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三个月女婴疑似因为妈妈参加睡训而窒息死亡的案件?

觅夜店


作为一个妈妈,看到热搜上的这个事件,我是很震惊的,我震惊的不只是孩子母亲所相信的伪科学,更震惊的是孩子母亲的“狠心”。

我想每一个妈妈,在第一次当妈妈的时候,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愿意花更多的钱去向“育儿家”征询科学育儿的方法,但是在这个事件中,睡训这种闻所未闻的育儿方法,竟然堂而皇之的被很多母亲封为科学育儿的方法,而让自己孩子参加这种睡训的母亲,竟然能够足足忍受自己孩子哭了整整几个小时,却并没有丝毫进屋抚慰孩子的行动。

我不想给这位妈妈冠以“狠心绝情”的标签,毕竟每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是赋予了全部的爱的,只是我想,这个事件的发生,能够让每位妈妈反思,到底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爱?到底什么才是科学育儿?

什么是科学育儿?

科学育儿这个理念究竟是何时广泛流行于国内的,我们无从考证,据说是从国外引进的。我特地是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只有200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科学育儿》这个词条。而在这本书中,内容大都包含关于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家庭护理技巧,孩子睡眠,母乳喂养,辅食等等,多是经过医学方面认证的知识普及。

而关于婴儿睡眠,也多是讲到孩子如何能睡得更香的小技巧,孩子睡眠不好的原因可能会有那些,却并没有该事件中提到的“睡训”。

在事件发生后,经记者咨询医生和育儿专家,并未有关于“睡训”的说法,且这种睡训是严重违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规律的。

所以,科学育儿却有,但是科学育儿的基础是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而不是盲目的听从所谓的育儿专家的建议,这样的盲目听从,还不如直接听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呢,至少孩子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盲目科学育儿的背后,谁应该为之买单?

在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同情这个孩子的命运,任何一位母亲,看着视频中孩子的啼哭不已,都会忍不住流泪,甚至我想如果当时但凡有一位有点理智的母亲在场,都会冲进房间,抱起孩子,安慰孩子。

然而我们所盼望的并没有出现,那么在这场“盲目科学育儿”的背后,应该由谁买单呢?

1.育儿机构

毫无疑问,育儿机构的伪科学是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罪魁祸首,利欲熏心的他们已然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红口白牙说出来的“育儿方法”,而这些育儿方法去考证的方式,靠的却是孩子的生命。

作为一个母亲,我认为应该彻查市场上类似的机构,是否有育儿的资质,所传授的育儿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这个事情,刻不容缓。

2.孩子的父母

孩子的父母很可怜,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作为父母我们期盼给孩子最好的一切,然而什么是最好的?在我们去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保留了最基本的理智,去考量这样的方法是否可行。

孩子已然离开,孩子的父母想必也是痛彻心扉,但是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引起所有父母的反思,不要再去盲从所谓的“科学育儿”,没有什么完美的科学育儿,对孩子最好的养育就是爱。


三嘟育儿日记


刚刚在知乎看到推送描述十分愤怒,随后看到了知乎上的宝宝视频,看着视频是真心疼

那么我说说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或许更直接

第一段视频

第一次翻身

宝宝3个月会独立翻身从这点来说,大运动的发育不错。在8秒时间内从左侧完成了趴的动作,其中胸、肘、颈完成了协调。但是也是从这里开始让宝宝面临了接下来的厄运

第一次移动身体

宝宝从第8秒-第48秒开始完成了第一次身体移动,40秒内下肢完成了蹬踏30次把身体从右侧开始向中间移动。

第二段视频

第一次脚进入围栏

开始身体开始变向,身体在第4秒开始第一次进入儿童床围栏上数第五格中

在视频第24秒,开始发生移动身体左脚开始进入儿童床围栏上数第四格中

在视频35秒的时候孩子已经出现左脚卡着的情况,因为脚卡住了身体,上肢开始双手用力抓起了身下褥子

视频从35秒到1.21分钟宝宝已经把身下的褥子右上角基本抓出来在面部前形成一个“山包”

第三段视频

视频中在18秒内孩子用力呼吸了11次,左脚在围栏中已经卡到近膝盖处,同时因为体力消耗后,颈部力量无法支撑头,导致面部直接陷入了抓起的褥子形成的“山包”中。

看到这里我想说,如果妈妈能及时发现脚已经卡在围栏中的这个异常,哪怕是在最后一个视频的时候去干预或者都会挽救这个生命。如果不是执迷睡训,而是马上给孩子抱起来也会让这个孩子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无意去给这个机构开脱,妈妈失去了宝宝已经很心痛,我从视频中看到的问题,还是家长看护经验不足,护理的细节没做好,再加上相信了所谓的“睡训”,最终造成这次惨剧。

借这个视频,提醒各位家长,宝宝睡眠问题中要注意:

1、 不要搞睡眠训练

睡眠这个事情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宝宝不需要训练也不需要所谓的强化。吃饱了睡,睡醒了玩,玩累了睡是一种身体机能调整。所谓的睡眠训练可能适合成人,适合失眠的成人,但是未必适合孩子。

2、 儿童床要注意四周防护

儿童床为了兼顾透气现在是以格栅为主,四周都是8-15厘米间隔的格栅作为组合。这种格栅可以防止孩子跌落和透气是没错,错就错在家长疏忽了格栅的间隔空间可以卡住宝宝的手脚,从而限制了身体的转动和移动。同时格栅的材质比较硬,容易出现撞击和踢踏的风险。所以,尽量加装护垫进行保护和避免悲剧的发生。

3、宝宝睡床不需要褥子

宝宝睡的软,睡的暖貌似都是父母首先考虑的。但是对于胖孩子过软的褥子会让骨骼和肌肉更加疲劳,瘦孩子会更加延缓肌肉力量的释放。如果睡儿童床,棕榈垫+被单就可以保证宝宝的需求。

4、宝宝哭喊要及时查看

宝宝不会无缘由的进行哭喊,这个哭喊其实就是成人的说话一样。生理需求,心理需求都需要进行表达。遇到宝宝哭喊就需要及时回应和判断,因为表达的差异无法双向沟通。遇到宝宝哭喊要及时查看,分析原因,再去考虑如何回应。回应后和宝宝互动,完成双向交流,来解决问题。

5、睡床空间要保证

因为宝宝生长发育受限,进入深度睡眠后,脑抑制肌肉兴奋能力下降,就会出现拧着睡、跪着睡、趴着睡、画圈睡、骑着睡等不同睡姿。如果床上空间不足,翻身滚落掉床都有可能。


宛爸育儿


相信这条新闻在宝妈圈炸开了锅,让人好痛心,无知的妈妈,为了练习孩子自主入睡,就这样让一条鲜活的小生命消失了。

从视频可知,3个月大的宝宝独自在婴儿床上睡。刚开始翻到右侧,然后又翻到左侧睡时,一只脚卡进了围栏里,哭闹不止,此时的妈妈没有进房间,而是在微信群里求助,因为她参加了付费的睡眠训练,得到的回复是,只要孩子不是撕心裂肺的哭泣,就没关系。她怕进去了,对宝宝的入睡训练功亏一篑,发信息中只是担心,但没有做任何反应。足足两个小时的哭闹中,都没有进房间观察和安抚,导致孩子流鼻血、全身无力、嘴唇发紫窒息死亡。

参加付费培训,看似是学习“科学育儿”,却导致悲剧的发生,是妈妈放松了警惕,还是无知?

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有上岗证,比如医生有医师证,老师有教师资格证,司机有驾驶证,唯有父母是无证上岗,每一个新手妈妈育儿中必修的要先育己,再多的外部理念,要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宝宝一岁前,她的需求不多,仅仅是吃喝拉撒睡,不会用语言表达,都是以哭来提示大人,要读懂信号给予满足,何况还哭两小时也不理睬,这心是有多大?

一岁以内正是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黄金时期,及时给予孩子回应是很必要的,哪一种歪门邪道宣扬的会惯坏孩子?但凡多一点学习,也不会这样疏忽大意,酿成大错。

趴睡对孩子有好处,可以锻炼宝宝颈部的肌肉,上肢的臂力及腰背部肌肉,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肠胃消化,但孩子还小,需要大人在身边观察,帮助她翻身,尤其对于三个月的小月龄宝宝更要小心,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人不可理解妈妈的育儿观念。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上演,警醒每一位妈妈,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做懂孩子的父母。每一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长发育、行为习惯不同,参照外部育儿理念的同时,也要顺应自己宝宝的情况,个体差异对待。

做学习型的父母,少一些无知。

我是玉湖,亲子教育指导规划师,秉持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初心,致力于研究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帮助更多家庭解决吼叫沟通,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困惑,欢迎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