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喝別人奶茶,媽媽護短拒不道歉,女孩隨後的做法十分解氣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小时候没有物权意识,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碰,所以有时候会乱动、乱吃了别人的东西,这就需要父母好好教育孩子做一个礼貌的人。可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一些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着自家的孩子,导致他变成招人讨厌的“熊孩子”。

熊孩子偷喝别人奶茶,妈妈护短拒不道歉,女孩随后的做法十分解气

熊孩子偷喝女孩奶茶,妈妈护短反被教训

小月和姐妹们出门逛街,经过奶茶店的时候便进去买奶茶喝,过了一会儿,服务员把她们点的奶茶送上桌,小月和姐妹们决定先去卫生间补个妆,再回来美美地拍几张照片。

谁知她们回来的时候,发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小女孩,正在偷喝小月桌子上的奶茶。小月立即垮下脸来,大声斥责:“你是谁家的熊孩子?怎么偷喝我的奶茶!”小女孩听见了之后赶紧放下奶茶撒腿就跑,小月眼疾手快地抓住小女孩的手:“你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没教过你不能乱喝别人的东西吗?”

熊孩子偷喝别人奶茶,妈妈护短拒不道歉,女孩随后的做法十分解气

这时候一个阿姨冲过过来,把小女孩拉到身后:“你们几个大人害不害臊,怎么欺负小孩子!”小月看着眼前这个状况,判断这个阿姨是小女孩的家长,于是向她解释是小女孩偷喝了她们的奶茶。

没想到这个家长非但不道歉,还理直气壮地说:“喝你一口奶茶怎么了?谁让你不看好奶茶让孩子拿到,要是我家孩子喝坏了肚子,我才要找你算账!”听了这番话,小月感觉自己肺都要气炸了,随后她灵机一动,猛烈地咳嗽了起来,边咳边说:“我有肺结核,孩子喝一口奶茶有没有事,你说呢?”

熊孩子偷喝别人奶茶,妈妈护短拒不道歉,女孩随后的做法十分解气

熊孩子的家长一看小月咳得这么厉害,脸都吓白了,拉着小男孩赶快跑。小月这才不装咳嗽了,姐妹们在后头笑个不停,纷纷说小月的这个做法太解气!

为什么孩子会乱动别人的东西?

孩子在3、4岁的时候,处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阶段,这时候的他们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得到,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会出现“顺手牵羊”或者乱动、破坏别人东西的行为。

熊孩子偷喝别人奶茶,妈妈护短拒不道歉,女孩随后的做法十分解气

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物权的概念,物权也就是物品的归属权。在上面的例子中,熊孩子也正是从小父母没有给他灌输好物权的意识,看到别人的奶茶就拿起来喝了。而父母的护短也可以看出父母平时没有好好管教孩子,给孩子立下规矩,才导致他有这样的不良行为。

怎样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01尊重孩子的物权

首先父母要做出表率,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就不需要经过孩子同意,随便拿走孩子的东西。当别的小朋友想要的玩具时候,家长也不能不经过孩子同意就分出去,或者是强迫孩子分享。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物权,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熊孩子偷喝别人奶茶,妈妈护短拒不道歉,女孩随后的做法十分解气

02寻求别人的同意

父母要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必须要寻求对方的同意,擅自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受惩罚。同时。定下来的规矩就要遵守,不能因为对孩子心软就妥协,对于原则性问题要严肃对待,否则会造成“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后果。

今日话题:遇到熊孩子,你会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