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藍”三色優勢助推龍港崛起

记者 柯美杰

“红绿蓝”三色优势助推龙港崛起

鄂东南边陲,鄂赣交界处,群峰雄踞,地势险要,阳新县龙港镇位于群山环抱中。龙港是革命老区、红色苏区,曾是湘鄂赣边区21个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誉为 “小莫斯科”。今天的龙港,厚积了红色绿色蓝色融合发展的优势,正在绘就一幅红色引领富民强镇的秀美画卷。

绿色发展助乡村振兴

站在龙港镇上泉村水鼓泵山上远眺,蓝天白云下,山林遍绿,绿意盎然。阳新县烈士名录显示,仅上泉村,在大革命时期就有49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132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陈绪国是上泉村老支书,爷爷曾参加革命,后在战斗中牺牲。1975年,年仅25岁的陈绪国回村任支书。村子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村民生活清苦,上山砍柴卖是一大收入来源。 “再穷也不能砍树了,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开荒种树。”次年春,陈绪国和村民在红军烈士墓前栽下132棵水杉。在他的号召下,全村劳力扛着锄头上山。4年下来,1500亩荒山种满杉树和松树。1990年,陈绪国再度回村任支书,再次造林3000亩。

2014年,在外经商的村民曾祥波回村承包16000亩荒山,5年时间,投资1000多万元,开荒8000亩,种树280万株。唐家山、李家山头、杜寨山、……他带领村民种下的树长得郁郁葱葱,折合总资产达1亿元,生态效益超过2亿元。每一年,他要支付上百万元的劳务费给村民。他说,自己就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绿色的财富,没有考虑任何回报。

“红绿蓝”三色优势助推龙港崛起

这是龙港镇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几年,龙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在广大农村打造龙头产业和绿色产业,一批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乡村旅游带动富民产业

今年8月底,《阳新县龙港镇汪家垅村旅游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组审议,确定2019—2030年期间投资16760万元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显示,该村将以线分区、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汪家垅村“一心一环三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而在此前,汪家垅村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改革、开放、激活、融合做文章,以完善产权制度、发展要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强化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以龙头产业和绿色发展为支撑,先后培育和发展了2000亩油茶基地,湖北亿佳联现代农业园,广东永成木业有限公司,卉海园艺公司等产业,投入规模8000万余元,产值规模1亿余元。今天的汪家垅村,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

“红绿蓝”三色优势助推龙港崛起

“我们已规划四个田园综合体和生态休闲旅游项目,还有全省第二大水库富水水库,红绿蓝结合发展旅游,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龙港镇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