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宅理财|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一个人在竞争社会中的发展尤其重要。

事实上,不管是金融经济领域的巴菲特、扎克伯格,还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费洛伊德,即使是那些每天都能吃到“瓜”的娱乐圈,也能看到犹太人的影子。

犹太人据说只有1600万人,还不到全球人口的0.25%,但却赢得了世界上22%的诺贝尔奖,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8倍。

宅理财|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也许你会觉得犹太人那么聪明都是天分,事实上,在他们的传统教育中,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就与他们从小接受高质量的金融教育密不可分。

父母也许会问:“孩子这么小就接受了金钱的概念,这难道不是在给孩子添麻烦吗?”

事实上,教育孩子理财,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不知你是否见过这类新闻:

"十二岁女孩趁爸爸睡觉拿手机大肆打赏网络主播"

学生们花掉了环卫工妈妈四万的积蓄去打赏《王者荣耀》的主播。

《00后女孩儿打赏男主播65万,妈妈起诉直播平台要求退款》

这些孩子的“功绩”,一度引发了社会媒体的热议,这些孩子被贴上了“熊孩子”、“败家子”的标签,而在这些标签背后,隐藏着父母缺乏理财教育。

所以,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能够帮助孩子赢得财富的起跑线,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塑造良好的人格品性。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们真正认识到“钱”的作用,可能在5岁左右;而对于面额大小的判断,则是8岁以后的事;小学高年级才应该知道使用钱。

大多数孩子在拿到钱的那一刻,想到的都是即时效果,他们心中存在的只是一种“替代”作用——用金钱来交换那些东西。

“穷爸爸富爸爸”中有一句话,如果你不教你的孩子对金钱的看法,将来就有人替你教,这些人是谁?或许讨债,或许无良商人,或许警察,或许骗子。它们将如何教导,将给我们带来多少麻烦,这是每个人都能想象的。

所以,为了不让孩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因缺乏金钱观念的教育而“为钱所困”,请家长一定要尽早给孩子理财教育。

01、使儿童养成“物有所值”的观念

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

购物逛街,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活动,一般都是父母在前面买这买那,孩子在后面要这要那,其实父母可以和孩子换角色,让孩子拿着钱,自己买东西。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为了用有限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心里就会精打细算,逐渐懂得了“钱能换物”,但是钱不能换一切东西,因此学会了珍惜金钱,进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02、和小孩玩游戏

父亲和母亲可以在家准备一只纸箱,里面有一些日常用品,如饮料、糖果、书籍等,这些东西都没有标明价格,让孩子猜,如果猜对了就给孩子相应的钱,玩到最后看谁的钱最多,谁就是赢家,赢家还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种游戏能提醒孩子在每天和父母一起逛超市时主动留意商品的价格,建立对商品价格和金钱的初步印象。

宅理财|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03、学积累,学储蓄

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显示,儿童对金钱的看法习惯在7岁时形成,而儿童在3岁时就能理解基本的金钱概念,例如交易,选择,价值理解,储蓄等等。

家长可以让孩子先把零用钱存起来,体验“积少成多”的快乐,在孩子有选择地消费的时候锻炼孩子的能力,然后再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般情况下,也要抓住机会教孩子存钱,可以先从储蓄罐开始,如果储蓄罐里已经存了不少钱,就可以带孩子一起到银行去开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让孩子全程参与存钱和领钱的过程,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了解银行的功能,成为“小银行”。

04、家长理财观念影响

培养儿童正确的理财观念,关键在于父母对理财的态度。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学习和观察成人的行为,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的行为观在日常生活中无形中对儿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父母要经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孩子有负面影响,要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首先需要父母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有说服力。

也就是,父母不能用购买来平息孩子的消极情绪,而要用孩子的安静和讨人喜欢来换取,要把清单式购物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看到有计划地消费和储蓄的过程,引导孩子了解真正的“需要”和“需求”。

在《亲爱的三毛》里写到: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钱,世界上的悲剧大多与钱无关。

对儿童而言,培养他们对金钱的看法,就是教育他们正确看待金钱,正确看待得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得到无穷的乐趣,但这些乐趣并非都是通过金钱获得的。

—— END ——

责任编辑:123博弈学院

  • 欢迎关注【博弈学院】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交易员~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