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高考”都是常年霸占社会“超话”TOP3的热门话题,是众多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1400多年来“高考”都经历了什么?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起源于隋朝,定型于唐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在科举之前,朝廷依靠推举政策吸纳人才,这就导致官员整体水平层次不齐,更重要的是权贵之间结党营私,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更威胁到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
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童试(地方考试)、乡试(举人考试)、会试(贡士考试)、殿试(进士考试)
除此之外,科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难】,有多难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明朝时期乡试平均录取率在仅为3.8%,而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录取率为90%。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是不是瞬间觉得网课挺香的?
实行千年的科举制度有它必然的优势,首先科举制度对于统治者来说加强了中央集权。高中的学子具备一定才能,而且都是天子门生,为皇权服务。这样一来,统治者将大量的官僚储备在身边,按需补充中央及地方的官吏空缺。
其次,科举制度对于社会范围内的知识普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提升了社会整体的文化程度。大量民众开始读书,民间普遍开始写诗作画,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和精髓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得以传承。
末代科举
清朝末年,官僚预备队数量逐渐庞大,但科举考试依旧按照惯例举行,造成人员冗杂。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当时西方势力入侵,不断挑战以八股文为核心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西学东渐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1905年,清朝建立新式学堂,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在这1300多年里,科举制度为古代中国选拔了700多位状元,近11万名进士和数百万举人。可以说科举制度垄断了封建社会一半的官职,支撑起了国家的基层管理工作。
近代高考
1921年-1937年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但高等教育录取制度相对混乱,各高校自主命题招生,考生为增加录取机会往往奔走好几个城市,这对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来说门槛更高、报考难度更大。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统一高考,按计划招生,分文理科,但只存在了短短三年。
现代高考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中国高校招生全面进入“高考时代”。
1978-2002年间,高考时间集中在7月,但为解决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影响,教育部门通过反复论证,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2003年的高考设在6月7日-8日进行。此后的17年,高考一直沿用该时间。
2020年,在距离原计划高考时间还有67天的时候,教育部宣布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改在7月7日至8日举行。这是17年来,我国首次调整高考时间,影响着千万学子。
不难发现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高考”都不容易。面对疫情的挑战,我们唯有调整心态,积极备考。因为高考是一场硬仗,重要的不是抵达“战场”的时间,而是如何打得出彩,赢得漂亮。
同学,凭空多加的43200分钟,请务必珍惜!
稳住,我们能赢!!
随堂小测试: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什么? 单选
0
人0%
国试
0
人0%
省试
0
人0%
皇试
0
人0%
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