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一本書,讓你特別喜歡?

鳳飛回鸞


近來,在翻閱書櫃上的幾本藏書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夾藏在藏書中的寥寥數十頁的“贈閱本”——《影響一生的九本書》(經典悅讀)版。

贈閱本即為免費贈與的、實則為廣告類書籍。因,此前已完全遺忘此本,由於好奇,便信手翻閱起來——扉頁的背面為首頁目錄,目錄下依次為:第一本《平凡的世界》(路遙);第二本《活著》(餘華);第三本乃蜚聲中外的、影響力巨大的、前蘇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四本《簡•愛》,作者是英格蘭的夏洛蒂•勃朗特;第五本是美利堅的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第六本也是國外作家、法國的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第七本似乎有點另類——《5年高考3年模擬》(曲一線);而第八本卻是有點令人意外和驚奇,它乃國之魂寶、為世界寶貴文化遺產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曹雪芹);最後一本是,中國現代作家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的《圍城》。

這九本被列為“影響一生的”書中,竟有自己的藏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和《紅樓夢》(彩繪版五星級課外讀物),當時不知為何,莫名的興奮!於是,便又迫不及待地粗略的瀏覽了一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世界名著是學生時代就已接觸並拜讀過的勵志之進步書籍——文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由一個貧苦的孩子成長為堅強的革命者的光輝形象,深深地激勵並影響了一代人!我們從中看到的是,保爾身上——“自我獻身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韌的意志……。”

因為上述原因,再次拜讀國之名著《紅樓夢》時,不只是粗略的瀏覽了,而又特別認真地細品了一番,從著作的創作背景中看到了曹家自身的某些影子——“……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了一系列深層的打擊、變故,由殷實的家族一落幹丈,並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又“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

再反觀文中所述,從第一回“黛玉進賈府”中“繁榮盛世,一片祥和……”到第三十三回“中舉人寶玉出走”中“這些日子來,寶玉目睹了賈府一連串的變故……”。整文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末世為背景,以寶、黛、釵三人的愛情婚姻為主線,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和腐朽,指出了封建社會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這正是曹家由盛到衰的生動寫照。因此,可以說,《紅樓夢》有曹家的影子所在!

以上暫且算是個人對《紅樓夢》的解讀吧,要說這本書是否讓我特別喜歡,只能說,這是第二次拜讀後的感想和重新對此文的一些淺見吧!


換個角度tosee


餘華的《活著》是一本能夠讓人反覆讀的小說,既然願意反覆讀,肯定是特別喜歡。

其實,對這本書,與其說特別喜歡,不如說特別糾結。糾結什麼呢?一是糾結作者對福貴太過於殘忍,不是一般的殘忍,是特別殘忍。作者給了福貴那麼多善良的親人,父親、母親、妻子、女兒、兒子、女婿、外甥,一個個都是那麼善良,都給福貴帶來過實實在在的幸福。然而,作者又一個個將他們從福貴身邊奪走。父親因為福貴賭博輸掉了家裡全部財產而氣死在茅坑邊上,母親在他失蹤(實際是在去城裡給母親抓藥時被抓了壯丁)後不久去世,十二歲的兒子死在為縣長夫人輸血的手術檯上,女兒在為他生出一個外甥後大出血而死,妻子在多年軟骨病的折磨和失去兒女的痛苦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連最後剩下的外甥也在七歲的時候吃豆子被撐死了。越是善良,越是愛,越是給他的生活帶來快樂,這些親人的離去才會越是痛切心扉,越是殘忍。悲劇總是接踵而至,令人喘不過氣來。

二是糾結福貴在苦難面前的逆來順受。被龍二在賭桌上做手腳輸掉家產,他和他父親默然接受,恭恭敬敬幫著人家接手他們家的房子和田產,由“老爺“和“少爺“變成“佃戶“;被抓壯丁時不敢反抗不敢逃跑,稀裡糊塗成了國民黨的兵,又做了解放軍的俘虜;大練鋼鐵時村裡人來砸他家的鍋,他不讓別人動手,自己來砸。福貴賭博輸掉了全部家產,父親沒有氣憤至極,沒有打他罵他,自己去把一百多畝地抵押了一擔銅錢回來,交給福貴,平靜地說“欠錢總是要還的“。把災難當做生活的一部分,坦然地面對和接受,可以是窩囊,是無奈,也是堅韌。當家裡的親人都死了,只剩下一頭也叫“福貴”的老牛時,他還能嘻嘻地和在地裡幹活的女人說說笑笑,說別的男人犯了錯誤,睡錯了床。

對災難的那種巨大的承受能力,正是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特性的一部分。“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在遭受了接二連三的苦難後,既感到傷心又覺得踏實,這也許就是千千萬萬底層民眾“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悲壯的現實。


一文思索


董竹君:《我的一個世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9月

  世間好書,汗牛充棟,讓人喜歡的很多很多。但如果說起一本特別喜歡的書來,我一下子就會想起董竹君女士的那本《我的一個世紀》。

  因為這是唯一一冊我曾經買來送給過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的書。

  這本書,前面部分頗難讀得進去,董竹君對其父輩家族以及當初上海生活習慣的描述,讓人看起來乏味,然而很快,命運的深深切入,便使得本來並不以行文取勝的董文開始讓人激動起來,從賣入青樓開始,董竹君彷彿是潘張玉良的另一個化身,這書便開始好看起來。

  在接觸到夏之時這一辛亥功臣之後,董竹君就開始留學日本、回到四川家族,然後是婚變、創業、抗日、創辦錦江、滯留菲律賓、二戰的戰火,以及建國前後的社會動盪與變革……

  閉上眼睛,彷彿讓人看到,歷史如雲煙一般一幕幕上演,紛至沓來,在一個女子身上灼傷一片片烙印。

  那裡有世界的悲哀,更多是中國的哀傷,國人世情的哀傷,國家制度的哀傷,人心世道的哀傷。

  然而,在其背後,卻是一位風華女子溫婉、堅毅、平和、堅強、寬厚的心靈,在動盪的世界裡,堅守著自我的個性,保留著古代女子傳家教子的使命,融入現代西方文明的教育理念,將其內蘊的能力和智慧在創業和社會功利的事業當中鋪展開來。

  然後居然可以和杜月笙、楊虎等大亨有所牽扯,更與郭沫若、夏衍等社會名流相互往來,在一生當中,始終堅持扶弱濟貧,而她的背後卻是不斷的借貸典當、寄人籬下、奔波動盪甚至是逃亡入獄等。

  她的人生,讀來催人淚下,然而,董竹君沒有溺於哀苦,在她紛繁不幸的人生背後,卻是不斷升騰起來的錦江事業,孩子、親友的得以保障,對於社會公益的助力,對於國家事業的助力。

  全書讀畢,令人不覺浩嘆:好一個奇女子,好一片哀傷的國土,好難卻又好讓人見賢思齊的人生!

  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有著那麼多的優秀品質,在那麼艱難的國世和家事之中,如此堅毅、如此高貴。

  讀罷全書,一個利利落落、美麗而高貴的女性漂浮在亂世以及繁複的人性沼澤之上,讓人敬仰而喜歡,一如謝晉導演攝製的電視劇《世紀人生》的序幕一般,時代、國家、個人運命,如潮水一般汩汩流淌,浮現著董女士的美麗與哀愁。

  這本書催人奮進,激勵著人們在人性、運命、時代、家國面前始終保持自己高貴的心靈,同時有著理性、務實的性情,那麼簡單的幾個細節:家庭清潔、家居優雅、重視子女教育、操持實業、回報社會、感恩每一個好人,讀來給人濃濃的歡喜與感動。

  就如西德尼·波拉克那部影片《走出非洲》一樣,女主角凱倫硬是在苦難和不幸的人生中,活出真正的貴族氣質和精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