1000倍进行叶面喷施。





基层关注


导致茄子烂果的病害较多,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冬春低温条件下可导致烂果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菌核病,夏季高温时以绵疫病、褐纹病丶软腐病为常见病害。

(一)褐纹病:果实染病,产生褐色圆形凹陷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排列成轮纹状,病斑不断扩大,可达整个果实,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干上,呈干腐状僵果。叶片染病,初生苍白小点,扩大后为近圆至多角形斑,边缘深褐,中央浅褐色或灰白,有轮纹,上生大量黑点。此病在田间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80%,持续时间长,或连续阴雨,易流行。多年连作丶种植密度大、植株衰弱时发病重。

防治措施包括:(1)合理轮作。(2)选种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苗,配方施肥,注意田间排灌,提高作物抗病性。(4)可选用加瑞农、苯菌灵、百菌清、戊唑醇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二)炭疽病:果实出现圆形或不定形斑,稍凹陷,黑褐色,斑上生黑色小点,溢出赭红色粘质物,与褐纹病区别在于病征明显,偏黑褐色,严重时果实腐烂。温暖多湿,田间郁蔽、地势低洼易发病。

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三)绵疫病:近地面果实先发病,受害果初现水浸状圆斑,稍凹陷,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白色絮状菌丝,迅速腐败。叶片被害,呈不规则水浸状褐色病斑,有较明显轮纹,潮湿时生稀疏白霉。高温多雨,湿度大是此病流行条件。

可选用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加吡唑醚菌酯、恶唑菌酮、霜霉威等杀菌剂喷雾防治,果实也应喷药,尤其是雨前雨后。

(四)灰霉病:果实染病,幼果蒂处先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为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生不规则轮状灰霉。茎叶染病也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灰霉。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多见于冬春棚内栽培。

防治措施主要有:(1)注意调控棚内温湿度,降低发病机率。(2)棚内可选用速克灵、百菌清等烟剂,在傍晚封棚后放烟防治。(3)合理轮换或复混使用农利灵、克菌丹丶啶菌恶唑、啶酰菌胺、嘧环菌胺等杀菌剂,注意嘧霉胺易产生药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农利灵丶速克灵、菌核利、扑海因这几种杀菌剂之间有交互抗性,不能混用,也不宜轮用。

(五)菌核病:果柄受害,果实易脱落。果实受害,初现水渍状斑,后变褐腐,稍凹陷,斑面长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叶片染病,水浸状,后变褐色圆斑,有时具轮纹,病部长白色菌丝,干燥时易破裂。也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防治药剂与灰霉病相同。棚内点花时,可加入咯菌腈、甲霉灵等杀菌剂,随用随配,以免失效。

(六)软腐病:病果初生水渍状斑,后果肉腐烂,具恶臭,外皮变褐,失水干缩,可挂在枝杈上。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可选用可杀得丶噻菌铜、加瑞农等杀菌剂喷雾。

图1为褐纹病,图2为绵疫病,图3为软腐病,图4为炭疽病,图5为灰霉病,图6为菌核病。均为头条搜索图片下载)








三农子弟之五福临门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保护地内种植茄子,由病害危害造成的烂果现象比较常见,一旦发生既会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为此,控制病害必须在综合防治基础上进行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治烂果。 一、发生 引起烂果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1.灰霉病:先从果蒂周围产生褐色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暗褐色,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果实内部变黑腐烂。2.绵疫病:水浸状园形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绵状菌丝体,果实变黑腐烂。3.褐纹病:褐色园形凹陷病斑,上有黑褐小点。病斑扩大时有轮纹,后期病果腐烂或成僵果。4.炭疽病:水浸状园形或不规则病斑,后扩大有同心环纹,上密生很多小黑点,周围有湿润状的变色圈,果实变黑腐烂。5.菌核病:病部浅灰褐色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暗褐色,湿时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产生黑色粒状菌核。 二、防治 1.农业防治:①实行轮作,应避免与茄科和瓜类蔬菜连作,可与十字花科和豆类蔬菜连作。②加强栽培管理,宜采用高畦深沟栽培,减低田间湿度 ,及时整枝和去除病虫残叶等,加强通风透光,使有利于 植株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发生。③搞好种子消毒和地面杀菌,种子播前可选用新高脂膜600倍液浸种。2.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可采用灌根、喷雾消毒杀菌药剂。防治褐纹病和和炭疽病,可用新高脂膜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WP或杀毒WP600倍液,或10%世高WG1500倍液等。一般每隔7~10天一次,视病情连续使用3~4次,药剂可交替使用。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