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開學後,學校強制性要求所有人集中住宿,這種做法合理嗎?

夏寒楓


對於疫情還有點敏感的地區,這種措施在不耽誤廣大學子備考的確相當可行。人員的流動性減小,意味著與外界的溝通也少了,也有利於學校對於學生的集中管理。

對於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地區,這種措施就顯得不人性化了。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實行半走讀半寄宿的模式。對於寄宿學生的管理,按照原本大綱走就好;對於走讀學生.可以要求:1.不準在外就餐,學校也可以實行封閉管理,不讓學生出校2.儘量不乘坐公交來校,配合家長規定時間回家並做好每日行程登記情況表和體溫家校檢查表。一旦出現情況,暫停來校並及時送醫。

總體來說,對於面臨高三畢業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考驗,學校強制住校的方式也能夠及時營造出學習氛圍,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三的複習節奏。因此不管合理不合理,學校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迫於無奈,馬上就面臨高考,考生還是放鬆心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教育明先森


目前已經開學的省份,高三、初三學生大多要求集中住宿,有的學校強制要求集中住宿,若在平常,學生和家長不理解,不接受,尚有迴旋的餘地。目前這種特殊情況下,還是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更安全。理由:

開學不意味著疫情已經結束,防控工作可以鬆懈,相反,開學將學生防疫工作提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雖然全國(港、澳、臺外)除北京、上海、廣州、河北、湖北6省還沒有宣佈開學消息,25省都明確了高三、初三畢業班的開學日期,甚至山西、江蘇、青海、新疆、浙江、甘肅等省份大學都將錯時、錯峰、錯區域開學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疫情已經結束,防控工作可以鬆懈。相反地,因為海外疫情日益嚴峻,輸入性病例持續增加,開學將學生防疫工作提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為了確保師生健康、安全,多地要求高三、初三畢業生及全體教職員工,必須在校住宿,嚴禁外出,實行封閉式隔離管理。這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決定,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學生住宿不習慣,尚沒有負擔;一些女教師家裡還有很小的孩子,有的老人還需要伺候,這時,也一切以學校的要求為準。她們需要克服的困難更多。希望大家都能在這個特殊時期,以考生的前途為重,克服一切困難服從學校安排。

集中住宿,學校防控管理也是日夜繃緊神經

高三、初三開學集中管理,每天早、午、晚按時監測體溫,小班教學,宿舍減員、錯時就餐,按時消毒、通風,課間盯緊學生不要聚集,還得時時提防特殊情況的出現。4月5日晚,內蒙古烏海六中高三(13班)四名學生(同一宿舍)在夜自習體溫檢查時出現發熱,額溫槍檢測體溫均超過38.1度。班主任老師立馬將這四名同學送至隔離室,並及時上報,之後學校派專車送這幾位同學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慶幸的是,這四名同學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服感冒藥後,目前已經痊癒。

事後我們只須拿它當一個故事聽,你想想當時,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心臟跳得該有多快?頭腦裡會有多少種擔憂和對未來的設想?封閉式管理的好處,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後,至少這個群體的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切斷外界的感染源,老師們的神經可以稍稍鬆弛一下,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對高考、中考的準備上來。

集中住宿,需要廣大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老師們的無私奉獻

集中住宿,對從來沒有住宿過的同學,是一個挑戰。但這個挑戰早晚都要面對不是?9月份大學開學,我們無論如何都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了。目前,這個問題我們只是早幾個月面對罷了。另外,一群孩子在一起,還有老師們的幫助,適應起來也會很快。何況高考迫在眉睫,你還會過分注意學習之外的事情嗎?

老師們需要克服的困難會更多一些。為此,有的老師帶著自家的小孩,帶著看孩子的老人住進了校園。學校宿舍的條件怎麼也沒法跟家裡比,不方便的地方有很多。學校一聲令下,老師們雖有許多不便,也全力支持。這時,老師們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了,更是疫情防控的戰士。

總之,個人困難再多,學也要開;緊急情況終有,試也要考。特殊時期,特殊舉措,比起當初武漢封城,我們是不是好得多?希望大家同舟共濟,度過這段艱難時期,迎來高考、中考的勝利!


樓臺明月


我想反問一句,你想安安靜靜學習嗎?你想安安全全高考嗎?

如果你想,那麼你就聽從學校的安排。我想說,學校的一切安排都是從學生出發。

從目前來,我們各地好不容易熬到開學了,為了學生開學,能到學校學習,是多少學子的希望啊,又是多少人付出多少汗水甚至生命換來的?難道你們不想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成果嗎?

集中起來,在學校吃住,就跟我們封城抗疫是一個道理,就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

我也有想過,孩子走讀,家鄉一定會做好預防工作,但絕對不如集中到校同一管理。你們認為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