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意味著什麼?可有良策?

疫情對經濟影響嚴重,經濟增速從正六點幾降到負的六點幾,實質降了13個點。這個降得相當恐怖了。

但事已至此,我們疫情也控制住了,也不要過分悲觀,中國的發展還有很多空間呢!

說我的觀點之前,先把美國發錢以及一些答主的方法過一遍。

美國直接給個人和企業發錢,很多人很羨慕,再羨慕你也不是美國人,美國人濫發貨幣剝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被剝削的對象。所以除非你是美國人,否則請罵美國不要臉,因為你也是被美國剝削的對象。美聯儲隨便創造點美元就能來買全世界的商品,舉個例子,中國人辛勤工作,生產了十四億雙襪子,如果這十四億雙襪子都在國內銷售,每人一雙,大家美滋滋都有襪子穿。但美國突然插了一腳,一口氣買了十二億雙,美國人每人有分到三雙襪子,假假設襪子每人一雙是供需平衡的,美國因為濫發美元,多買了許多襪子,美國國內襪子供大於求,襪子很便宜。而辛辛苦苦的中國,被美國買走十二億雙襪子只剩下兩億雙給中國人分,中國這邊是供不應求,襪子漲價。中國辛辛苦苦反而被美國剝削。

因為美國光印美元,不生產實際的產品賣給我們,我們賣得東西越多,手頭上積累的美元白條越多,就行成了巨量的外匯儲備。這些美元我們想花花不出去,隨著美元不斷貶值,我們還要花心思保值。不是我們非要買美國國債,實在是因為除了美國國債,這些美元白條實在不知道該朝哪裡花,買啥啥漲,賣啥啥跌。

我們能不能學美國那樣給個人和企業發錢呢?答案是除了財政對低收入群體補貼,中國隨便給個人和企業發錢是作死。人民幣沒有美元那種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發行的人民幣最終會全部留在國內,最後釀成通脹。給個人和企業發的錢還未必都用於實體經濟,沒準錢到手又去炒房子了,或者炒其他什麼東西去了。給企業發錢還有個公平問題,給個人發一萬,給企業發一百萬,最後企業錢進企業主腰包,這特麼不是劫貧濟富麼?

看到有個答主提出分配問題,社會主義國家,分配比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是非常不合適的。為了公平正義,打土豪,分資產行不行?我可以肯定的說絕對不行,我們所處的社會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核心關鍵詞是初級,我們過去很多錯誤都是因為誤解了這個初級造成的,可不能犯糊塗。土豪不但打不得,還要給土豪減稅降費,要服務好土豪,讓土豪舒舒服服的。

理解這個問題,需要從全球競爭的視野去理解資本這個東西。首先明確一點,資本家有祖國,但是資本是沒有祖國的。資本唯一的使命就是創造利潤。如果我們現在貿然增加資本負擔,搞打土豪,搞均攤那套,大部分資本會用腳投票。雖然我們產業鏈條相對完整,但也經不住產業資本一直外逃啊!所以現階段所有增加資本負擔的政策都不能有,想都不能想。而是要腳踏實地的給資本減負,吸引更多產業資本來中國。

如果大家認真讀過馬克思,就會明白,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就是要獲得剩餘價值,就是是要剝削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剝削,不獲取剩餘價值那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麼?懂了這個邏輯,自然就明白打土豪這個法子簡直是蠢到家了,這麼幹親者痛仇者快,把中國產業資本都趕跑,大最後大家一起玩完,喝西北風。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中國現階段所處的產業位置不允許我們胡鬧,我們沒有任何胡鬧的資本。我們只要牢牢鎖住產業資本,才能保住就業,才能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

中國要走出疫情,濫發貨幣和割資本的肉都不現實,這兩個都昏招,是自殺。

中國只能走新老基建,走產業升級,走轉移支付,走軍事強國之路。

1、新老基建

這個不難理解,老基建就是鐵路,公路,機場。不要以為我們老基建到頭了,我們基建是欠賬太多,遠遠不夠。以江蘇為例,這個所謂的經濟大省,蘇南蘇北高鐵都不通,城際鐵路也沒有,飛機場也不夠。基礎設施到位了,省內人員流動方便了,對經濟的帶動會非常明顯。這些基建反正要建,乘著疫情就開搞吧!這個時候只要能夠拉動經濟,拉動就業,就算將來有些項目浪費了,也好過現在經濟沒有活力憋死強。

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這些都是我們這個十年要搞的,現在就適度加速,加快部署速度,積極產業化。光這次疫情就湧現了不少非常有價值的需求。5G遠程診療,遠程教育。這些是解決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不公的關鍵鑰匙啊!可以預見的是,將來的中國,只要孩子肯學,只要有網絡,就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想象一下,老師站在一塊大屏幕面前,每個學生面前一個攝像頭,老師可以實時的觀察學生動態,可以實時交流,這跟課堂上有什麼兩樣?學生開沒開小差,做沒做小動作一清二楚,學生也不會因為座位太靠後看不清老師講什麼?完全可以做到無接觸教學。人工智能這次疫情也是大放異彩,無人機防疫,機器人防疫,智能診療這裡就不說了,現在技術都很初級,加大投入,成熟了,肯定大有前景。就單說這次疫情這麼大面積的停工,如果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成熟了,很多行業都可以完全在家辦公和指揮生產。流水線上可以做到無人或大量減少人工。這些基礎設施投入將創造多大的市場,人工智能,自動化可能會讓一部分人實業,但如果跟這些領域創造的就業相比,那點損失是可以彌補回來的。只是這個過程對個人能力提升的要求更高了,產業工人也要懂這些新基礎設施。

2、產業升級

新基建其實已經包含了部分產業升級內涵,但是產業升級內涵實在是太廣了,一言以蔽之,產業升級就是提升我國所處的產業位置,所有被卡脖子的我們都要幹。產業升級就是支持備胎和國產替代。

技術沒有突破的,國家要加大對備胎研發的支持力度。什麼光刻機,飛機發動機,只要是我們還沒掌握的,我們都要投入。構建備胎能力的企業要補貼,突破備胎技術關鍵科技人員要補貼。如果怕違法什麼狗屁貿易規則,把研發從企業搬到科研院所,搬到大學裡。我們補貼科研院所,補貼大學總是可以的吧!出了成果,企業花錢購買知識產權就是。國家對關鍵貢獻人員要大方,知識產權的核心貢獻團隊拿百分之八十,讓科技人員也滋潤滋潤,當個科學家總不能比娛樂圈差吧!

技術有突破,沒有市場化機會的,國家要創造市場化機會。不要講什麼公平,人家研發了二三十年,中國技術才突破,成年人和嬰兒能比麼?再困難也要給國產技術嘗試的機會,對官員考核加入國產替代這個政績目標,做得優秀的優先提拔。任何技術都是越用越好的,發達國家一些技術質量好,那是人家幾十年市場檢驗積累改進的成果。我們技術突破如果不用,那就白乾了。

技術備胎直接補貼研發機構,如果某個備胎有多個技術路線的,要多個路線跟進,不要怕花錢,科研的本質就是試錯,就是做排除法,把所有不可能的路徑都排除了,一定能找到關鍵突破點。

國產替代要補貼終端用戶,最終要由用戶和市場說了算,使用國產替代的企業要有稅收減免,推動國產替代的官員要重用提拔。

3、轉移支付

打土豪分資產不現實,但是通過稅收合理的轉移支付是可行的。老百姓不敢消費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醫療,養老,住房支出壓力太大。國家要想老百姓放心大膽的消費,教育,醫療,養老,住房投入就要加大。

教育,醫療和住房又是相關性非常強的領域。大部分地區,教育,醫療資源優質的地方房價也必然會高。那如果我們改變過去那種人為集中教育,醫療資源抬高周邊房價的做法,將教育和醫療資源設置得更加公平,房價至少不會再因為教育,醫療資源集中而漲價。加大遠程教育投入,讓教育資源更加均衡,更加普惠。

醫療,養老,教育投入不足的欠賬乘著這次疫情一起補一補。那麼多醫生,護士,老師都沒有編制,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同工同酬都做不到,這也太不合適了吧!國家在民生方面投入加大了,老百姓沒了後顧之憂,自然消費的膽量就上來了。

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也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這個產業遲早要投入,現在疫情嚴重經濟,醫療和養老這兩者可以結合起來並行投入。一定輻射區域內設置一定數量的學校,醫院,養老院,醫院和養老院可以聯動起來,可以人才互補。

住房問題歸根到底是因為資源配置不公造成的,如果中國能夠徹底扭轉這種資源配置不公,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4、軍事強國

我們當前的軍事力量是遠遠不能保衛我們的海外利益的。美國濫發美元,我們不得不接受這些美元白條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拳頭不夠硬。我們手裡有美元,人家東西也不賣給我們。我們現在手裡有一萬多億美債,摺合7萬億人民幣。這麼多錢得養多少艘航母,多少艘驅逐艦?有了這些軍事力量,我們就能用人民幣和那些賣油的,賣鐵礦,賣銅礦的做生意,我們就敢借錢給這些國家。陳平教授最近有個人民幣債置換美元債的建議,建議非常好,但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具操作性。比如阿根廷發了人民幣債券,我們買了,阿根廷拿了人民幣來問我們買美元還美元債,阿根廷的美元債是置換成了人民幣債了,我們手中的美元也置換出去了。但阿根廷有美國的信譽麼?這些國家賴賬怎麼辦?美國再無賴,美債還是要還的,就算濫發美元還債,就算美元貶值,總歸是要還的。阿根廷這樣的國家破罐子破摔,賴了中國的人民幣債,又不肯用資源抵債,中國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能鎮的住這些國家麼?

陳平教授的債權置換建議非常好,但要實施前提是,中國必須有跟美國同等海軍力量,中國可以借債,但必須擁有別人不敢賴賬的能力。

中國是大國中唯一一個沒有統一的國家,解放臺灣軍事準備也要做。這次疫情經濟下行,軍工訂單也能創造不少就業。

以海軍為例,中國至少需要6艘航母,以及為航母編隊配套的驅逐艦48艘,潛艇24艘,補給艦12艘。還需要12艘登陸作戰的小平頂。這些艦艇訂單這個時候適度加速,尤其是為解放臺灣準備的要加快速度。

這些建議是可行的,但問題是錢怎麼來?中國不能濫發貨幣,只能增加財政赤字,適度增加財政赤字是必要的。可以通過發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這些建議實施所需的資金。

增發疫情特別國債,新老基礎設施特別國債,產業升級特別國債,國產替換特別國債,民生投入特別國債,軍事裝備更新特別國債,甚至解放臺灣特別國債。老百姓不敢花錢,國家來花,這銀行裡存款不就活了?這些錢最終又會迴流到老百姓手裡。

除了國債,政府還要在節流上下功夫,發了國債不能亂花,不能無度的放債,國債額度以刺激中國經濟增速回歸百分之六為上限。節流的對象就是方方之流,這些人財政養了有什麼用?浪費錢不說,還盡養白眼狼。把這些錢撥給科研工作者起到的效果更好。什麼作協,這協,那協的財政包袱都甩了。省下的錢給沒有編制的醫生,護士,老師不更好麼?

許可馨父母那種貪汙腐敗,尸位素餐的官員查一查,這些人的財產遲早也轉移出去的,早查還能挽回一部分損失。還有跟這些官員有勾連的老闆,這些人依靠賄賂,侵吞國有資產,擾亂市場公平競爭,這樣的土豪該打。打掉這些地頭蛇,給真正的企業家發展騰出空間。

中國做好這些工作,何愁經濟不穩?謹記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需要花錢發展的地方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