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警長的特殊任務——馬山龍崗村第一書記陸治江扶貧紀實

特殊任务,警长星夜驰马山

2017年12月的一天。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副分局长、一级警长陆治江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南宁市公安局政治部的电话,要他立即前往市局会议室,说有重要任务。陆治江不敢怠慢,迅速从青秀分局驱车前往。

南宁市公安局会议室里,早有几个人正在等他,除了局长,还有政治部的几位同志。局长开门见山,说:“治江同志,由于事情紧急,找你来,是有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想由你去完成。我们几个,想听听你的意见。”陆治江心想,从警以来,破奇案,追逃犯,出生入死,什么艰巨的任务没遇过?

“请局长放心!不管任务多么艰难,我会带领同事们,保证完成任务。”陆治江站起来,立正敬礼。他觉得领导把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交给他,那是对他能力的肯定,这是无比光荣的事。况且,上面有领导关心,下面还有忠诚敬业的广大干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局长说:“不不,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就在这里,没人帮你,需要你一人去完成。我也不和你兜圈子,经过和组织部门综合考虑,我局决定,派你去马山县龙岗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全村百姓,立争在两年之内,摘掉龙岗村贫困村的帽子。”

原来如此。对陆治江来说,这任务确实不是一般艰巨。他提出一个疑问:“局长,我是个警察,对于乡村扶贫工作,从来没接触过,对抓经济促生产,我也是一窍不通。就连家里的帐本,都是夫人掌管。说白了,对于扶贫,对于农村经济,我是个十足的外行。下乡扶贫这事,组织上选中我,万一未能脱贫,辜负了组织不说,关键是扶贫摘帽这样的国家大事,谁也耽误不起啊。”

政治部的老韦说:“治江同志,俗话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扶贫工作到了最后的总攻阶段。剩下来的那些贫困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我们还用以前的老办法,2020完成脱贫总目标,时间上已经不够。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决定组织扶贫特种兵,派一些能力强、点子多、脑子活的同志下乡,担任第一书记扶贫。此前,你虽然对扶贫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但你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作风过硬,善于思考,思路开阔,我们这才选中你。希望你发挥想像,摒弃旧模式旧框框,以创新来扶贫,总之一句话,扶贫这场硬仗,我们要出奇制胜。你一定要记住这四个字:出奇制胜!”

面对领导信任与恳切的目光,陆治江再次立正敬礼,庄严承诺:“请领导放心,我上!保证完成任务!”

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让陆治江有点措手不及。上级领导给陆治江准备的时间,只有两天,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同时说明时间上很紧迫,不允许任重道远,需要他兵贵神速,争分夺秒。

且不说陆治江对扶贫工作一无所知,更不用说龙岗村的实际情况全无所闻,眼下还有一件更为棘手的事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向夫人和两个孩子说明情况。以前执行紧急任务,有时只需要在电话里和夫人说一声,说走就走,无非两三天,最多十来天,家里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人临时应付一下。这样的情况已司空见惯。但此次不一样,这一去,最少得两年时间,家里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当然,节假日也能回来看看,可是,村里贫困户没脱贫,任务没完成,你回得来吗?

晚上,陆治江回到家中,爱人小蒋正在炒菜做饭。他把路上买回来的烤鸭用盘子装起来,又拿出一瓶珍藏的湘山老窖。小蒋感到奇怪,问道:“阿江,今天谁过生日吗?还喝酒,今晚不加班了?”

陆治江说:“哪能天天加班。我来帮你炒菜。”

小蒋说:“不用了,都好了。准备吃饭吧。”

陆治江先把两只油旺旺的烤鸭腿,一只给了小蒋,一只给了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

小蒋看了看陆治江,今晚主动献殷情,肯定有事。她说:“别卖关子了,到底啥事,说。”

陆治江觉得惭愧。还是夫人了解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只两秒钟就被她看穿。陆治江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小蒋也是一名警察,一双慧眼明察秋毫,什么事都瞒不过她。

陆治江平常很少喝酒,即使有应酬,也总是以开车为由拒绝。现在,他为自己斟满了酒,也给小蒋了一杯,说:“你现在就像个X光机,我心里想什么事,你都知道。你就不能让我有点私人空间吗?”

小蒋说:“拜托,我也是人民警察,谁不让你有私人空间了?可你总是主动给我看的。平常也没见你买几回烤鸭,今天又是喝酒,又是烤鸭,这不明摆着有事求我么?”

“被你说中了。确实有件事,我得和你说清楚。上级派我一个紧急任务,两天后就出发。”

“那就出发啊,以前不都这样吗?”

“可是,这次和以前大不一样。所以,这事我得和你商量。”

“究竟是什么任务?”看到陆治江严肃的脸色,小蒋不由警觉起来。

“组织部门已经决定,派我前往马山龙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最少两年,时间紧迫,两天后就出发。”陆治江喝了一口白酒,把组织上下派的任务,告诉了小蒋。

小蒋听完,并没有出声,而是静静地吃着饭,仿佛什么话也没听见。

陆治江见小蒋不出声,心里没底,轻轻地说:“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小蒋仍然显得很平静。她说:“组织部门派你下乡扶贫,这是对你的信任,更何况,现在正是对贫困发起总攻的时间,作为家属,我坚决支持。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两个孩子,我都会安排妥当。”

陆治江说:“家里的琐事很多,也很繁重,你自己还要上班。外婆90多岁了,你要经常去看她,我父亲身体也不太好,你还得替我照应着。真是让你受苦了。”

小蒋说:“说这些见外的话,我不高兴了。你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照顾他们不都是份内之事吗?我倒是担心你,对扶贫工作,从没接触过,完全是个门外汉,你用什么办法让龙岗村脱贫摘帽呢?”

陆治江说:“事在人为。我们这一批下乡扶贫的第一书记,都是像我这样的门外汉。领导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出奇制胜,摒弃扶贫工作中的旧条条老框框,走创新扶贫之路。”

小蒋说:“你放心去吧。我对你的要求是,一心一意工作,把龙岗村的贫困帽给摘了。”

有了夫人的支持,陆治江心里踏实多了。他用一天时间,看望了年迈的外婆和父母,还有准备行李及生活用品。

为了准时到达龙岗村,陆治江决定,提前出发。第二天傍晚,陆治江就告别爱人和年幼的孩子,迫不及待连夜赶赴马山。等到了马山县城,已是满天星光。

次日,上午九点钟,龙岗村的村委干部早已接到通知,赶到县城迎接陆治江。办好手续,陆治江和村委干部一起,马不停蹄,奔赴龙岗村。

这天是2018年的元月1日。在龙岗村村委的一间简陋宿舍里,陆治江打开工作日记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愿以微薄之力,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贫困村的面貌,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陆治江用朴实的语言,记录着他的信念与决心。但他心里很清楚,他对龙岗村的任何情况,除了“贫困村”这三个字以外,其他都是一无所知,千头万绪,又该从哪里下手呢?

逐户访贫,风雨交加走龙岗

陆治江和村委干部穿过莽莽大石山,将近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完全陌生的龙岗村。

下了车,陆治江站在村委大门前,下意识地抬头向四周望了望,但见四周重峦叠嶂,群山绵延,这里就像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心里不由暗暗叫苦,如此封闭的小山村,我该怎么办,又该从哪里下手呢?陆治江心里有些茫然。

陆治江还不知道,眼前看到的,只是龙岗村的表象。到达村委后,陆治江并没有马上休息,他立即召开村委会和群众代表大会,了解龙岗村的基本情况。

当陆治江听完村委王主任的简单介绍后,那一刻,他心里对于龙岗村的感觉几乎有点绝望。这是个怎样贫困的山村啊!

龙岗村聚居着壮、汉、瑶少数民族,封闭而偏远,地处马山县城东部的大石山区,距县城约55公里,是加方乡最贫苦的行政村之一。

王主任介绍,龙岗村贫穷的根源,在于土地少。当地人常说“九分石头一分土”。全村21.6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耕地仅有1341亩,全部零散分布于石山和石缝中。全村525户1721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户有227户774人,2017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7.44%,属于深度贫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也没个像样的产业,土地不但稀少,而且干旱缺水。

村民长年种点耐旱玉米,望天收,维持个温饱。“看天吃饭,靠天喝水”是对龙岗村自然条件恶劣、资源极度匮乏的真实写照。

尽管陆治江已经知道龙岗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心里已有一定的准备。可当他听完王主任的介绍,心头还是凉了一半,甚至有点发懵。村里贫困户如此之多,自己又没有任何扶贫经验,千头万绪,该从哪里开始呢?

最后,陆治江发言,他要对龙岗村的干部和群众吐露心声,表个态。他说:“我这次来,说实话,我并没有什么成熟的脱贫方案,也没为你们带来什么项目。我只带来了一颗赤诚之心。从现在开始,我的心就放在龙岗村。希望大家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我们不但要为龙岗村脱贫摘帽,还要找到龙岗村持续发展的一条希望之路。”

陆治江的发言,赢得了龙岗村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掌声。他们纷纷表态,全力支持陆书记的工作。

陆治江心里很激动,为这群朴素的山民。“贫困村”的帽子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也知道,距离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只有两年时间,党和政府派来的第一书记,肯定是百里挑一,与众不同,越是深度贫困的地方,越是要精兵强将。

一时间,龙岗村的干部和群众奔走相告,他们对于陆治江的到来,充满了无比的期待。

当然,也有一部分群众持有怀疑态度。有人说,陆书记当警察,睿智冷静,屡破奇案,这是他的强项。可是对于扶贫,不得不说他是外行。一个外行人来做扶贫工作,能行吗?

是啊,陆治江也在反问自己,我做扶贫第一书记,能行吗?

每当这个时刻,陆治江就会想起临行前领导们反复强调的那四个字“出奇制胜”。自古以来,在制定作战方案之前,都有个重要原则,就是知已知彼。陆治江决定,从明天起走进山村,对两百多个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把这些基本情况都摸清楚了,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第二天上午,天色阴沉,山头堆着黑云。王主任说:“陆书记,看这天,很可能要下雨,要不,我们改日再进村调查吧。”

陆治江看了看天色,说:“再大的雨也阻挡不了我们。大家把伞带上,早饭后我们就出发。”

在龙岗村的排连屯,陆治江和村干部一行四人,走进一座木瓦房,房主蓝金娇,正在做手工。平常也没什么人来家中,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陌生人,有点坐立不安,又不知所措。王主任介绍说:“我们是村委会干部,这位是我们村新来的第一书记陆治江,他来村里走访贫困户。”

陆治江找了个板凳坐下。以前,下乡办案,也曾到过农村基层,进入不少农户家中,却从来没见过如此破旧的贫困人家,家徙四壁,只有一台旧电视,两个孩子正在看动画片。

陆治江坐在蓝金娇对面,安慰她说:“你不要张罗,我们自己有水。这次来,我们就是想看看你家的实际情况,也想听听你对脱贫有些什么要求和想法,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随便说说。”

蓝金娇从没想到,新来的第一书记会到自己家中走访。她有些感动,忽然觉得这位新来的陆书记有些与众不同,他没有一点干部的架子,说话和蔼,像拉家常。再看看自家的这种贫困的状况,她觉得抬不起头来,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说什么好。

陆治江很快明白,刚才蓝金娇去转了一圈,想找个干净的杯子,给客人倒点水,都找不到,觉得有点难堪。陆治江安慰她说:“你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们龙岗村有200多户贫困家庭。你们贫穷,就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贫穷。我这次来,就是和大伙一起,想出一个办法,先让我们龙岗村脱贫摘帽。”

蓝全娇听了这些话,心里暖呼呼的,她决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她说:“我们家四口人,老公在林场伐木做工,就靠他那点工钱维持全家的开销。可这点工钱,也不好赚,还得看天气。天气好了,可以多赚点,遇上天气不好,一个月的工钱,也仅仅能维持一家人的口粮。”

陆治江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到外面去打工呢?”

蓝金娇说:“早就想过这事。可是,我的文化程度有限,再加上两个小孩没人照看,实在没办法外出打工,就这样成了村里的留守妇女。”

陆治江拿着笔记本,把蓝金娇的这些情况一一记录。他问王主任:“全村像这样的家庭有多少?”

王主任说:“这样的家庭有很多。有的把小孩送到父母家,或者把父母请到家里来照看小孩,夫妻双双进城打工。这样,夫妻俩一个月最少有五、六千的收入。最困难的就是像蓝金娇家,一人外出打工,一个留守。这些留守妇女,村里也会想办法,接点手工活,让她们赚点工钱,可报酬少,没多少收入。所以,村里就出现了很多留守妇女聚在一起,她们有的研究六合彩,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将,村里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一直得不到纠正。”

蓝金娇说:“村里有这么多留守妇女,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有一种什么办法,让大家都能找到活干,找到自己想做的事。还有,孩子有地方玩,像幼儿园那样。当然,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呢。”

陆治江一边记录,一边饶有兴致地让她继续说下去。

蓝金娇接着说:“你看,我们家有一亩多玉米地,一年收入,也就是800多元钱。我觉得很亏,总想改种其他品种,可又不知种什么。”

陆治江把这些宝贵的信息,认真记录。离开蓝金娇家,忽然下起了大雨。王主任说:“陆书记,前面的路不好走,我们回村委吧。等雨停了,我们再下来。”

陆治江说:“不,继继走访。一下雨,大家都在家,正是好机会。”

让陆治江没想到的是,车子刚开出一会,就陷入了泥泞的水坑,轮子打滑,怎么也上不来。

在这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靠店。司机说:“只能下车,推一把。”

陆治江毫不犹豫打开车门,冲入雨中。老王和另一名干部也下了车。三人在后面齐心协力,车子一声嚎叫,终于驶出水坑。

陆治江和两个村委干部身上,溅了一身的泥浆。

三种三养,牛刀小试显身手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细致的调研,龙岗村贫困户的实际现状,陆治江已基本摸清。接下来该怎么办?陆治江陷入了冥思苦想,他忽然想到,在警局遇到棘手案子时的境况,竟与此十分的相似。

陆治江长期在警界工作,接触到很多错综复杂的案件,一时找不到头绪,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冷静下来。陆治江发现,龙岗村目前面临的贫困状况,和以前办案的状况很相似。他果断决定,把宝贵的破案经验,用于扶贫工作。龙岗村的家底已经摸清,现在先寻找一个突破口。

至于修村路、修水柜、修危房等等,这些都是乡村基础设施,政府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只要符合条件,这些都已算不上什么难事。陆治江把这些政策扶持项目,全部交给村委干部去解决,如果遇到难题,则由他进行协调。陆治江把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为龙岗村贫困户脱贫增收的这根主线上。

可这根主线的“线头”又在哪里?

有天下午,陆治江正在村委办公室,忽然有个村民跌跌撞撞跑进来报告,哭诉:“陆、陆书记,不好了,我的牛不见了。”

陆治江到了一杯水给他,说:“老乡,别急,你慢慢说。”那一刻,陆治江两眼放光,双手肌肉绷紧了,因为他仿佛又回到从前办案的工作情形。

前来报案的人姓刘,大家都叫他刘老板。他在村中有一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共有23头牛。今日由他值班,也就回家吃了一顿饭的功夫,回来时,却发现牛栏里只剩下22只牛。这是十来户村民共同投资的合作社。

老刘说:“陆书记,我这一头牛,价值一万多元,这对我们农民来说,有的就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当,全指望着靠养牛来脱贫。这下可好,不但没脱贫,有的还背着几千元的债。”

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陆治江,迅速判断:1,时间不长,外地人进村偷牛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要在大白天偷牛,不太容易,龙岗村山道弯弯,进来容易,出去可就难了;2,牛的体态大,不像小猫小狗走得快,目标容易发现。所以,这头牛应该很快能找到。

陆治江心里有了底,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手枪没了。他大吃一惊,忽又莞尔一笑,还以为在警队呢。随后,老刘带着陆治江立即来到肉牛养殖场。

老刘还在反复数牛。陆治江却在仔细查看痕迹。他从牛栏,再到地上,再从地上,到牛栏,他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磨擦痕迹,很快判断,这头牛“越狱”了。

陆治江追踪痕迹来到牛舍外面,他看到了普通人无法看到的牛脚印,这就是警察的基本功。陆治江研究过痕迹学,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在扶贫工作中用上。

陆治江放心了。牛没丢,就在附近撒野。转过几亩田,拐了几个弯,陆治江眼前一亮,一头黄牛,正在前面吃草。

陆治江问:“刘老板,那是你的牛吗?”

老刘仔细一看,满心欢喜,说:“正是正是,牛背上有记号,写的是数字。”

两人走到牛身边,果然看到牛背上写着19字样。老刘找根枝条,猛地一抽,说:“你个畜牲,还不快快回到牛棚!”

刚想走,旁边的玉米地里走出来一个人,说:“老刘,你等等,等一下再走。”

老刘说:“老韦,你有事吗?”

老韦说:“老刘,你们不能就这么走了。你回头看看,你的牛,把我的玉米啃了那么多,你的牛是养肥了,我那被啃掉的玉米咋办?”

老刘一看,果然,玉米地被牛踩得东倒西歪。老刘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老韦,你说你的玉米是我们的牛啃的,有什么证据呢?我们这一路都是玉米,难不成,你家的玉米比别家的又嫩又好吃?牛跑那么远的路,专门来吃你家的玉米?”

老刘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老韦给噎住了。老韦愣在那里,回答不上来。

陆治江见他俩争论不休,就到玉米地里看了一下,很明显有牛的脚印。再到四周看了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对老刘说:“玉米地是被牛糟踏的。老韦种点玉米也不容易,我来调解一下,老刘赔100块钱,这事就算解决了。”

老刘问:“为啥就是我家的牛啃的玉米呢?”

陆治江说:“来的这一路,两边都长满荆棘,牛没法通过。到了这里,荆棘就没了,牛就可以进来吃玉米了。顺便告诉你们,我就是警察。”说完,陆治江掏出警官证,向俩人亮相。

看到鲜亮的警徽,老刘说:“陆书记,你是警察,我信你。这100元,我赔。”说完,就掏口袋。摸了半天,一个子儿也没摸出来。有些不好意思,说:“没带钱包。要不,到我牛场去?”

陆治江掏出100元给老刘,说:“我这有,先垫了。”

陆治江和老刘赶着牛往牛棚走。一路上,陆治江有个疑问没有解开,他问老刘:“有一事没弄明白,好好的牛,怎么会‘越狱’呢?”

老刘说:“以前已经发生过一次。有时,外面购买的牧草,因为下雨,没及时运来,牛饿得不行,它们就跨栏‘越狱’了。”

陆治江更加疑惑了,问:“你是说,牛吃的牧草,都是从外面运回来的?”

老刘说:“是啊,目前肉牛行情不错,只要外地牧草能保证供应,我准备把合作社的规模扩大。”

“这是好事啊。”陆治江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陆治江立即发现,刘老板的这句话蕴藏商机。他问刘老板:“我们村为什么没人种牧草呢?”

刘老板说:“龙岗村土地少,形成不了规模,只能到外地找牧草。”

刘老板介绍,龙岗村的村民历来都是种玉米为主。一亩玉米在正常年景,收入有800元左右。而种牧草,一亩地可收入1500元。由于土地不足,技术也跟不上,村里就一直没种。

陆治江问:“我去动员村民种牧草,你能收购吗?”

刘老板说:“那是求之不得,陆书记,您种多少我就收多少,本村乡亲,省去了输运费,价格还比外地优厚。”

陆治江说:“那我们签订包销合同。”

刘老板说:“可以立即签。”

这是陆治江来到龙岗村签订的第一笔合同。合同签了,陆治江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动员大家停止种玉米,改种牧草。每亩牧草收入将近玉米的一倍,这让村民喜出望外。可他们心里还是没有底,问:“陆书记,合同是您签的,万一刘老板不收我们牧草,我们岂不白种?另外,我们没文化,不懂种牧草的技术,怎么办?”

陆治江说:“只要你们同意改种牧草就行。至于种哪种草,怎么种,技术上我来安排,这个不用你们操心。关于收购,这事由我负责到底。我可以当着全村人的面,写下保证书,你们种的牧草,刘老板如果不收,那由我个人全部收购。你们不会损失一分钱。”

陆治江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一片掌声。那些被贫困折磨得喘不过气来的乡亲们,第一次听到如此温暖的话语,陆书记保证收购,心里就有了底,牧草那么高的价格,大家都争抢着种。

村委王主任有点疑惑,悄悄问:“陆书记,这些村民从没种过牧草,他们能行吗?”

陆治江说:“这不用担心,会种玉米,就会种牧草。如果连牧草都不会种,我们就手把手教他们种。我已经和科技特派员取得联系,请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一段时间的土地整合,龙岗村采取“以奖代租”的新型方式,陆治江共发动31户贫困户,种植牧草83.5亩,贫困户年均增收约0.5万元。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肉牛合作社的饲料难题也随之解决。

种牧草的成功,让陆治江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命名为“配套经济”,这是一条快速脱贫的捷径。就是说,对本乡或邻乡的一些成熟企业、合作社进行考察,寻找他们的上游或下游的配套产品。种牧草,就是肉牛合作社的上游产品。

陆治江按照这个“配套经济”模式,如法炮制。他很快发现,邻村有个山琴种养专业合作社,拥有旱藕粉加工厂,QS标准厂房车间,产品已通过广西自治区产品质量研究所检验,生产与销售路子都很成熟,急需要旱藕。

陆治江立即与山琴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带动龙岗村的22户贫困户种植旱藕80亩,户年均增收约0.3万元。

陆治江从自己发现的“配套产业”模式中尝到了甜头。他看到邻村不少人养蚕,差不多一年四季都需要桑叶。为什么不能为他们提供桑叶呢?经过与邻村养蚕大户联系,陆治江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宣传,大力推广桑树种植。

如今,陆治江共指导28户贫困户种植桑树,共126亩,亩产值超过8000元。有了桑树,有条件的贫困户就可以直接养蚕了。种桑与养蚕相结合,让贫困户实现增收。

陆治江运用配套经济模式,成功地发展了龙岗村的“三种”产业,即种牧草、种旱藕、种桑树。“三种”成功了,与之配套的产业模式也随即产生。在“三种”产业走上正轨之后,立即着手发展“三养”项目,即养牛、养鸡、养蚕。

在“三种三养”项目发展过程中,陆治江根据市场行情,再次调整产业项目,决定以“贫困户+企业+党员+能人”的新模式,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让贫困户组团发展。陆治江首先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目前已投入资金320万元,生态肉牛日常存栏数达100头以上,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6万元收入;通过提供鸡苗等方式,培育壮大弱劳动力贫困户,进行特色土鸡养殖,户年均增收约0.3万元;大力发展养蚕业,户年均增收约2万元。

陆治江通过这些具体有效的扶贫措施,让整个龙岗村活起来了。所有玉米地,全部改种其他高效高产的经济作物,让有限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贫困户不但能够脱贫,经济收入也大幅增长。

取得这些成果,就连陆治江自己都没想到。而“三种三养”的扶贫模式,陆治江只不过小试牛刀、初显身手而已。

脱贫摘帽,“三扶”中心立奇功

尽管“三种三养”模式,让陆治江很有成就感,但他心里感到不满足。这个模式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劳动力的不均衡,有的家庭脱贫了,有的家庭举步维艰。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找到属于自己脱贫增收的路子呢?也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村里的贫困户,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脱贫呢?

针对村里各种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陆治江果断决定,独辟蹊径,创建“三扶”综合中心,集中破解这一难题。

打造“三扶”综合中心,这是陆治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指示,心中忽然悟出的灵感和启发——打造全国首个集“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于一体的“三扶”综合中心。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综合机构,里面设有车间、超市、教室、儿童乐园等功能区域,首创以就业增收、奖励先进、宣传引导、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功能的“一站式”扶贫模式。

通俗来说,龙岗村的每个贫困户,只要你进入“三扶”综合中心,你都不会空手而归。因为这里总有一项技能,总有一套种养技术适合你。

这里有扶贫车间。陆治江先后筹集资金93万元,在综合中心建成了扶贫车间,其目的是筑巢引凤,促进贫困户增收。2018年,陆治江多次带领龙岗村“两委”干部,到外地洽谈合作事宜,经过努力,最终与广东一家电子加工企业签订合同,成立了龙岗村首个扶贫车间,让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一个警长的特殊任务——马山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扶贫纪实
一个警长的特殊任务——马山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扶贫纪实

扶贫车间创建以来,先后有106个村民到来车间务工,贫困群众人均月工资达到2500元左右,并持续稳定增长,解决了大部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这里有扶志超市。陆治江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款项,从中划出专门经费,设立全村全员积分制,凭积分可兑换商品。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户,有固定积分赠送,其他村民到“扶贫车间”务工,或在发展种养、助人为乐、义务劳动、子女教育等方面表现突出者,可获得相应积分;不遵守村规民约,或有违法违纪行为者,则扣分。奖勤罚懒,赏罚分明,激发内生动力。

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扶志超市,有米、油、面条、纸巾、玩具、书包、水壶等生活和学习用品。

一个警长的特殊任务——马山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扶贫纪实一个警长的特殊任务——马山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扶贫纪实

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扶志超市”评分细则、运用细则和捐赠明细表。

一个警长的特殊任务——马山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扶贫纪实

每个季度,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民都定期到“扶志超市”兑换积分,领取生活用品。

扶志超市的建立,使整个龙岗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义务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目前已有89户获得“扶志超市”积分,并兑换了价值2.2万元奖品。

这里有扶智课堂。陆治江结合党支部,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立了扶智课堂,主要开设劳动技能、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举办政策宣传、法律知识讲座;开办学生课外兴趣辅导班,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在扶智课堂里,有数款适合本村实情的种养项目,贫困户无论看上哪一款,村里就会立即启动项目,从资金、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一对一进行跟进,让贫困户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扶智课堂从2019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开班18场次,培训村民、学生850人次。

龙岗村原贫困户唐育白是从“三扶”综合中心走出来的脱贫者之一。他深有体会地说:“我文化程度不高,到扶贫车间也不会操作机器,最后选择种旱藕。以前也想种,但技术上,我是一窍不通,也不敢种。只能种玉米,每亩年收益最多几百元。现在有了“三扶”综合中心,我选择种旱藕,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技术跟进。目前一共种植了5亩。只要勤于管理,每亩产量可在2吨左右,我将旱藕卖给合作社,收入达到1万元,比以前种玉米收益翻了两三倍。2019年,我家已顺利脱贫。”

“三扶”综合中心创建之后,原本死气沉沉的龙岗村,忽然之间,奇迹般地复活了。一部分贫困户选择在扶贫车间打工,早晚还能照顾到家里老小;一部分贫困户选择养殖业,目前,生态肉牛日常存栏数达100头以上,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6万元收入;通过提供鸡苗等方式,培育壮大弱劳动力贫困户进行特色土鸡养殖,户年均增收约0.3万元;大力发展养蚕业,户年均增收约2万元。另有22户贫困户种植旱藕80亩,户年均增收约0.3万元。

陆治江全国首创的“三扶”综合中心,构思新颖,功能强大,在当地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如同一把利剑,快速、有效地消灭了龙岗村的贫困。“三扶”综合中心一站式扶贫模式,成功入选广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亮点清单,获得央级媒体报道。

陆治江在两年多的驻村时间里,龙岗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27.44%降至2019年的0.69%,2019年,龙岗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异想天开,“飞地经济”上蓝天

大石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村集体经济难以发展。每次遇到难题,陆治江总是登上龙岗村的山头,他看到了莽莽群山,思路一下开阔。他觉得应该跳出固有的思维,周围几个乡村企业、合作社做得很活,为什么我们不能横向联合、联手发展呢?

到邻村投资入股合作社或加工企业,以达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的。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陆治江想了半天,他觉得用“飞地经济”来形容这个构想,非常生动形象。

龙岗村的实际情况是,九分石头一分地。这一分地,已经最大限度地种上了效益比较好的旱藕、桑树、黄豆、黑豆等品种,已经很难再进行其他开发。龙岗村要想发展,还得借邻村的地盘,这个想法大胆而奇特,却让人耳目一新。

经过几次到邻村考察,陆治江了解到,东边邻村局仲村有个浙江老板正在与当地政府洽淡,准备在局仲村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得到这个消息后,陆治江立即与村委的干部来到局仲村,接触了浙江老板夏碧静。陆治江开门见山说:“夏老板,不瞒你说,我们是隔壁龙岗村的干部,听说你准备在这里办企业,我们想入股。”

夏老板很吃惊,他问:“陆书记,你的胆子真大,你对我的情况一无所知,你怎么敢冒然入股呢?万一我是骗子怎么办?”

陆治江并没有立即回答他,反问道:“我想知道,夏老板在这深山沟办厂,你们就不怕失败吗?你们在这里办企业的胆子又是从哪来的?”陆治江心里真的想知道这个答案。

夏老板说:“虽然在深山,但这周边的原材料十分丰富,价格也合理,我们在这里进行深加工,变成产品直接往各地发货。从原材料、劳动力、政策扶持等方面考虑,我们认为在这里办企业非常适合。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专业团队进行销售。这是我们的优势。”

陆治江放心了。因为他最担心的就是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既然他们有销售优势,那么心里最担心的问题也随之消除。陆治江说:“你们这个股,我们村入定了。欢迎你们随时到我们村考察。无论是旱藕、黄豆、黑豆、金银花等,我们保证是绿色生长,随时为你们供应。”

夏老板很疑惑地问:“陆书记,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对我们公司这么放心?难道就没有一点顾虑吗?”

陆治江也不和他卖关子了:“夏老板,你只知道我是第一书记。但你不知道我是警长,你的所有材料,我都通过正规途径查实了。安全可靠。”

原来如此。夏老板不由暗暗佩服。当即与陆治江签订了合作协议。

陆治江大胆创新,大胆构想的这个“飞地经济”,一般干部是不会想到的,即使想到,也未必会付诸行动,怕担责怕担当是主要原因。

但陆治江开始行动了,他心里很清楚,为了让龙岗村脱贫摘帽,他愿意“摸着石头过河”。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帮助下,龙岗村筹集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84万元,入股同乡的非贫困村局仲村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月亮湖养殖专业合作社、琴让村的山琴旱藕粉加工厂,联手发展村集体经济。

“飞地经济”很快产生效益。第一年为龙岗村带来了6.72万元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出来的小青豆食品,成功走出大山,成为南宁机场的航空食品,销量节节攀升,仅2019年销售总额就达到500多万元。

“飞地经济”取得了预期效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蓬勃发展。龙岗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2018年实现零的突破,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攀升到23万元,截至2020年5月,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已达57.37万元。

谁也想不到,在陆治江的努力下,龙岗村的旱藕、黄豆、黑豆、金银花等土特产品,从小山村直接发往全国,甚至借邻村的“飞地”,一飞冲天,飞上了广阔的蓝天,成为航空食品。

现在,如果您从南宁吴圩机场出发,您就会得到空姐提供的空中小食品,一包青豆。您会看到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的头像,印在了食品包装袋上。他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向您保证食品的绿色与美味。

如此“通天”的创新扶贫思维,可谓想象奇特,独具一格。这是创新扶贫工作中的神来之笔,令人拍案称绝。

心系苍生,两袖清风新征程

在陆治江和龙岗村“两委”成员一道努力之下,采用独特的“创新扶贫”思想,迎难而上,精准施策,截至2019年底,龙岗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69%,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剩余4户12人,将于2020年9月实现脱贫。

2020年1月,龙岗村有幸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贫困村参与由中宣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决战脱贫在今朝》专题片的摄制,并由中央电视台在5月下旬全国“两会”期间播出。由于创新扶贫成效显著,陆治江的工作经验和感人事迹,分别获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平台和广西主流媒体等宣传报道53篇次。全国首创“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的“三扶”综合中心“一站式”扶贫模式,入选广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亮点清单,获得中央级媒体报道。

2020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决战脱贫在今朝》专题片摄制组到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扶志超市实地取景拍摄。

一个警长的特殊任务——马山龙岗村第一书记陆治江扶贫纪实

在扶贫工作期间,陆治江获评广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南宁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作为广西第一书记代表,分别参加“八桂楷模——黄文秀”新闻发布会、广西卫视春晚、第十四届广西运动会南宁站火炬手等活动,个人事迹入选广西《优秀第一书记》丛书,以“三扶”综合中心为创作背景的文章《予人希望的治贫方》,荣获《中国扶贫》杂志社和《民生周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我的驻村故事”全国征文比赛优秀奖。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陆治江顾龙岗“大家”而忘自己“小家”。2017年以来,除了到市里开会、办事,匆匆回家与亲人团聚,其余时间几乎都奉献给龙岗。2018年12月,带他长大的九十多岁的外婆,在弥留之际,希望见他一面,但他忙完年底核验准备工作后,半夜赶到老家时老人已永远闭上了双眼。2019年,大年初一,他还在村里组织村民开展游园活动,跟乡亲们一起过年;2019年12月,正值整村脱贫摘帽核验的关键阶段,其父亲、孩子分别做手术,因工作繁忙,他没有向组织请一天假。

时间过得很快,陆治江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两年任期已经结束。两年多来,他四处奔波,为龙岗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争取到15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村民们被陆治江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有个叫老憨的贫困户,在陆治江的帮助下,顺利脱贫,他感激之余,在网络平台上创作了一首诗《扶贫巨人》,感谢陆书记彻底改变了他家乡的贫困。

两年时间,瞬息而过。龙岗村的百姓们听说陆书记要离任,大家来到村委,纷纷要求陆书记继续留任。在群众心目中,陆书记是个会想办法的人,再大的困难,他都能想办法解决。他成了龙岗村强大的精神支柱,成了全村1700人民中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村里人心里就有底,可他一担离任,村里人心里都是空落落的。

离任那天,村民们送来了当地的土鸡等特产,陆治江婉言拒绝。他承诺,只要有机会,一定来看望乡亲们。他看到村民们眼中含着不舍的泪光。他挥挥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倾注他两年心血的小山村。

龙岗村的村民们一直望着陆书记的汽车,一直不肯离去,直到汽车绕过一个山头,看不见了,他们也没有散去,而是聚集在村委办公室,在热烈地谈论着陆书记。他们这时才记起,陆书记是警长,专门抓罪犯。有个村民说,他曾看见陆书记在山里练功,手掌开石……

“哈哈,谁在说我呢?”大家朝大门看去,咦,陆书记,你怎么回来了?

陆治江重新回到了龙岗村。汽车没出发多久,陆治江接到组织部的通知,所有第一书记,继续留任一年。村民热烈的掌声响彻龙岗村。

来源:朱千华

编辑:蒋谭鲜

审核:韦绍群

监制: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