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时期的和亲政策为什么比汉代的成功?

教育佳人


个人认为和亲政策成功与否与己方国家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就像现在女子在婆家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娘家的实力一样。

楚汉之争结束后,汗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今西安),当时西北边境的匈奴人发展壮大,经常南下掠夺中原百姓。前200年,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率领四十万大军攻陷晋阳,刘邦亲率大军阻击。不料被匈奴引诱围困七天七夜,粮草断绝,外无援军。此时刘邦的谋士陈平献计,让刘邦派密使从小路到匈奴大营,拜见冒顿单于的阏氏(相当于王后),送上贵重的礼物。并让使者对阏氏说,如果单于继续围困,汉朝将送绝色美女给单于,以请求撤兵。阏氏担心汉朝真的进献美女,怕自己失宠,于是劝冒顿撤兵。冒顿单于带匈奴军撤走后,刘邦回都,便召集谋士商议抵抗匈奴的对策,大臣娄敬建议用“和亲”,来缓和汉朝与匈奴的矛盾,刘邦采纳后,开始推行将皇室的女儿嫁到匈奴的“和亲”政策。此政策持续了六七十年,为汉朝的稳定发展赢得了时间。

世上最具代表性的“和亲”就是《昭君出塞》。昭君名王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原为汉元帝的后宫宫女,元帝接受匈奴请求和亲后,传话后宫:谁愿远嫁匈奴,便以公主相待。昭君听到消息后,自愿前往匈奴和亲。元帝召见昭君发现其貌美,想留她但已婚许,不好反悔,只好让她远赴塞外,为纪念和亲,元帝将年号改为“竟宁”。昭君到塞北后,被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并把中原文化传到匈奴,深受百姓爱戴,从此汉匈和睦四十余年,再无战事。王昭君不远万里远嫁匈奴,为汉朝和匈奴的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我国古代伟大女性的代表之一。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這裡是属于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松赞干布。战况是唐朝占上风的,为了显示自己友好,唐太宗决定不打了,于是松赞干布知道李世民的心意,是和睦共处,友好发展,就俯首称臣,对大唐的强盛与他的开明连连称赞,当然最重要是向大唐提出了想和亲的想法。多一个朋友胜过多一个敌人,李世民是一个提倡和亲的君王,于是派人在皇室中挑选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就封她为文成公主了。贞观十五年的冬天,李世民给了文成公主很隆重的出嫁待遇,由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这支壮观的和亲队伍,除了带着丰盛的贵重嫁妆外,还带有大量属于唐朝的文明,各种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化人乐师和农技人员,更像一个繁华地方去援疆支教的队伍。





666山野村夫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唐代] 戎昱

和亲背景不同

汉朝

  • 根据自己的国力随时改变自己的对匈政策:刘邦在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后,北击匈奴,被困白登。为解困境,贿赂单于阏氏。因汉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国力衰弱,在打不赢的前提下,采用娄敬提出和亲计划,利用政治联姻,双方约为兄弟,维持相对的和平。
  • 因匈奴兵强马壮,但是资源稀缺,经常违背盟约,骚扰汉朝边境。文帝、景帝特别给力,抓住机会,与民休养生息,使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为汉武帝转变对匈奴的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武帝时期大胆启用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并取得胜利。此后,攻守形势发生变化,虽也有和亲,但是和亲的主次随之发生转变,由汉朝主动和亲匈奴变为匈奴向汉朝求亲。
  • “昭君出塞”便是因汉朝经济、军事强大,匈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呼韩邪单于主动向汉元帝求亲,汉宣帝深思熟虑后,同意和亲。和亲后,双方长期和睦相处,边境稳定,促进了汉匈双方的经济发展。

“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节选自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

唐朝

  • 李渊起兵时曾突厥借兵,开国后李渊提出“安人静俗”的施政方针,以此团结边境周边势力,维护国家稳定。
  • 唐太宗时期,经过长期努力,国力空前强盛。出现四夷臣服,八方来朝的盛况。唐太宗更被成为“天可汗”。在军事投入较少,又能保持边境稳定的前提下,便与各少数民族积极和亲,共计和亲28次。
  • 少数民族首领为了获得唐王朝的支持,想尽办法与唐朝建立关系,双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
  • 但是,要想和唐朝结亲,也不是想结就结的。例如松赞干布,第一次提出娶唐朝公主时,便被唐太宗拒绝。后两者经过一番较量,松赞干布遣使谢罪,再次提出请求,才成功娶到文成公主。

和亲的影响

  • 汉朝的和亲因汉朝国力决定主动权,为了在国力上战胜匈奴,和亲时严禁携带桑蚕种子,丝绸,陶器等器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匈奴的发展。
  •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的书籍,陶器,丝绸,谷物种子,工匠等先进的生产技术。唐朝与吐蕃边疆稳定,互通有无,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提升了两方的综合国力。陈陶有诗云:“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由此可见唐朝和亲对各方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以小博大,合作共赢,对各方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

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自己的国力是否强盛,更决定了自己的话语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唐朝国力强盛,当然自己说了算;汉朝随着自己国力的逐步提升,话语权也逐步提高;但是和亲的范围没有贞观时期广,自然而然效果就差一点。


5有5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是大汉族与少数民族上层之间的联姻,是一种政治手段,从属于一定民族或集团的政治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说:“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君王,李世民的和亲观念当然也基于此。

如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在分析朝廷对薛延陀应采取何种对策时说: “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倔强,须早为。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联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


大唐与薛延陀等汗国分布图

李世民认为,对付薛延陀的策略是或战或和。打败他,使之归顺,自然额手称庆,但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战争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金钱,甚至还要以国家的安危来做筹码,因此,李世民以为战争并不是应对薛延陀等部族的良策。

战争场景

尤其是在当时“户口大半未复”的情况下,和亲政策自然成了大唐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首选之策。房玄龄也曾对李世民说:“和亲之策,使天下幸甚。”




李世民与房玄龄(剧照)

那么,大唐贞观时期的君臣为什么这样热衷于和亲呢?对此,李世民曾直白地说:“北狄的风俗,女子说了算的多。宗室之女到了北狄,生子即我外孙,自然不会侵犯他的舅舅、外公。从这方面来看,一桩亲事可保边境三十年太平无事。”

事实上,古今政治纷争都是利益驱使所致,过程之中,往往六亲不认,谁是谁外甥、谁是谁舅舅,全都不管用。按照汉朝儒家伦理教义来说,做了可汗或蕃王的外甥们,见舅如见娘,当然不应该反对唐朝。可是,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与汉族正统的儒家礼法相去甚远。

因此说,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很有点一厢情愿。汉朝时和亲的接连失败,与匈奴间战争的不断发生,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舅舅管不住外甥。然而,李世民的和亲政策却收到了实效,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当富舅舅和蔼的时候,穷外甥当然就可亲。李世民对少数民族的奴役大大轻于少数民族的可汗。因此,建立在“德化政策”之上的和亲举措,就较好地融通了大唐与成为可汗或蕃王的外孙、外甥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和亲后的家族(图景)

这是因为,和亲不但从政治上给予了少数民族一个较高的地位和安全的保障,也在经济文化交流上给予了少数民族许多实际的好处。

为此,当时的各部族首领都以能够与唐朝和亲为荣,纷纷献礼长安,向李世民请婚。李世民也不负众望,频频下嫁公主与宗室之女。

李世民下嫁公主(剧照)

如,贞观十年,突厥处罗可汗次子阿史那社尔率部归顺大唐,李世民妻以皇妹南阳长公主。贞观十三年,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入朝请婚,李世民妻以弘化公主。同年,吐蕃颂赞干布命大相禄东赞为专使,以黄金五千两、珍玩数百件作为聘礼求婚于大唐,李世民妻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李世民还应允了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和乙毗射匮可汗等人的请婚要求,等等。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剧照)

因此说,从某个角度看,李世民是靠着一定的裙带关系,维系起了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唐王朝。历来被认为是男人附属品的女性,如文成公主等,也用她们柔嫩的肩膀扛举着大唐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