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時期的和親政策為什麼比漢代的成功?

教育佳人


個人認為和親政策成功與否與己方國家的國力有很大的關係,就像現在女子在婆家的地位往往取決於孃家的實力一樣。

楚漢之爭結束後,汗高祖劉邦定都長安(今西安),當時西北邊境的匈奴人發展壯大,經常南下掠奪中原百姓。前200年,冒頓單于統一匈奴各部,率領四十萬大軍攻陷晉陽,劉邦親率大軍阻擊。不料被匈奴引誘圍困七天七夜,糧草斷絕,外無援軍。此時劉邦的謀士陳平獻計,讓劉邦派密使從小路到匈奴大營,拜見冒頓單于的閼氏(相當於王后),送上貴重的禮物。並讓使者對閼氏說,如果單于繼續圍困,漢朝將送絕色美女給單于,以請求撤兵。閼氏擔心漢朝真的進獻美女,怕自己失寵,於是勸冒頓撤兵。冒頓單于帶匈奴軍撤走後,劉邦回都,便召集謀士商議抵抗匈奴的對策,大臣婁敬建議用“和親”,來緩和漢朝與匈奴的矛盾,劉邦採納後,開始推行將皇室的女兒嫁到匈奴的“和親”政策。此政策持續了六七十年,為漢朝的穩定發展贏得了時間。

世上最具代表性的“和親”就是《昭君出塞》。昭君名王嬙,字昭君,湖北秭歸人,原為漢元帝的後宮宮女,元帝接受匈奴請求和親後,傳話後宮:誰願遠嫁匈奴,便以公主相待。昭君聽到消息後,自願前往匈奴和親。元帝召見昭君發現其貌美,想留她但已婚許,不好反悔,只好讓她遠赴塞外,為紀念和親,元帝將年號改為“竟寧”。昭君到塞北後,被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封為“寧胡閼氏”,並把中原文化傳到匈奴,深受百姓愛戴,從此漢匈和睦四十餘年,再無戰事。王昭君不遠萬里遠嫁匈奴,為漢朝和匈奴的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是我國古代偉大女性的代表之一。

唐太宗貞觀十二年間,吐蕃王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進攻大唐邊城松州,這裡是屬於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時正國富兵強,於是派侯君集督率領大軍討伐松贊干布。戰況是唐朝佔上風的,為了顯示自己友好,唐太宗決定不打了,於是松贊干布知道李世民的心意,是和睦共處,友好發展,就俯首稱臣,對大唐的強盛與他的開明連連稱讚,當然最重要是向大唐提出了想和親的想法。多一個朋友勝過多一個敵人,李世民是一個提倡和親的君王,於是派人在皇室中挑選了一個通曉詩書的宗室之女,就封她為文成公主了。貞觀十五年的冬天,李世民給了文成公主很隆重的出嫁待遇,由一支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在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領下,浩浩蕩蕩護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親。。這支壯觀的和親隊伍,除了帶著豐盛的貴重嫁妝外,還帶有大量屬於唐朝的文明,各種書籍、樂器、絹帛和糧食種子;成員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還有一批文化人樂師和農技人員,更像一個繁華地方去援疆支教的隊伍。





666山野村夫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唐代] 戎昱

和親背景不同

漢朝

  • 根據自己的國力隨時改變自己的對匈政策:劉邦在楚漢之爭取得勝利後,北擊匈奴,被困白登。為解困境,賄賂單于閼氏。因漢初,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國力衰弱,在打不贏的前提下,採用婁敬提出和親計劃,利用政治聯姻,雙方約為兄弟,維持相對的和平。
  • 因匈奴兵強馬壯,但是資源稀缺,經常違背盟約,騷擾漢朝邊境。文帝、景帝特別給力,抓住機會,與民休養生息,使經濟得以迅速恢復。為漢武帝轉變對匈奴的政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武帝時期大膽啟用衛青、霍去病打擊匈奴,並取得勝利。此後,攻守形勢發生變化,雖也有和親,但是和親的主次隨之發生轉變,由漢朝主動和親匈奴變為匈奴向漢朝求親。
  • “昭君出塞”便是因漢朝經濟、軍事強大,匈奴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呼韓邪單于主動向漢元帝求親,漢宣帝深思熟慮後,同意和親。和親後,雙方長期和睦相處,邊境穩定,促進了漢匈雙方的經濟發展。

“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節選自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贊》

唐朝

  • 李淵起兵時曾突厥借兵,開國後李淵提出“安人靜俗”的施政方針,以此團結邊境周邊勢力,維護國家穩定。
  • 唐太宗時期,經過長期努力,國力空前強盛。出現四夷臣服,八方來朝的盛況。唐太宗更被成為“天可汗”。在軍事投入較少,又能保持邊境穩定的前提下,便與各少數民族積極和親,共計和親28次。
  • 少數民族首領為了獲得唐王朝的支持,想盡辦法與唐朝建立關係,雙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
  • 但是,要想和唐朝結親,也不是想結就結的。例如松贊干布,第一次提出娶唐朝公主時,便被唐太宗拒絕。後兩者經過一番較量,松贊干布遣使謝罪,再次提出請求,才成功娶到文成公主。

和親的影響

  • 漢朝的和親因漢朝國力決定主動權,為了在國力上戰勝匈奴,和親時嚴禁攜帶桑蠶種子,絲綢,陶器等器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匈奴的發展。
  •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大量的書籍,陶器,絲綢,穀物種子,工匠等先進的生產技術。唐朝與吐蕃邊疆穩定,互通有無,促進了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提升了兩方的綜合國力。陳陶有詩云:“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由此可見唐朝和親對各方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以小博大,合作共贏,對各方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

經濟基礎不僅決定上層建築,也決定自己的國力是否強盛,更決定了自己的話語權。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唐朝國力強盛,當然自己說了算;漢朝隨著自己國力的逐步提升,話語權也逐步提高;但是和親的範圍沒有貞觀時期廣,自然而然效果就差一點。


5有5


中國歷史上的和親,是大漢族與少數民族上層之間的聯姻,是一種政治手段,從屬於一定民族或集團的政治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說:“結婚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

作為一名封建時代的君王,李世民的和親觀念當然也基於此。

如貞觀十六年,李世民在分析朝廷對薛延陀應採取何種對策時說: “北狄世為寇亂,今延陀倔強,須早為。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選徒十萬,擊而虜之,滌除兇醜,百年無患,此一策也;若遂其來請,與之為婚媾,聯為蒼生父母,苟可利之,豈惜一女。”


大唐與薛延陀等汗國分佈圖

李世民認為,對付薛延陀的策略是或戰或和。打敗他,使之歸順,自然額手稱慶,但戰爭付出的代價太大。戰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金錢,甚至還要以國家的安危來做籌碼,因此,李世民以為戰爭並不是應對薛延陀等部族的良策。

戰爭場景

尤其是在當時“戶口大半未復”的情況下,和親政策自然成了大唐處理與少數民族之間關係的首選之策。房玄齡也曾對李世民說:“和親之策,使天下幸甚。”




李世民與房玄齡(劇照)

那麼,大唐貞觀時期的君臣為什麼這樣熱衷於和親呢?對此,李世民曾直白地說:“北狄的風俗,女子說了算的多。宗室之女到了北狄,生子即我外孫,自然不會侵犯他的舅舅、外公。從這方面來看,一樁親事可保邊境三十年太平無事。”

事實上,古今政治紛爭都是利益驅使所致,過程之中,往往六親不認,誰是誰外甥、誰是誰舅舅,全都不管用。按照漢朝儒家倫理教義來說,做了可汗或蕃王的外甥們,見舅如見娘,當然不應該反對唐朝。可是,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與漢族正統的儒家禮法相去甚遠。

因此說,李世民的這個想法,很有點一廂情願。漢朝時和親的接連失敗,與匈奴間戰爭的不斷髮生,就已經充分證明了舅舅管不住外甥。然而,李世民的和親政策卻收到了實效,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當富舅舅和藹的時候,窮外甥當然就可親。李世民對少數民族的奴役大大輕於少數民族的可汗。因此,建立在“德化政策”之上的和親舉措,就較好地融通了大唐與成為可汗或蕃王的外孫、外甥們之間的親緣關係。

和親後的家族(圖景)

這是因為,和親不但從政治上給予了少數民族一個較高的地位和安全的保障,也在經濟文化交流上給予了少數民族許多實際的好處。

為此,當時的各部族首領都以能夠與唐朝和親為榮,紛紛獻禮長安,向李世民請婚。李世民也不負眾望,頻頻下嫁公主與宗室之女。

李世民下嫁公主(劇照)

如,貞觀十年,突厥處羅可汗次子阿史那社爾率部歸順大唐,李世民妻以皇妹南陽長公主。貞觀十三年,吐谷渾可汗諾曷缽入朝請婚,李世民妻以弘化公主。同年,吐蕃頌讚乾布命大相祿東贊為專使,以黃金五千兩、珍玩數百件作為聘禮求婚於大唐,李世民妻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李世民還應允了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和乙毗射匱可汗等人的請婚要求,等等。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劇照)

因此說,從某個角度看,李世民是靠著一定的裙帶關係,維繫起了這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唐王朝。歷來被認為是男人附屬品的女性,如文成公主等,也用她們柔嫩的肩膀扛舉著大唐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