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随着4月8日武汉解封,中国汽车产业全面“重启”,各大车企期盼已久的“小阳春”似乎不远了。最新销量数据也在印证这一点。

据乘联会统计,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相对2月78.7%的同比降幅大幅提升38个百分点,呈现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态势。3月零售环比2月增速300%,是近期最强反弹,体现出后疫情时代刚需消费的快速恢复。

从国家到地方,也相继出台了激发行业活力,促进市场回暖的利好政策,包括延长新能源补贴时间,鼓励老旧机动车淘汰升级,放宽限购政策等。毫无疑问,人们花钱的欲望正在被唤醒,笔者看到,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甚至开始热议疫情结束后“报复性消费”的话题。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然而,水滴汽车APP与一些90后交流发现,“报复性消费”可能会有,但怎么也“报复”不到汽车头上。

首先,拿什么“报复”?限购城市不必说了,有牌是买车的前提。即便这个问题不用考虑,汽车本身至少五位数的身价摆在那里,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眼睛不眨就掏钱的。

而且拥车是长线消费,不是一锤子买卖,产品品质,后期费用,用车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影响购车决定。笔者的一位90后同事就因为小区停车费太贵,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汽车仍是具有一定门槛的“大件儿”。尤其是当下,整体经济环境不佳,裁员降薪现象普遍,消费者内心安全感不足,购车自然慎之又慎。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疫情对汽车消费者的影响分三种:第一,疫情导致原本想购车的人经济能力下降,暂时取消或延迟购车;第二,被疫情抑制的购车刚需,将在最近一两个月爆发出来;第三,疫情激发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主要针对入门级车,对自主品牌车型会有一波小的拉动。

其实,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像2003年非典过后的车市井喷不会再出现了,毕竟今天的汽车保有量与17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汽车消费观也更加成熟。虽然疫情过去后应该会有一波销售热潮,但与其说是“报复性消费”,不如说是“补偿性消费”。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从政府推出的利好中不难发现,过去粗放型的普适促消政策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细化到城市的精准施策,既因地制宜,同时兼顾长远发展战略。这意味着,车企也必须在后疫情时代花费更多心思,挖掘用户需求,完全指望政策红利催生出一派繁荣景象,显然不太现实了。

那么,如何才能撩拨起更多主力购车人群——二三十岁年轻人的欲望呢?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打造出符合他们喜好的产品肯定是第一位的。根据益普索面向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90后车主的调研,以及《羊城晚报》针对90后购车意向的调查报告,年轻人最关注是汽车的外观颜值,之后是价格、科技配置、空间和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年轻一代的审美观和父辈不同,老少皆宜的中庸设计无法吸引他们,个性、拉风、犀利才是他们想要的,哪怕这种风格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

对于科技配置的要求,一位90后朋友的说法极具代表性,他告诉笔者:“我喜欢有炫酷黑科技的车,能让我拿出来显摆,或者这些技术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便利,迎合我的懒。”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事实上,年轻化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了,几年前车企就开始大量打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车型了,但正如一位自主品牌销售公司领导所说,“知道用户喜好,不代表就能一下子做出相应的产品,年轻化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哪条路最对消费者胃口。”

好消息是,不少汽车品牌逐渐找到了感觉。乘联会在分析一季度销量时表示,车企产品升级的速度正在跟上时尚手机产品的升级速度。近期可以看到很多自主车型的升级版,都快速采纳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征需求,如外形设计更潮流,车身尺寸更大,配置功能上更多功能,汽车智能化更聪明。长安汽车、东风启辰、一汽轿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等诸多新品都有类似趋势,在设计上展现了品牌对下一代车型的独特理解,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虽然有种说法称,“70后购车看价格,80后购车看参数,90后购车看颜值”,但水滴汽车APP通过网友反馈发现,90后同样很重视性价比。原因不难理解:当代年轻人多数都是“月光族”,生活成本高,加上消费观超前,导致积蓄有限。调查显示,90后普遍接受贷款买车,46%的人购车需要家庭资助。

水滴汽车APP建议,车企应该在后疫情时代多推出减轻用户购车压力的金融政策。至于产品定价和优惠,便宜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这两者之间微妙的差异,需要企业细品。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在营销方式上,一场疫情让所有汽车品牌火速转战网络。直播、VR看车、网红带货、线上订车等,对于伴随互联网长大的90后来说并不陌生。调查显示,90后倾向通过网络搜集信息,有超过六成被访者表示,愿意接受网络渠道购车。

不过,水滴汽车APP从多家车企处了解到,年轻用户虽然线上反馈很积极,但转化率较低,其中汽车作为大宗商品的特殊性是主要原因。然而,还有一些因素不可忽略。

如今80后90后有自己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企业想要触达他们的内心,关键是要说他们的语言,讲他们爱听的故事,在价值观层面上获得他们的认同——这就是水滴汽车APP一直强调的心智占领。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宣传渠道从线下搬到线上,是无法真正实现与年轻用户同频共振的。

谁在买车系列九:“报复性消费”不存在,如何勾起90后的购车欲

总得来看,虽然疫情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希望犹在。而且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汽车企业面对危机,仍保持着乐观与理智,发展节奏基本没有被打乱,正在快速回归正轨。对于它们的未来,可以引用当下一句最火的话,“那些打不到你的,终将令你强大”。

文/殷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