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意味着什么?可有良策?

疫情对经济影响严重,经济增速从正六点几降到负的六点几,实质降了13个点。这个降得相当恐怖了。

但事已至此,我们疫情也控制住了,也不要过分悲观,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空间呢!

说我的观点之前,先把美国发钱以及一些答主的方法过一遍。

美国直接给个人和企业发钱,很多人很羡慕,再羡慕你也不是美国人,美国人滥发货币剥削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剥削的对象。所以除非你是美国人,否则请骂美国不要脸,因为你也是被美国剥削的对象。美联储随便创造点美元就能来买全世界的商品,举个例子,中国人辛勤工作,生产了十四亿双袜子,如果这十四亿双袜子都在国内销售,每人一双,大家美滋滋都有袜子穿。但美国突然插了一脚,一口气买了十二亿双,美国人每人有分到三双袜子,假假设袜子每人一双是供需平衡的,美国因为滥发美元,多买了许多袜子,美国国内袜子供大于求,袜子很便宜。而辛辛苦苦的中国,被美国买走十二亿双袜子只剩下两亿双给中国人分,中国这边是供不应求,袜子涨价。中国辛辛苦苦反而被美国剥削。

因为美国光印美元,不生产实际的产品卖给我们,我们卖得东西越多,手头上积累的美元白条越多,就行成了巨量的外汇储备。这些美元我们想花花不出去,随着美元不断贬值,我们还要花心思保值。不是我们非要买美国国债,实在是因为除了美国国债,这些美元白条实在不知道该朝哪里花,买啥啥涨,卖啥啥跌。

我们能不能学美国那样给个人和企业发钱呢?答案是除了财政对低收入群体补贴,中国随便给个人和企业发钱是作死。人民币没有美元那种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发行的人民币最终会全部留在国内,最后酿成通胀。给个人和企业发的钱还未必都用于实体经济,没准钱到手又去炒房子了,或者炒其他什么东西去了。给企业发钱还有个公平问题,给个人发一万,给企业发一百万,最后企业钱进企业主腰包,这特么不是劫贫济富么?

看到有个答主提出分配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分配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是非常不合适的。为了公平正义,打土豪,分资产行不行?我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行,我们所处的社会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关键词是初级,我们过去很多错误都是因为误解了这个初级造成的,可不能犯糊涂。土豪不但打不得,还要给土豪减税降费,要服务好土豪,让土豪舒舒服服的。

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全球竞争的视野去理解资本这个东西。首先明确一点,资本家有祖国,但是资本是没有祖国的。资本唯一的使命就是创造利润。如果我们现在贸然增加资本负担,搞打土豪,搞均摊那套,大部分资本会用脚投票。虽然我们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也经不住产业资本一直外逃啊!所以现阶段所有增加资本负担的政策都不能有,想都不能想。而是要脚踏实地的给资本减负,吸引更多产业资本来中国。

如果大家认真读过马克思,就会明白,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就是要获得剩余价值,就是是要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剥削,不获取剩余价值那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么?懂了这个逻辑,自然就明白打土豪这个法子简直是蠢到家了,这么干亲者痛仇者快,把中国产业资本都赶跑,大最后大家一起玩完,喝西北风。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中国现阶段所处的产业位置不允许我们胡闹,我们没有任何胡闹的资本。我们只要牢牢锁住产业资本,才能保住就业,才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中国要走出疫情,滥发货币和割资本的肉都不现实,这两个都昏招,是自杀。

中国只能走新老基建,走产业升级,走转移支付,走军事强国之路。

1、新老基建

这个不难理解,老基建就是铁路,公路,机场。不要以为我们老基建到头了,我们基建是欠账太多,远远不够。以江苏为例,这个所谓的经济大省,苏南苏北高铁都不通,城际铁路也没有,飞机场也不够。基础设施到位了,省内人员流动方便了,对经济的带动会非常明显。这些基建反正要建,乘着疫情就开搞吧!这个时候只要能够拉动经济,拉动就业,就算将来有些项目浪费了,也好过现在经济没有活力憋死强。

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十年要搞的,现在就适度加速,加快部署速度,积极产业化。光这次疫情就涌现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需求。5G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这些是解决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不公的关键钥匙啊!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的中国,只要孩子肯学,只要有网络,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想象一下,老师站在一块大屏幕面前,每个学生面前一个摄像头,老师可以实时的观察学生动态,可以实时交流,这跟课堂上有什么两样?学生开没开小差,做没做小动作一清二楚,学生也不会因为座位太靠后看不清老师讲什么?完全可以做到无接触教学。人工智能这次疫情也是大放异彩,无人机防疫,机器人防疫,智能诊疗这里就不说了,现在技术都很初级,加大投入,成熟了,肯定大有前景。就单说这次疫情这么大面积的停工,如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成熟了,很多行业都可以完全在家办公和指挥生产。流水线上可以做到无人或大量减少人工。这些基础设施投入将创造多大的市场,人工智能,自动化可能会让一部分人实业,但如果跟这些领域创造的就业相比,那点损失是可以弥补回来的。只是这个过程对个人能力提升的要求更高了,产业工人也要懂这些新基础设施。

2、产业升级

新基建其实已经包含了部分产业升级内涵,但是产业升级内涵实在是太广了,一言以蔽之,产业升级就是提升我国所处的产业位置,所有被卡脖子的我们都要干。产业升级就是支持备胎和国产替代。

技术没有突破的,国家要加大对备胎研发的支持力度。什么光刻机,飞机发动机,只要是我们还没掌握的,我们都要投入。构建备胎能力的企业要补贴,突破备胎技术关键科技人员要补贴。如果怕违法什么狗屁贸易规则,把研发从企业搬到科研院所,搬到大学里。我们补贴科研院所,补贴大学总是可以的吧!出了成果,企业花钱购买知识产权就是。国家对关键贡献人员要大方,知识产权的核心贡献团队拿百分之八十,让科技人员也滋润滋润,当个科学家总不能比娱乐圈差吧!

技术有突破,没有市场化机会的,国家要创造市场化机会。不要讲什么公平,人家研发了二三十年,中国技术才突破,成年人和婴儿能比么?再困难也要给国产技术尝试的机会,对官员考核加入国产替代这个政绩目标,做得优秀的优先提拔。任何技术都是越用越好的,发达国家一些技术质量好,那是人家几十年市场检验积累改进的成果。我们技术突破如果不用,那就白干了。

技术备胎直接补贴研发机构,如果某个备胎有多个技术路线的,要多个路线跟进,不要怕花钱,科研的本质就是试错,就是做排除法,把所有不可能的路径都排除了,一定能找到关键突破点。

国产替代要补贴终端用户,最终要由用户和市场说了算,使用国产替代的企业要有税收减免,推动国产替代的官员要重用提拔。

3、转移支付

打土豪分资产不现实,但是通过税收合理的转移支付是可行的。老百姓不敢消费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支出压力太大。国家要想老百姓放心大胆的消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投入就要加大。

教育,医疗和住房又是相关性非常强的领域。大部分地区,教育,医疗资源优质的地方房价也必然会高。那如果我们改变过去那种人为集中教育,医疗资源抬高周边房价的做法,将教育和医疗资源设置得更加公平,房价至少不会再因为教育,医疗资源集中而涨价。加大远程教育投入,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更加普惠。

医疗,养老,教育投入不足的欠账乘着这次疫情一起补一补。那么多医生,护士,老师都没有编制,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工同酬都做不到,这也太不合适了吧!国家在民生方面投入加大了,老百姓没了后顾之忧,自然消费的胆量就上来了。

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也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产业迟早要投入,现在疫情严重经济,医疗和养老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并行投入。一定辐射区域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学校,医院,养老院,医院和养老院可以联动起来,可以人才互补。

住房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资源配置不公造成的,如果中国能够彻底扭转这种资源配置不公,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4、军事强国

我们当前的军事力量是远远不能保卫我们的海外利益的。美国滥发美元,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些美元白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拳头不够硬。我们手里有美元,人家东西也不卖给我们。我们现在手里有一万多亿美债,折合7万亿人民币。这么多钱得养多少艘航母,多少艘驱逐舰?有了这些军事力量,我们就能用人民币和那些卖油的,卖铁矿,卖铜矿的做生意,我们就敢借钱给这些国家。陈平教授最近有个人民币债置换美元债的建议,建议非常好,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具操作性。比如阿根廷发了人民币债券,我们买了,阿根廷拿了人民币来问我们买美元还美元债,阿根廷的美元债是置换成了人民币债了,我们手中的美元也置换出去了。但阿根廷有美国的信誉么?这些国家赖账怎么办?美国再无赖,美债还是要还的,就算滥发美元还债,就算美元贬值,总归是要还的。阿根廷这样的国家破罐子破摔,赖了中国的人民币债,又不肯用资源抵债,中国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能镇的住这些国家么?

陈平教授的债权置换建议非常好,但要实施前提是,中国必须有跟美国同等海军力量,中国可以借债,但必须拥有别人不敢赖账的能力。

中国是大国中唯一一个没有统一的国家,解放台湾军事准备也要做。这次疫情经济下行,军工订单也能创造不少就业。

以海军为例,中国至少需要6艘航母,以及为航母编队配套的驱逐舰48艘,潜艇24艘,补给舰12艘。还需要12艘登陆作战的小平顶。这些舰艇订单这个时候适度加速,尤其是为解放台湾准备的要加快速度。

这些建议是可行的,但问题是钱怎么来?中国不能滥发货币,只能增加财政赤字,适度增加财政赤字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发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这些建议实施所需的资金。

增发疫情特别国债,新老基础设施特别国债,产业升级特别国债,国产替换特别国债,民生投入特别国债,军事装备更新特别国债,甚至解放台湾特别国债。老百姓不敢花钱,国家来花,这银行里存款不就活了?这些钱最终又会回流到老百姓手里。

除了国债,政府还要在节流上下功夫,发了国债不能乱花,不能无度的放债,国债额度以刺激中国经济增速回归百分之六为上限。节流的对象就是方方之流,这些人财政养了有什么用?浪费钱不说,还尽养白眼狼。把这些钱拨给科研工作者起到的效果更好。什么作协,这协,那协的财政包袱都甩了。省下的钱给没有编制的医生,护士,老师不更好么?

许可馨父母那种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查一查,这些人的财产迟早也转移出去的,早查还能挽回一部分损失。还有跟这些官员有勾连的老板,这些人依靠贿赂,侵吞国有资产,扰乱市场公平竞争,这样的土豪该打。打掉这些地头蛇,给真正的企业家发展腾出空间。

中国做好这些工作,何愁经济不稳?谨记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花钱发展的地方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