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口不過千萬,為什麼養得起那麼多軍隊?

淡忘憶


這是麼得感情的雜學家大文豪在2020年3月29日寫下的問答【4】

諸葛亮

蜀漢

《蜀記》記載,蜀國滅亡時人口約90萬,帶甲將士約10萬2000,平均每9人便有一人為士兵。

之所以蜀國能夠做到這一步,主要依賴於諸葛亮在蜀國內部從上到下普遍實行的法家制度。法家施政方式的精髓源於秦國改革後的一系列制度,其中最為核心的便是“耕戰”制度。在這一制度下,再加上諸葛亮大量設置監察官員進行高壓統治,使得蜀國內部政令統一,當作為權力核心的諸葛亮提出意見的時候,不會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應用到普通百姓的層級,便是如同行政命令一般的“耕種指令”和“作戰指令”。同時,蜀國內部經濟結構非常簡單,除了農民和官僚以外,幾乎不存在貴族和商人勢力,這就使得官僚的命令可以完全的在民眾之中施行。

如果說,正常的封建社會形態,上層對農民施行行政命令就像用筷子夾著筷子再去夾菜的話,蜀漢上層對農民施行行政命令就是直接用筷子去夾菜。因此,蜀漢才能以人口體量不到百萬的狀態保有十萬戰兵。儘管這十萬戰兵多數並不能算作職業軍人,只能算做有一定作戰經驗的武裝農夫。

周瑜

東吳

東吳政權有一大特色,那就是錯綜複雜大族豪強勢力。由於三國時期的東吳地區多山多水多丘陵的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得東吳士族習慣於築寨築堡,藏私農,養私兵。所以自孫策虎踞江東以來,孫氏面對的最大問題一直都是如何控制和平衡江東內部各勢力的力量大小。

這個背景也解釋了為什麼堂堂東吳,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隨全力支持周瑜對曹操作戰,但只能派給他三萬兵的原因。

而這種相對混亂的內部政局,反而給了東吳在後期保有大量軍隊的可能。

面對魏國乃至晉國的威脅,江東士族第一反應都不是團結一心,一直對外,反而是擁兵自重,保存實力,為的是投降後能以此換取更多的政治資本,因此東吳兵多將廣但戰鬥力約等於零。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吳國沒滅國時仍保有超過二十三萬戰兵卻“無”觸即潰的原因。

司馬昭

魏晉

魏晉能夠得以保留規模巨大的軍隊的根本原因便是中原地區遠較江東和西蜀土地肥沃,再加上曹操一直推行屯田制,使得不論是魏國還是晉國始終都保有著遠超江東和西蜀人口數量之和的人口。

這算是正常封建社會的基本構架,與江東和西蜀極端而特殊的社會情況大相徑庭。人口基數相對較大,意味著兵源更廣,兵源更廣意味著可招收的士兵就越多。除此之外,屯田制下,農夫在農閒時期依舊要接受一定的軍事訓練,以便於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作為輔兵加入戰鬥序列。但是由於三國各自其實由於連年戰火都比較虛弱,為了不在另外兩國面前露怯,三國均不會刻意區分戰兵和輔兵,只言總數。而這些武裝農夫就被充作“正兵數”以壯聲勢。

以上便是三國時期人口雖少,各國卻依舊能夠保有大量軍隊的原因。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歷史知識,探討更多歷史貓膩~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越是亂世越招兵,這似乎成了一條歷史規律。

招募了許多兵,自然就有個如何養活軍隊的問題。

在三國時代,經過70多年的戰亂,如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緊接著李傕、郭汜之亂,諸侯割據,軍閥混戰,使漢桓帝時期的人口5649萬,銳減為777萬。

據史料記載,蜀漢劉禪炎興元年,公元236年,蜀漢人口為94萬;曹魏曹奐景元元年,公元236年,曹魏人口為443萬;孫權赤烏五年(242年),東吳人口為240萬。三國合計總人口777萬。

(不過,據後世學者考證,上述人口基本是列入戶籍的農業、工商業者人口,其他還有未列入戶口登記的,如:世家豪族蔭附戶,屯田生產者,兵吏及家屬、逃戶、遊民等,實際人口大約在3000萬。)

而三國時期的軍隊,最盛時大約有90萬。魏國約50多萬,蜀國約10多萬,吳國20多萬。按照古籍明確記載的人口777萬人口計算,相當於8.6人養活一個士兵。

如何養活這些軍人呢?魏吳蜀三國,基本有以下幾個途徑:

一、實行世兵制,及招募、收降以補充軍隊;並從少數民族中獲得大量兵員。

如魏的烏桓兵、涼州兵,蜀的南中飛軍、叟兵,吳的山越兵等;還建立了撫卹制度,對死亡的士卒收殮葬埋,送至其家,官為設祭。對傷殘將士,免徭役,授土地,給耕牛,分米穀等。用這些措施增加兵源,減少農業人口的兵役。

二、屯田制度

曹操曾實行屯田制。曹操的《置屯田令》規定:“持官牛者,官得6分,百姓得4分;私牛而官田者,與官中分。”這一制度部分解決了軍糧問題。

蜀國姜維、吳國孫權都曾實行過屯田制。

三、曹操採取了戶調製度

曹操曾發佈《收田租令》,規定“其收田租畝4升,戶出絹兩匹,綿兩斤而已”。這一改革,把漢代的定率田稅改為定額田稅,把人頭稅改為按戶徵稅。增產不增稅,提高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流民紛紛歸田,農業生產得以恢復。

四、東吳實行租、賦、算、稅四大類

“租”主要為田租,按田畝多少與產量高低相結合的辦法分等級徵收,以實物繳納為主。“賦”主要有算賦、更賦,計口徵收,所納多為錢幣。

“算”主要有算緡(mín)、算貲(zī)、戶賦,主要是對商人、手工業者、居民等徵收的財產稅,多按財產的多少分等徵收,用錢幣繳納。

“稅”主要有關稅、鹽鐵稅或專賣、酒稅或專賣、市稅等雜稅,一般按貨物的數量多少徵稅,以徵收錢幣為主。

五、蜀漢的口賦、算賦、田租、鑄錢、貢品等。

口賦是對未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算賦是針對15歲以上、56歲以下的 成年人徵收的人口稅;蜀漢的收入還有田租。

另外,蜀漢還鑄造“直百錢”,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錢面有鑄字“直百五銖”以平衡物價。

鹽鐵專營對蜀漢也有很大幫助;南中地區進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蜀錦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為諸葛亮北伐提供物資。

六、盜墓掘墳,增加財富

這是暫時性措施,曹操曾經為解決經濟問題,專門成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務,對古墓進行發掘,以搜刮金銀珠寶,充實軍用。


南宮外史


作為中國較早的一個歷史朝代,生產力欠發達、可耕種土地稀少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之下,人口增長速度是緩慢的。

即便如此,在太平盛世的庇護之下,漢朝頂峰人口仍舊達到了5900萬,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人口節點。

據官方史料記載,東漢末年蜀國在編1082000人 ;魏國在編4432881人 ;公元280年,吳國在編2562000人 ,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7672881人 ,流民、黑戶等加起來也破不了一千萬的人口大關。這跟連年的戰亂與饑荒是密不可分的。

曹孟德在《蒿里行》中為我們詳細刻畫了當時的民間狀況: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連年的災荒、疫病、戰亂導致東漢末年人口銳減。從全盛時期的5900萬暴跌至不足1000萬,滿打滿算也僅僅只有六分之一。

三國時期有多少軍隊呢?

對於這一點,《三國演義》是最靠不住的,畢竟是小說,情節誇張為藝術塑造需求。

要儘量還原歷史面貌,就得參考當時的人口編制、《後漢書》、《三國志》等相關史料。

根據陶元珍《三國食貨志》中依據史實得出的結論:“魏之將土,極盛時當不下六七十萬人;蜀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十數萬人;吳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三十萬人”。

大家注意,這裡陶元珍先生指的是盛極時期,也就是全盛時期的軍隊陣容,共計一百一十萬人左右。

一千萬人養活一百一十萬人軍隊,也就是平均十個人就要養活一個軍人。

這僅僅是大致統計,大家明白,稅務承擔歸根結底於在編戶口,一千萬人的基數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編制人口裡,他們是不納稅的。

也就是說,三國時期的實際軍民比率要比十比一的數據更誇張。

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時期這麼龐大的軍隊數量,是怎麼在如此稀少的人口之中運作起來的呢?

這就要牽扯到一個制度:屯田制。

這個制度實行最成功的是曹魏,最先提出的人為曹操早期謀士毛玠,他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俢耕織蓄畜馬。”

曹操的具體實行措施是相當漂亮的。他利用收繳的青州兵農具、耕牛,大肆墾荒,將土地分為軍屯於民屯。民屯由政府提供種子、農具、耕牛,僅僅收取二分之一的稅賦。

軍屯則是全部收歸國有,勞動力就是士兵,他們閒時務農,戰事是兵。等於就是東漢末年時期的生產建設兵團。

類似於這種寓兵於民的舉措,在蜀漢方面也有相應的措施。總之就是兵民結合,屯田備戰。

這也就是三國時期龐大的軍隊能夠得以良好運行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於高稅收,一方面則是軍屯的強大生產力。


【文 / 楚南青史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