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可以代替媽媽嗎?你怎麼看?

小錦鯉的影視劇


你好,關於奶奶可以代替媽媽對孩子的愛這點我覺得答案是不能的,

隨著我們經濟發展,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個家庭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孩子們的花銷也多,

所以很多孩子的父母們需要努力工作賺錢

,這樣照顧孩子的重任需要交給奶奶或者姥姥,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愛叫隔輩親,像我現在都記得我小時候犯錯的時候會被父母打罵教育,

經常我會哭的很悽慘,但是看看現在我們的孩子犯錯了,別說打了,剛要開口教育一下,爺爺奶奶就站出來維護了,

所以久而久之變成一種現象孩子就喜歡往爺爺奶奶家跑,到了那裡你是罵不得,怪不得。

其次老人的教育理念陳舊,多以順應孩子為主,很難起到引導和激發的作用,老一輩經常會因為孩子一哭鬧就妥協,

要糖買糖,要玩具買玩具,要零食的買零食的,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壞脾氣,稍微一點不順從就從大喊大叫,哭鬧的非常厲害,

甚至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地上打滾。

以我自己為例,我們作為年輕人有一套自己的帶孩子和教育理念,但是一開始老人根本不聽更別說執行你的理念了,你總是對老人說這不行,那不對,時間長了也會造成矛盾。

像我家大寶從小是抱睡長大的,在她還小的時候我就一直希望孩子可以自主入睡,但是老人一聽孩子哼哼唧唧兩聲就把孩子抱起來,一直搖呀,晃呀,然後睡著了。

那個時候我站在旁邊是真沒辦法,再就是一個餵飯的問題,孩子挑食不吃飯,年輕的家長們大多數都是堅決讓孩子改掉這個惡習,選擇讓孩子餓一頓,立規矩,講明白過點就沒飯吃,可是

到了老人手裡那就是看著動畫片餵飯,一邊玩一邊餵飯,形成了追著餵飯的結果。

我們遇到所有類似的情況只有2中選擇,一種就是妥協,自己退一步,按照老人的方法,自己安慰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另一種就是堅持,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婆媳矛盾。

我的做法是坐下來和爺爺奶奶談一下,首先是感謝他們的付出,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更明白老人的內心都是為了孩子好。

再著重和他們說明科學教育對孩子是非常重要,把你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都告訴老人,

為什麼讓孩子自己睡覺,為什麼培養孩子自己吃飯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明確的告知老人,你所堅持的是關乎孩子的一生的,

漸漸的老人也會明白這都是為了孩子好,也就慢慢接受我的觀點,也避免了家庭矛盾,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Eva育兒堂


奶奶可以代替媽媽嗎?你們自己覺得呢?

顯然這個問題是否定得呀,奶奶怎麼會代替媽媽膩?根本不可能:

1.教育理念和方法:就這一條就有很大的差異化,看著是個不起眼的事情,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和根本事實,畢竟教育一直在跟新變化,老人即便是高學歷,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自我觀點,很難做到與時俱進的同步教育。

2. 隔輩親是個啊“坑”:因為各種原因,讓老人帶孩子,老人會溺愛和過分寵溺孩子,反而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良的習慣,在成長後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需要重新培養。

3.愛的程度很難代替:即便奶奶的愛是無微不至,百依百順,但也永遠無法代替媽媽的愛的位置。

4.時間陪伴:孩子生長過程中,即便奶奶付出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隨著年齡增長,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奶奶,所以孩子姑姑更依賴媽媽一些。

綜上所述,奶奶很難代替媽媽。


小村拌豆腐


奶奶可以代替媽媽嗎?你怎麼看?

答案肯定是奶奶不可以代替媽媽。原因如下:

  1. 奶奶也很愛自己的孫子。雖然孩子不是奶奶生的,但畢竟也是有血緣關係的,自己的孫子奶奶也是很愛的,也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2. 奶奶覺得自己養育過爸爸,有養育經驗。奶奶已經成功養大了爸爸,有一定的養育經驗,而媽媽在養育方面還是個新手,某些方面不如奶奶,所以還是有些擔心媽媽會照顧不好孩子。

  3. 想幫媽媽分擔一下養育負擔。現在的很多家庭,生了孩子後爸爸、媽媽都要出去賺錢養家,而奶奶閒在家中無事,便肩負起了養育的責任,這是一種社會常態,奶奶便接受了這種常態。

  4. 奶奶的心理邊界不清。奶奶把對爸爸的愛轉移到孫子身上。或者養育爸爸時,爸爸在結婚前都在各方面照顧爸爸,當有了孫子後,進入爸爸的家庭便不自覺地肩負起養育責任,取代了媽媽的位置。又或者奶奶在爸爸小時沒有很好地陪伴爸爸成長,便將這種“補償”心理轉移到孫子身上。

  5. 奶奶找存在感。很多奶奶輩的人都已經退休,整天都是閒著的,而爸爸、媽媽又忙於工作,沒辦法陪伴奶奶,當身邊的人都不關注到自己時,便想在孫子身上找尋一點存在感,至少孫子長大些了,在奶奶的撫養之下,會和奶奶親一些。

奶奶帶的孩子和媽媽帶的孩子的區別:

  1. 脾氣性格。奶奶帶孩子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太寵溺孩子,捨不得打罵,即使孩子犯錯了,有也會護在身後,這樣會讓孩子養成自私、驕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媽媽帶孩子往往比較注重禮貌等問題,對待孩子的對錯會比較嚴厲,不會像奶奶那樣寵溺。

  2. 穿著打扮。由於審美的差異,奶奶的審美觀念會比較落後,更多的是讓孩子感覺到暖和,便不會在意顏色的搭配等問題。而媽媽的審美觀念比較前衛,在保證孩子暖和的情況下,會對孩子服裝的搭配上面花些心思,讓孩子更可愛、帥氣。

  3. 語言表達。媽媽帶孩子會更注重孩子的語言表達你能力,平時會多和孩子交流,引導孩子,甚至有條件的家庭,媽媽還會用普通話,英語等語言交流,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而奶奶帶孩子,可能都不會講普通話,基本上說的都是方言。

  4. 人際交往。如果奶奶有串門的習慣,那奶奶就會時常帶著孫子去親朋好友家串門,這一來二去,也就練就了孩子不怕生的性格,人際交往比較好,帶人也熱情。而媽媽也會帶孩子去小區讓孩子和夥伴玩,但始終不如奶奶時間多,還要輔導孩子學習,將孩子關在家中,會比奶奶稍微差一些。

  不過這並非絕對的,無論是不是奶奶的帶孩子,你都要相信,奶奶也是愛孫子的,她對孩子的愛可能不遜於媽媽,因此,我們也應該多一些體諒,讓家庭更加和諧,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以上,如有不適,盡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