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工業現代化,售貨無人化,那麼人都幹嘛?

趙建津傑克


作為一名自動化專業的研究人員,以下是我的觀點

在我大一的自動化工程概論這門課上,教授說過:“自動化專業的階段目標是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並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高目標是使人類完全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

在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之下,人工智能正在崛起,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通過大量數據來辨識模式並自主學習,推動著自動化在各行各業的發展。

這讓人們產生了擔憂:人類到底會不會失業?

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8億個工作崗位將隨著自動化的實現而消失。霍金曾經說過,我們擔心聰明的機器將能夠代替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的確,現在正在進行一場技術革命,但這並不等同於就業發展的未來。我們不能只是坐著、懷著敬畏之心等待人工智能勞力的到來,還要考慮自動化理念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人力的淘汰。

先看一個小故事

假設你是一名塞斯納飛機的飛行員。你在惡劣的天氣裡飛行,你看不到地平線,一個驚慌失措的乘客正在大喊,要你趕緊著陸。你會怎麼做?

毫無疑問:你相信你的儀表,你的高度計,你的羅盤,還有你的水平儀,讓你確定實際的方位,然後繼續飛行。

因為你是專業的,你瞭解你所處的環境,在惡劣的天氣降落,將會非常困難,而且非常危險。正確的方式是相信飛機的儀表,向高處飛,飛到雲層的上面去,雲層的上面是陽光,遠離風暴再找機會降落。

如果能理解這個故事的內容,那接下來的部分就很好接受。

在美國經濟的鼎盛時期,從1947年到1973年,勞動生產率以年均近3%的速度增長。自2007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在1.2%左右,是二戰以來最慢的增速。在過去的兩年裡,生產率僅增長了0.6%——這正是生產率緩慢增長的階段。

正如McAfee所說的那樣,“生產率的緩慢增長確實會在我們技術高速發展時出現下滑。”

由於技術高速發展,便會催生人們的不安情緒,人們總是對未知的領域,未知的空間有巨大的恐懼或者牴觸感。

這以階段可以對應上文故事乘客的不安情緒,作為一名乘客,由於自身能力和認知的不足,使他驚慌失措,唯一能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

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出現一個,或是少數幾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顛覆式技術創新,比如歷史上的蒸汽機、鐵路、電力開發、內燃機和汽車、飛機、無線電和電視、計算機。“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核心技術又是什麼?工業革命時常引發世界格局的變化,強者的崛起。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時代的到來

由英國領導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氣時代的到來

由德國和美國領導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信息時代

由美國領導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智能時代

誰能主導第四次工業革命,誰就能成為世界的領袖科技的發展會導致貧富差距的增加,也會加大信息差距有兩種可能:

一.\t在全面自動化,智能化的時代,人們即使不工作,不勞動,也能依靠優越的社會福利生活。只需要進行必要的管理及科技研發即可。

二.\t在全面自動化,智能化時代,強者利用巨大的信息差和技術差距,統治甚至奴役弱者,這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是很常見的,也是我們所不願見到的。

誰能領導第四次工業革命,誰就能主導人類社會的未來。


PLAUN


智能化時代讓很多簡單的、重複的工作量逐步的進行被替代,所以人力可以去創造更多價值,去通過各行各業做出自己的貢獻,而很多人可以再次深入學習解決更多問題,總有一些行業是缺乏人才,例如在今年華為芯片斷供,讓中國的很多企業看到了芯片的危機,都在瘋狂的高價招募工程師人員,從而為中國的芯片進行加速!


當然還有很多的企業缺乏人才,也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更多的人去帶貨、扶貧甚至還要組織完善的班子去運作一個項目,而這個背後真正要達成就需要很強的學習成本才能實現!當然在在智能化的不斷普及,而且覆蓋面越來越廣泛的時候,對於人們的頻繁上班也是一個解放,也許到了四五年之後996就真的不存在了,每個人每天只需要上八個小時,甚至還能時間一週只需要上四天班,休三天,這個馬雲曾經都有預測過,但是這樣的時代也有可能會實現!


但是人的價值需要不斷的在自我能力上得到回報,所以智能化的時代也會讓很多人很焦慮,因為有很多崗位被替代了,如果沒有想明白,如果沒有想好接下來從事什麼職業,才能不被淘汰,這也就意味著自己的收入可能面臨下降,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發現自己的收入比之前要少了,而且越來越少了!


但是你看人家日本在很多年齡大的人反而更加有資歷,更加吃香,而中國的很多老年人只能去看大門,甚至以後看大門都智能化了,不需要人力了。所以無形中有時候也會是一種很大的危機。當然適應節奏,不斷的調整自我就很重要了,這樣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當然特別是互聯網時代、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學習意識就更加重要了!

而且在經濟學中有一個說法叫做管道經濟,那麼你是否能夠藉助人力或者智能的力量打造自己的管道經濟,這個也很重要,因為打造好管道經濟

,才能更好的讓你閒下來,沒有工作的時候還能保障有收入,而且還能有利潤,這個就需要自己去在這方面也需要成長!


所以能力方面、投資方面,以及更多未來的思考是人們要考慮的,那麼多人能夠幹嘛,最好的就是要創造價值,創造工作機會,所以智能化的數量也要儘可能的控制,這樣才能更好的平衡關係,更好的保障人們的收入,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創業者李孟


這個問題不錯,提問同時覆蓋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還有第三產業。

農業自動化,工業自動化,服務自動化。

會不會造成失業?

答案是,如果新產業拉動的就業,能迅速填補自動化替代的人力,就不會造成大規模失業。

如果不能填補,短期內會出現失業。

歷史為鑑:第一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發生在英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機器代替手工,導致很多失業,失業者失去經濟來源,民眾生活質量下降。

而工業革命後的失業危機,本質上是產業升級,大量採用機械化作業之後,原來的舊產業(農業和家庭手工業)崩潰,而新產業尚未發展到能夠吸納足夠的勞動力的程度。

但是,這現象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2)各種化解,爭取時間

大英帝國因為掌握了全球資源,是當時的日不落帝國,通過各種分流,消化了短期的失業勞動者。

3)失業危機根本解決

最後,等到產業升級基本完成,蒸汽機、鐵路、火車、鋼鐵、造船、電力等各種重工業興起,足夠吸納更多的產業勞動力,並且大大增加了勞動力需求。

失業危機根本解決。

歷史會不會重演?

我們當下會不會發生這一幕?隨著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跟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的迅速發展,會不會歷史重演?

答案是很難。

目前人力是短缺的,人口紅利在逐漸消失,反而是希望採用自動化來替代巨大的勞動力缺口,跟之前完全是相反的。

整個社會在逐步進入享受型社會,社會財富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

如果分配得當,應該是不可逆轉的進入機器幹活,人指揮的時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