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GDP負增長!深圳經濟能行嗎?

-6.8%!我国经济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出现负增长。


今天(4月17日)上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等核心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

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

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全国GDP负增长!深圳经济能行吗?


01

如何看待-6.8%?


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影响,不少人也已做好了数据大幅下降的准备,不过GDP出现本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还是让人稍意外。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认为,数据是疫情影响的直观反映,-6.8%说明整个国家面对这次疫情造成的风波,敢于面对冲击、真实传递情况。“可以说,并不是为了数字而追求数字,而是希望通过数字来反映问题。”


新华网评称:一季度GDP确实“负”了。如果要问:那么多的GDP都去哪了?答案可以用五万字详细回答,也可以只用五个字——救人的代价。


“对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平常心看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尽管GDP下降,但产业体系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疫情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化,能够有效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


从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来看,降幅已明显收窄。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工业、服务业、投资、进出口等降幅大幅收窄,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6.8%,也是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提醒。意味着后续的很多工作开展,还要继续坚持以疫情为中心化,重新审视、适时调整、专项安排。


可以说,疫情持续时间,是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人为的行动,才是经济逆势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全国GDP负增长!深圳经济能行吗?

02

深圳第一季度经济:

GDP下降是必然,向好趋势在哪?


“第一季度,深圳的数据极有可能和全国一样。在严格隔离状态下,消费和生产都受到严重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动力都出现明显萎缩,预计经济增速为负。”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说。


余凌曲认为,展望二季度及全年,外部形势仍不乐观,美国、欧洲疫情继续扩大,一方面外需减少、出口继续下降;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断裂,我国国内生产原料、中间品断货,很可能导致经济复苏乏力。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分析,目前不能把负增长解读得过于负面,要从长期来看。由于深圳经济本身就有很强的基础内在活力,它的反弹可能比全国平均水平的反弹更加迅速。


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一季度深圳经济增速下降是必然,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向好的趋势已经逐渐显现。


例如,从全国数据来看,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份以来,经济指标已纷纷回暖,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数据都走出大V型的反弹趋势。

全国GDP负增长!深圳经济能行吗?


其中,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分别增长16.2%、16.0%和13.1%。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


以上这些,都是深圳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优势产业和项目,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也意味着深圳在这些领域,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能量会更高。


从深圳自身来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发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安排重大项目487个,年度计划投资2005.2亿元;主导建设5条城际铁路全面启动,总长约410公里,总投资超2000亿;加快光明科学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新基建投资建设力度等等。


一系列举措,都将推动深圳经济向着止跌回升的势头发展。


全国GDP负增长!深圳经济能行吗?

03

深圳经济的“当务之急”


必须承认,深圳经济外向型特别强,更易受国际疫情及经济形势影响。当务之急是要为未来复苏和反弹保护好“生产力”,不要让企业破产、职工失业。


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建议,在政策上,需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打持久战准备,防止中小企业因风险或暂时困难退出市场。


同时,需要相应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但不应盲目刺激,如果市场没有真正复苏,刺激政策只会助推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等风险。


当下,无论是防控隔离的力度,还是狠抓复工复产的力度,深圳已经走在前列。面对疫情的冲击,接下来不仅要强劲政策蓄力,还要深挖深圳经济潜力,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合力促进经济向好回升。


部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华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李天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