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管 構建高效有序的資本市場

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二十六次會議,專題研究了加強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問題,並直接點出了“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這是金融委在10天內第二次聚焦資本市場,凸顯了當下加強資本市場監管、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傳遞出規範市場秩序,向造假、欺詐等市場亂象亮劍的強烈信號。

站在維護市場良好秩序的制高點,俯瞰近年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質量良莠不齊、誠信法治觀念不強等問題突出,亟待監管部門亮明態度。在新證券法實施、註冊制不斷推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怎樣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市場活躍度與市場監管並重該從何處發力?這一系列問題的破解都將對構建高效有序的資本市場形成巨大推力。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支撐和基石。上市公司的高質量堪稱穩定資本市場的“壓艙石”,但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包括監管者、上市公司、投資者等市場主體在內的通力協作。一方面,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真實性、合法性的監督,逐步衝破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的藩籬,並督促大股東董監高等“關鍵少數”切實守好信、盡好責,為持續、精準監管營造良好市場氛圍。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守好入口關,在源頭上對上市公司質量進行把關,讓更多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有利於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市場資金助推公司發展。除此之外,包括破產重整在內的多元化退市機制也需要進一步探索並完善,不斷暢通出口關,實現市場化優勝劣汰。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方。加強投資者保護,對穩定資本市場、增強社會投資信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去年就曾提出,堅持資本市場人民性的特點,來保護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來說,打擊蓄意欺詐、壟斷股價、內幕交易等市場亂象自然首當其衝,完善投資者集體訴訟等救濟機制也不可或缺。在新證券法大幅提高證券欺詐違法成本後,監管部門的法治供給力量顯著強化,信披違規等監管範圍也不斷擴大,但仍需通過嚴查重點突出問題、強化誠信經營教育、創新監管方式等途徑來倒逼上市公司依法依規經營,為投資者送上“定心丸”。

金融委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十五次會議曾提到,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這對於疫情衝擊下應對震盪調整乃至市場長遠發展來說都是極為必要的。在強監管的時代號角下,提高市場活躍度與加強監管二者如何權衡,已然是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從相互關係來看,無論是通過創新交易制度還是加強分類監管創新來提高市場活躍度,都會給資本市場監管帶來新的挑戰。而通過對市場的從嚴監管來消除交易掣肘,增強市場流動性,給市場一個明確的預期,自然對提振市場信心大有裨益。因此,在辯證把握二者關係的基礎上對該課題予以重新審視,也能給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監管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引。

市場經濟蓬勃發展,金融創新浪潮湧動。在發行制度、交易方式不斷革新的背景下,改進並完善相關監管舉措任重道遠,但只要我們牢牢把握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在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的大框架下推進各項監管措施,就一定能夠建設一個誠信法治、高效有序的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源源不斷地輸送“資金活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魏釗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