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離我們有多近?

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引起了大家对【校园霸凌】的关注。

在电影《少年的你》里,周冬雨扮演的陈念,是一名高三学生。因为给跳楼自杀的同学盖上校服,她被以魏莱为首的三人组盯上,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目标。

往她凳子上倒红色液体、上排球课故意把球砸到她头上、使坏让她从楼梯上滚下去...在她报警后,魏莱们更加变本加厉,一提笼的小白鼠、剪头发拍裸照...

“校园霸凌”离我们有多近?

图为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在我们的认知里,校园是美好的象牙塔,而呆在象牙塔里的少年们,自然也是纯真善良、青春热血。但现实远比电影情节残酷,校园里也有无法想象的恶。

在网络上搜索【校园霸凌】,会跳出一连串令人愤怒且心痛的社会新闻。

今年四月份,甘肃一14岁的男生,被5位同学强制拖进厕所里,殴打致死;

今年六月份,山西一职中的男生,被以4位同学为首的数人用烟头烫手、棍棒殴打,暴力伤害211天,患上了抑郁症...

这还只是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部分案例。事实上,【校园霸凌】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普遍很多,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数据足以说明:

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而暴力行为只是校园霸凌的一种形式,语言上的辱骂、嘲弄,人际上的排挤、对立,网络上的谣言、中伤,其实都算是校园霸凌。

但在中国的校园中,对霸凌的界定并不明确,对霸凌现象也不大重视。

很多时候被霸凌的孩子鼓起勇气站出来,告诉老师、家长自己被人欺负,这些大人给到的反馈却是:ta只是在和你开玩笑。

“校园霸凌”离我们有多近?

图为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大人们的不在意、不作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在这里也不必多讲。影视作品和社会现实已经多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需要探讨的是,当自己的孩子是被霸凌者,作为父母该怎么办?以及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霸凌者?

我们先来讨论后者。

不可否认的是,家庭是孩子人格养成的第一场所。尤其是父母,通常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对象。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家境富裕、成绩优异、长相清秀的魏莱,何以变成一个毫无悲悯的霸凌者,她在请求陈念不要报警时,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一角:因为她复读,爸爸已经一年没和她说过话了。

可以想象,她把在家中得不到的关怀、受到冷暴力的痛苦,转嫁到霸凌他人身上,以此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错位的家庭教育,把她变成一个受害者,同时也是一个加害者。

“校园霸凌”离我们有多近?

图为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但正如《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杀人犯李晓明的母亲,在面对律师的追问时所说的“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也没有父母愿意看到或者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可怕的霸凌者。

那么,如何避免此类状况的出现呢?

除了温柔且坚定的管教、正面而温暖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尤为重要。

在一项针对意大利和西班牙学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学生们参加一项练习,从霸凌者的角度去思考一种霸凌的情况。

研究人员还让这些学生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将他们的同龄人归类为霸凌者、受害者或旁观人。

而那些被归类为霸凌者的学生,在假设霸凌事件时用到的陈述,侧重于该事件对自身的影响,比如“我感觉很好,因为我得到了其它孩子的关注”,

或者一些缺乏同理心的陈述,“我没有感到内疚,因为我没有考虑这件事”、“我会感到冷漠,因为受害者没有遭受痛苦”。

“校园霸凌”离我们有多近?

图为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赫芬顿邮报》曾对Facebook上父母对该问题的回答做了汇总。这些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技巧大致分为三类:

父母以身作则、关注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去体会他人的感受。

其中有一位名叫 Alicia Francis Lee 的用户,分享的方式很有趣: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看默声的电视节目,然后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认为这些角色的感受怎样,是什么让他们有这种感受的。

“校园霸凌”离我们有多近?

当孩子可以设身处地去把握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那么他们就不大可能把负面行为加诸到别人身上。如果没有霸凌者,也就没有被霸凌者。

但从理想假设退回到现实生活中,当无法保证一个零霸凌的校园,如果自己孩子被霸凌,那作为父母要怎么做呢?

无他,请和孩子站在一起。

如果您有应对校园霸凌的方法,请在评论里留言分享。

图 | 网络

文 | Scholastic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公众号@学乐英语SCHOLAST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