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軟件人的48條法則》之一:有擔有帶,不要讓對方焦慮

《卓越软件人的48条法则》之一:有担有带,不要让对方焦虑

人人都不喜欢焦虑,人人都在竭力消除焦虑。

无担无带,必将给他人造成焦虑,他人将会对你进行反噬。

小小的收尾习惯,将会为与你联结的每一个人,带来精神的减压。

遵守法则

“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梦梦老师指着架子上的五颜辨色的玩具对围成了一圈席地而坐的小朋友语气轻柔但又坚定地说。几乎每个小朋友后面,都坐了一个大人,严格来说,大部分是爷爷奶奶,所以我这个爸爸坐在那里,反而显得有些另类。蒙氏早教半日班都是要有一个家长陪同着来参加的,可能是因为小孩子太小了,需要有家长在,老师才不至于陷入大麻烦吧。

话音刚落,小朋友们就纷纷走向适配了他们身高的玩具货架,找到各自喜欢的玩具,大部分是木制的,有小锤子、拼图、小碗碗、变形小汽车和小球球等,然后拿回到自己爷爷奶奶的跟前来玩。在我“灰色”的儿时前十年里,除了一只绿色的机械小青蛙,我实在想不我还有第二件玩具!我掏出手机,快速地刷了几刷微信,想想今天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白日梦。

“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过了好一会,耳边又响起梦梦老师的声音。又是这句!只见小朋友大都拿玩具起身,萌萌达地走回货架,把东西放回去。有几个玩得乐不思蜀的,早已在屋子里跑了十圈二十圈的小男孩,他们的玩具早已经散落四处,不知所踪。这时候,梦梦老师就不得不走过来,牵着那小朋友的手,找寻他们的玩具,边走边说着那句话“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

几乎一整天,我的脑海里都余音绕梁地回响着这句话,久久没有消失。

解读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曾告诉记者: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幼儿园老师老师面对的是仅具备“原始人性”的小朋友,高深的成人理论说教对小朋友根本不起作用,她只能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调教”:“小手放好坐端正”“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

玩具没有放好,谁要去收拾?肯定是老师。把这个“劳动”转嫁给小朋友去做,是最好不过的了。老师小小的“私心”,对孩子毕生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非常正面的。可是这个儿时学习到的也能够做得很棒的的“初心”,随着年龄成长,就被渐渐遗忘了——工作丢三落四,老板交带的任务就二天就忘了,答应过人家的事情迟迟没有回复……这种情况,最好到幼儿园回炉再造一次。

违背法则

在我职业生涯的第五年,我被公司委派到香港UBS办公室驻场开发。虽说是开发,但技术支持和日常维护的工作,大概占了一半的时间。比较特别的是,这个团队是大型跨国分布式研发团队,其中大部分是全栈开发人员,外加一两个业务人员和QA。老板希望软件开发能够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可以全天24小时运作以支持客户使用我们的软件,即由中国香港及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三个主要不同时区的团队,轮班进行支持。

其中有一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比较严峻一点的。本来有三个成员的香港团队,有两个在短时间离职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每天盯着那个群聊工作MindAlign,看有没有人报生产问题。有问题就要立即进行调研,查日志,查测试环境,代码debug,尽可能地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形成阶段性调研邮件发给其它大佬,但要等几个小时之后他们上班了才会查收我发的邮件。每天最期望的是就是“无惊无险,又到五点”,安全下班,把棒交接到下一个时区的同事。

有一次,我花了两三天,完成了一个小任务,大概就是修改我们系统现有的一些配置项。经过我在测试环境进行验证,没有任何问题,真是赏心悦目的结果。这个团队只有一名QA兼业务分析的同事,通常他不会验证这个低级层面的变动。当天下午,我正常完成该功能的生产上线,顺便也验证了上下游系统也都完全如常工作。完了之后,我就经天桥徒步去中环地铁站,搭乘了开往深圳关口的地铁。

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了来自日本办公室上司Sunichi San的电话,当时我还在上班路上,问我昨晚是不是没有通知下游系统的人说生产发布已经成功了。Sunichi San是我很尊敬的一个上司,听声音很年轻,有美国的留学经验,之后又回到了母国日本,加入了这个知名企业,做他本行的工作。我对他从来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的声音永远是非常亲和的,估计是他在美国掌握了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你要人家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人家”。有一次,我叫他发他的照片来看看,被他以一些理由婉拒了。他个性里面应该是有一些害羞吧。那天,我听到他的语气明显带着一种焦急的质问。我眯着眼神快速思索一下,反应了一句:“我都生产验证过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呀!”。“可是你忘记通知下游系统的人了,对不对?”他又问。“这是我们自己的系统,我们改了东西,没有问题,完全不影响下游啊。那我为什么要通知他们呢?”我说得真是理直气壮!到了办公室,果然看到了下游系统的人昨晚发过来的几封催办邮件,问我们为什么生产发布后不及时告知他们,害他们OT等了一夜。当然,这个邮件也CC到了我的日本上司。另外,我还意识到,下游系统的人,昨晚也无法得知和打通我在深圳的私人电话。

直到过了好些日子,我才想明白这个事。下游系统的人,等着我发布了之后,需要再去验证一次他们自己的系统,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下班去。这就是所谓的“验证闭环”。没有完成闭环验证,就意味着会有风险,意味着不能下班!而问题就出现在我这个环节,生产发布后没有发一个邮件去通知他们去进行验证,即使我对这个改动的正确性有着100%肯定。

解读

软件功能是环环相扣的,除非全部系统只有你一个人在维护,否则,任何一部分的改动,都有可能影响它的上下游。在没有自动化检查机制保障的情况下,就要靠人去防守。这个过程就需要口口相传,亦即要进行“饱和”式传达。不但要传达出去,而且要确认对方理解了你的内容。确认一次可能还不够,必要时要再三确认。就算再三确认,遇到不靠谱的人,还是要失败。马谡失街亭就是这么个回事。那天我传达的效果是0%。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被上司指出了这个问题后,还很久都没有明白过来问题是什么!

在我所参与过的项目和所在团队里,这个问题简直比比皆是,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以为是常识人所皆知,发版文档漏写了一个步骤,结果换了一个新手发版人员来操作,导致发版要回滚。后端改了接口,部署到了测试环境,没有通知前端人员,结果给大客户做DEMO演示时软件不工作。恨不得要“杀个程序员祭天”!

法则要点

有头有尾,有担有带,善始善终,是靠谱之人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试想你若是作为领导,你敢交一个任务给做事丢三落四的人么?敢?恐怕很快你将会陷于持续为他擦屁股的疲于奔命的状态之中!

魔鬼常常隐藏在细节之中。收尾动作可能很小很不显眼,但是却透露着你职场靠谱特质的成色。对于有这个毛病的人士,当听到“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梦梦老师这句温柔的话语时,应该会有汗毛略有发寒之感。世上无小事,小事藏风险!

意象

齿轮。汽车有千百个齿轮,每个齿轮都要与下一个齿轮或者机械组件咬合。前一个齿轮的力量,会且只会通过下一个齿轮传递下去。如果力量没有作用出来,很可能就是其中某个齿轮不工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