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害怕空氣而決定的全球疫情現狀

病毒害怕空气而决定的全球疫情现状

病毒害怕空气而决定的全球疫情现状

病毒难以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病毒没有完整的结构,也就是没有自我保护的生物结构。由蛋白质构成的病毒暴露在空气中,病毒的蛋白质分子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改变病毒分子结构,病毒自然会失去活性。而细菌相对病毒,就明显不那么害怕空气了,毕竟细菌有自己的外部保护结构,可以隔离细菌内部与空气的接触。

如果病毒没有被水分包裹,暴露在空气中,应该很快就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失去活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脱离于生物体的病毒,往往会包裹着水分,这些水分起着隔离病毒与空气的效果,此时病毒自然不会被氧化,依然会有活性。只有待到包裹病毒的水分蒸发以后,病毒就彻底暴露在空气中了,将会很快被氧化而失去活性。

因此,夏季由于气温高,水分蒸发旺盛,病毒包裹的水分可以很快被蒸发掉,病毒可以快速的被暴露在空气中,也就是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会较短,因此,夏季不利于病毒的传播。夏季的病毒性传染病自然就少了。

当然,毫无疑问,夏季的高温,也会让氧气的活性(氧化性,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明显的正向关系)提高,自然可以加速病毒被氧化的速度,意味着进一步减少了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因此,这个因素自然也是病毒在夏季不容易传播的原因之一。

可见,夏季是病毒的克星,夏季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克星。春日花开有利于降低病毒的传染能力,而夏季的随后到来可以进一步消灭病毒的传播。春天已到,夏季不远了,瘟疫应该会随着烈日的到来而结束了。

病毒的传染效果不仅与温度成反向关系,还与湿度成反向关系。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湿度越小,包裹病毒的水分蒸发就越快,病毒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就越快,也就是病毒被水分包裹而受到隔离保护的时间就越短。与空气接触的病毒将很快会被氧化,也就较快失去活性了,从而降低病毒的传染效果。

美国科学家做过试验,在湿度很高的环境中,比如90%,病毒也失去了传播力,原理是:病人呼出的气实际上是水汽,病毒依附在水汽中,在环境湿度非常高的情况下,病毒依附的水汽反而吸收了环境的水汽,从而,由于重量的增加,病毒依附的水汽掉落到地上。这个情况算是例外吧!

病毒传染效果与湿度的反向关系似乎可以解释同属于北温带范畴的中亚地区的国家暂时感染比率不高这种现象。中亚地区相对干燥一些,应该会降低病毒的传染能力。当然,中亚地区感染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是这里人口分布相对较为稀少,也有利于遏制病毒传播。

现在看来,亚热带气候的中东波斯湾地区,较为干燥,应该是有利于遏制病毒传播的。伊朗虽然也属于波斯湾地区,但是伊朗面积毕竟广大,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其北部纬度较高地区,这里似乎降水也要多一些。而以色列的高感染率似乎与地中海气候湿润的冬季有关,随着地中海气候逐渐进入干燥时期,并且气温明显上升,相信以色列的情况会越来越好。而相对热一些,并且干燥的埃及虽然人口分布较为稠密,似乎感染率依然不高。

几乎全部发达国家在这次疫情中沦陷,防疫条件好的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在我们的感觉中,那些发展中国家更是问题严重的,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这隐含着许多道理。因为发达国家几乎都分布在北温带湿润地区,既冷又潮湿,比如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西部欧洲,正处于湿润状态的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些温度不高,又比较湿润的地区,自然是病毒传播的最佳气候环境。现在俄国了与东欧也大爆发起来了,也就是北温带地区国家已经很少能例外了。

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在热带地区,这是最不利于病毒传播的气候,疫情不太严重也就顺理成章了,特别是干燥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不成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