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到底是啥?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痛风到底是啥?有什么表现?如何预防?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每年的 4 月 20 日是 " 世界痛风日 ",这是因为血尿酸的正常值是 420unmol/L,一旦高于这个数值,就被称之为 "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痛风,因此防治痛风要记住 "420"!

痛风到底是啥?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过去,痛风有 " 帝王病 " 之称,不少名流、帝王都饱尝它的折磨,如今,人们对痛风的认识也有了逐步深入和科学的了解,在我国,痛风的患病率约为 0.34%-2.84%,且较以前明显的升高,这与当前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关系。另外,痛风常伴有家族遗传史。

痛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痛风患者多为关节上的表现,通常在午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出现水肿、红肿和炎症或具有呈撕裂样、刀割样以及咬噬样的剧烈疼痛、让人难以忍受,有的患者会在半夜熟睡时被疼醒来,因为跖趾关节是人体最末梢关节,尿酸的结晶体最容易积聚在这里,所以,疼痛部位一般是从大脚趾开始发作,也有人是大拇指关节最先开始。

痛风的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需要持续几天或几周。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拖延的后果将是疼痛程度越来越重,除出现发热的症状之外,关节本身会受到损害,骨质也会遭到腐蚀破坏,导致关节变形及活动功能出现障碍;更有甚者会累及到肾脏,导致痛风性肾病,最终导致肾衰竭。

痛风主要和什么有关?

痛风主要和吃的 " 太好 " 有关系。所谓 " 吃得太好 ",是指酒、肉、海鲜的摄入较多。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通过组织代谢形成尿酸。尿酸在体内浓度过高时,就会在关节组织周围析出针状的结晶,引起炎症反应,产生疼痛的感觉,尿酸盐结晶长期沉积就会造成炎症细胞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痛风石。

如何预防痛风

管住嘴:体内 20% 的血尿酸来源于食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

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尽量少吃);避免酒精饮料(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牛奶、鸡蛋、精肉等是优质蛋白,要适量补充。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可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注意!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的合理均衡,过度控制饮食有害健康。严格控制饮食只能降低 70-90μmol/L 血尿酸,不能只吃蔬菜、水果,否则会因为饥饿、乳酸增加,痛风更容易发作。

迈开腿:坚持适量运动,痛风患者比较适宜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运动量要适中,控制心率为:170- 年龄(有氧运动最大适宜心率);运动要循序渐进,首次运动时间 15 分钟,保持 2 周增加到 30 分钟,再过 2 周增加到 45 分钟,可一直保持,因故暂停运动重新开始运动要重新计算运动时间;每周运动 5 次以上即可。

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 2000-3000ml,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性矿泉水、果汁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通讯员王威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来源:ZAKER潇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