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打敗劉備之後為何沒有乘勝追擊?

消渴止咳貼


簡而言之:非不想也,實不能也。具體闡述如下:

夷陵之戰以後,陸遜之所以不乘勝追擊劉備,或許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其一:魏國陳兵東吳北部邊境、虎視眈眈

早在夷陵之戰爆發之初,曹魏謀臣劉曄就曾勸說曹丕聯蜀滅吳。由於曹丕當時忙於鞏固自己代漢以後的政權,並沒有採納劉曄之策。直到夷陵之戰進入膠著期以後,曹丕才令魏國大軍陳兵東吳北部邊境,意欲實現“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目的。

魏國的這番舉措,使得孫權和陸遜都明白不能滅蜀。因為一旦滅蜀,魏國必定會趁機滅吳。那麼,滅蜀的最大受益者將是魏國,而吳國也將不復存在。反之,如果讓蜀漢繼續苟存,那樣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魏國的整體戰略,從而更好地符合吳國的根本利益。

可以說,正是出於利益考量的緣故,陸遜才力排眾議,果斷拒絕了部下將領趁機滅掉劉備的提議。

其二:吳國夷陵大勝,非戰略進攻之勝,乃戰略防禦之勝

睿智而富有韜略的陸遜深知:吳國所取得的夷陵之戰的勝利,並非戰略進攻的勝利,而是戰略防禦的勝利。換句話說,以當時吳國的國力來看,攻則不足,守則有餘。

正因如此,陸遜並沒有被一場戰役的大捷而矇蔽了雙眼,也沒有因為戰略防禦的勝利而輕敵冒進。後人之所以廣泛對陸遜讚譽有加,除了因為他具有傑出的軍事政治才能以外,與他的冷靜沉著的個人特質也是密不可分的。

事實上,夷陵之戰以後,基本形成了蜀弱吳孤、魏國一家獨大的政治局面。正是有了陸遜的冷靜和理智,才沒有對劉備痛下殺手,而基本上保全了三分天下的整體格局。

其三:蜀國尚有較多人才,一時難以滅掉

儘管夷陵戰後,蜀漢元氣大傷,國力損耗嚴重,但蜀漢政權整體上還是處於一個上升期階段。縱觀當時的蜀漢政權,文有諸葛亮、李嚴等當世俊傑,武有魏延、趙雲等驍勇之將。可以說,蜀漢政權當時還擁有著足可一戰的實力。

特別是由於諸葛亮的存在,使得陸遜更不敢對蜀漢輕視。劉備正是因為輕視了東吳,才落了個兵敗而逃的悽慘下場。陸遜不是劉備,也不想成為下一個劉備。故而,陸遜完全不敢輕視元氣大傷以後的蜀國。這一點,是值得各位思索的。

綜合以上三點,本人認為:夷陵戰後,陸遜之所以不乘勝追擊滅掉劉備和蜀漢,是多方權衡的結果,本質上是出於利益考量之後的一種策略。

以上是本人個人看法,歡迎各位前來探討哦。


追歷史的公子


三國三國,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麼當其中一方比較強勢,擊敗了一方,另外一方就會有所動作。三國之間會相互牽制,而不會坐視其中某一方獨大。

蜀漢從取得益州開始,綜合實力就在日益提高,到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大軍,奪取漢中,蜀漢一方的實力達到頂點。漢中戰役剛結束,關羽就開始從荊州出兵,北伐襄樊,為曹仁,擒于禁,斬龐德。連曹操都開始有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了。

在這時候,孫權一方就坐不住了。孫權眼看著劉備步步為營,曹操步步後退,難免有唇亡齒寒之虞。孫權這時候主動選擇了背叛孫劉聯盟,而與曹操結盟,共同對抗劉備。

從曹操的角度來說,在赤壁之戰吃虧之後,到他去世前,總共五次主動進攻孫權,也讓孫權壓力非常大。到建安二十二年,孫權遣使請和,與曹操達成暫時的和平。這時候,曹操才又掉頭去和劉備爭鬥漢中。

所以,孫權眼看著關羽北伐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便主動向曹操輸誠,表示原意出兵進攻荊州,以解曹仁之圍。當然,從孫權的角度看,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幫曹操,而是奪取荊州。之所以要向曹操示好,是為了避免萬一在荊州陷入僵局,曹操在江淮方向也主動進攻孫權。

此後,孫權偷襲荊州得手,全取荊州,擒斬關羽,並且傳首洛陽。曹孫聯盟一時之間進入蜜月期,簡直可以說是如膠似漆。

表面上看,擒斬關羽之後傳首洛陽是為了嫁禍給曹操,向世人表明,他偷襲荊州是受曹操唆使,但反過來看,同時也給劉備預留了臺階,劉備如果原意接受現狀,就應當繼續與曹操為敵,而不是以孫權為敵。

但劉備的選擇是不肯接受現狀,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斷然率軍出川,想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張飛報仇。這不僅是因為劉備軍中有大量荊州將士,不能輕易放棄荊州,更是因為,從實力上看,孫權比曹操更弱,是更容易擊敗的對象。

然後就有了夷陵之戰。陸遜能在夷陵擊敗劉備,已經很大程度上是僥倖了,如果能追擊,擴大戰果,當然會追擊,絕不會含糊。

事實上,吳軍也並不是沒有追擊,而是追擊了之後,看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

《三國志·先主傳》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

這就是說,雖然在夷陵遭遇大敗,但並不是全軍覆沒,劉備還是收合離散,仍然有一部分,至少從秭歸後撤,在永安駐守,是有能力阻擊吳軍進攻的。

不僅追擊的吳軍前來相持了差不多兩個月,看著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而且,還有能力分兵平定叛亂。

而且,這時候,蜀漢趙雲得到吳軍追擊而來的消息後,也主動出動接應。但實際上吳軍跑得比趙雲還快,來救援的趙雲還沒到永安,追擊的吳軍已經自己撤退了。

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而且,先主駐守白帝城之後,害怕的不是蜀漢,而是孫權。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明明是孫權一方在夷陵之戰中大獲全勝,為什麼劉備都還沒慫,孫權先慫了呢?原因很簡單,後方不穩了,曹魏要進攻東吳了。

這時候曹丕剛繼位,而且已經篡漢稱帝。一開始,孫權還表現得很誠懇,曹丕也立孫權為吳王。但是曹丕堅持要求孫權送任子入朝以示自己是真投降,而不是緩兵之計,孫權就不同意了。曹丕大怒,下令伐吳。

《三國志·吳主傳》

初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須督拒仁。

請注意這個時間點。

這一年的年初,劉備開始出兵進攻東吳。孫權卑詞厚禮,以求曹丕支持。

到六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劉備收集殘軍,退駐永安。吳軍乘勝追擊到永安。這時候,孫權態度就變了,不聽曹丕的了,激怒了曹丕。

九月,曹丕下令同時在荊州和江淮兩個方向出兵伐吳。孫權一看曹丕滅吳的決心很大,頓時亞歷山大,感覺自己頂不住了。所以,孫權一方面派兵防禦,一方面再次向曹丕認慫,同意送任子等。

到十月,孫權就不能不向劉備認慫了。因為這時候形勢變了,對孫權來說,如果劉備也同時再次出兵,進攻東吳,東吳就很難頂住。

事實上,劉備這時候確實也動過這個心思。

《三國志·陸遜傳》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劉備並沒有趁人之危進攻東吳,報夷陵之戰的一箭之仇。別說這是因為劉備仗義,不是他不想,而是因為他這時候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做不到。如果真打算幹,他就不會寫信刺激陸遜,而會直接幹起來了。

咬人的狗不叫,愛叫的狗不咬人,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陸遜回信的意思就是不接受劉備來信的調戲,直截了當的表示,你不就是想罷兵求和嗎,直接說得了。

所以,十月,孫權遣人向劉備認慫請和,劉備表示同意。這就意味著,劉備承認他自己目前沒有能力大規模進攻東吳,只能自保。

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十一月,東吳軍隊受到曹魏的進攻,出師不利。到十二月,就趕緊和劉備又結盟請和了。

第二年正月,曹魏方面曹真繼續進攻,吳軍防禦。到三月,魏吳雙方的戰爭還在持續。但不久之後,曹丕主動下令撤軍了。就在這個月,劉備去世,諸葛亮秉政,蜀吳重新正式結盟通好了。


蕭武


呂蒙襲破荊州,擒殺關羽,對於剛取得漢中大捷,勢力正如日中天的劉備集團來說,不啻為當頭棒喝。然而劉備集團草創,為鞏固統治,劉備在221年4月登基稱帝,7月即舉兵伐吳。孫權面對劉備傾國之兵,悉國應之,猶有不暇,為防止曹丕北來,還同時上表稱藩。

魏國並非無人,當年關羽兵敗時,魏主聚眾議事,試論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而興兵。眾臣都認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劉備力弱,必不敢報仇。而侍中劉曄認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劉曄認為劉備肯定會興兵報仇。

(曹魏三朝重臣:劉曄,與劉備同為宗室)

翌年,蜀漢車騎將軍張飛被害,飛營都督表報劉備,劉備聽說張飛軍營有報表至,沒有拆開來看就說:“噫!飛死矣。”劉備怒而興大兵往攻孫權,為了防備曹丕趁火打劫,還派了鎮北將軍黃權把守長江北岸。劉備大軍4萬多人,浩浩蕩蕩,尤顯不夠,又派了白眉馬良到南蠻部落中徵召蠻兵,得眾萬餘,總數有5萬多人。大軍出巫山,過三峽,來到夷陵地區,已是222年正月,過了大半年。

看熱鬧不怕事大,魏主有召集群臣議事。眾人都認為孫權假意附庸,曹丕的顧問劉曄又發表了他的看法。“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劉曄建議曹丕不要理睬孫權的上表稱臣,而是與劉備一起攻打東吳。

劉曄還分析說,天下三分,曹魏得八,孫劉兩家各得其一。兩個小國如果互相救助,還能支撐一些時日,如今他們彼此相攻,是自取滅亡之道。曹魏如出兵東吳,劉備也斷然不會轉而與孫權結盟,而是會加快進軍速度,與魏國爭奪孫吳領土。但是曹丕認為現在出手,為時尚早,再觀望觀望。

當陸遜把夷陵以西數百公里的山地都讓給蜀漢軍隊,劉備在山谷中紮營,兵力不能展開,早有探馬回報。曹丕說:“劉備不知兵也,怎麼能夠這麼佈陣呢?劉備這次要失敗了。”後7日,果然有回報說,劉備兵敗。

(夷陵之戰:蜀漢道路崎嶇)

於此可見,孫劉兩家火拼時,曹魏集團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對戰爭的進程瞭如指掌。

如果陸遜擊敗劉備,乘勝追擊,必然要沿著劉備的進攻路線,溯江而上,往攻巴郡。劉備佔據上游,數百里行軍尚且用了半年,陸遜從下游仰攻,不知耗時要多久啊。

陸遜所帶之軍,幾乎是孫吳家底,有眾5萬餘人。如果陸遜見獵心喜,帶領大軍長驅直入,進入西川,勞師襲遠,若不能一擊得手,大軍常年在外,以曹魏集團的謀士猛將,必然也會來一出“白衣渡江”。如此,陸遜軍團腹背受敵,又失根據,必然大敗。

孫吳集團與蜀漢集團在地利上有很大不同,因為蜀漢集團有漢中和三峽這樣的天險,這使蜀漢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孫吳所據江東,所憑僅長江天險。自古有“守江必守淮”之論,曹操早有預見,佔據了淮南地區,屯駐重兵。曹魏集團還在襄陽地區還握有1/3的荊州,與孫吳共享長江之利。因此,孫吳的地利之便,實際上已經被這樣的地緣消減大半。蜀漢可以傾國而出,自保無虞;孫吳集團如果傾巢而出,必然腹背受敵。

所以,陸遜在擊敗劉備,穩固前線局勢後,果斷班師。“…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陸遜果斷班師)

從另一個層面說,孫權向曹魏稱臣,對於孫吳集團和曹魏集團的所有人都很彆扭,都知道是假的,早晚要翻臉。尤其是孫吳集團,他們跟曹魏對著幹了這麼久,突然之間被告知吳國成為了曹魏的附庸國了,心裡的憋屈難受就別提了。夷陵之戰後,為了證明孫權歸附的誠意,曹丕要求孫群派遣質子到洛陽。孫權左右推諉,就是不送人。在陸遜班師後,孫權有了底氣,對曹魏就不那麼客氣了,“吳禮敬轉廢”。魏吳聯盟破裂,關係急劇惡化。

曹丕感到遭到了欺騙,就發兵攻打吳國。其實,也說不上孫權欺騙曹丕,實際是曹丕想再等等,讓陸遜深入蜀境然後再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攻下孫吳,卻不想陸遜能夠見好就收,及時回師,讓曹魏無機可乘。為了挽回顏面,曹丕興兵攻吳,時在222年秋,距夷陵之戰結束只隔著2個月。可見,曹丕為伐吳所做的軍事準備也非倉促完成,是早有預謀。

劉備退軍回到永安白帝城後,又支撐了10個月才於223年6月因病去世。從222年8月到223年晚春,曹丕從淮南和荊州兩個方向對孫吳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孫權集中全力應對,此時輪到了劉備說風涼話。然而此時劉備新敗,軍力不足,即使冒險出兵擊敗了東吳,也不能應對強大的曹魏集團,因此這段期間,雙方竟相安無事。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

曹丕一連打了6年,期間3次攻伐東吳。在曹丕最後一次伐吳歸來,路過曹植的封地——河南雍丘,還特地去看望了曹植,談了一會子話,臨走時給曹植增加了500戶食邑,此後這兩位曹家的人傑在沒見過面。

三國故事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事物的發展往往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彼此牽制,又彼此依賴。鬥爭的複雜性和戲劇性,呈現給了後世精彩紛呈的三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