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區為1300名農村和特殊學生配發平板電腦 保障線上學習--北京--地方--首頁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鮑聰穎)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延慶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王建軍介紹了延慶區初高三開學工作準備情況及線上學科教學等情況。

王建軍介紹,延慶區共有中學19所、初高三在校生2843人,目前,初高三教師都在本區,個別在京外的學生已按計劃陸續返回。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初高三開學工作,堅持高站位,全區統籌,上下行動一致,落實責任到位。

一是區委統籌,精心部署,實地檢查指導工作。延慶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開學復課工作,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組織、部門協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帶領相關部門到學校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將初高三開學納入全區疫情防控整體工作安排,在全區疫情防控調度會,學校工作組均要彙報開學復課工作推進情況,對有關問題及時進行調度。

二是制定方案,組織有力,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組建三級工作專班,一級專班是依託區疫情防控指揮領導小組下設的“學校工作組”組建的區級專班,由主管區領導任組長,教育、衛健、疾控等14個部門和18個街鄉鎮為成員,確保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秩序維護、綜合治理、物資供應等開學準備工作一一落實。二級專班是區教委、區衛健委、疾控中心、各街鄉鎮分別組建的部門專班,落實教育主管、衛生防疫和屬地治理責任。三級專班是學校建立的包括責任督學、保健專幹在內的校級專班,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和單位管理責任。三級專班每日進行同級會商,每日情況進行逐級報告,形成層層落實、上下貫通的良好局面。同時,建立區領導聯繫學校,教育兩委、衛健委、疾控中心、街鄉鎮處級幹部包片學校的聯絡機制,建立起“校園內部和校門口學校牽頭、部門保障,校園周邊屬地牽頭、綜合治理”的常態化管理運行機制,確保校校有聯絡、校校有人管。教委統籌安排各部門檢查事項,不影響學校正常工作。

三是構建體系、聯防聯控,強化師生員工健康管理。區衛健委、疾控中心分別為每所學校配備1名社區醫生和1名防控專員,區教委為每所學校配備1名保健專幹,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1名衛生班主任。我區每所學校都構建起“衛生班主任-校醫-保健專幹-防控專員-社區醫生”組成的校園衛生健康管理體系,保障校園日常防控、師生健康、環境衛生和突發事件處置。開學後,我們將關注全體師生及家庭成員、特別是食堂、保安、保潔等人員身體狀況,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實行健康動態管理,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建立師生員工缺勤、缺課登記追蹤、假期行蹤和健康臺賬,以制度建設護衛健康校園。在校外,實行健康管理關口前移,建立師生離家前身體健康自查機制,教職工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負責,家長對學生的健康負監護責任,學生本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負主體責任。同時,將師生及家庭成員健康管理納入社區防控,會同師生員工所在屬地共同做好開學前本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篩查管理,實現人員信息在學校、社區、衛生部門之間互聯互通。

四是嚴控聚集、劃分區域,強化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管理。校門外,設置緩衝區,統一安裝硬隔離護欄,設置入校專用通道,劃定一米線,校門內安裝紅外體溫檢測儀,結合錯峰上學,確保校門不聚集。如遇校園周邊安全秩序問題,教委可以“吹哨”,相關部門報到並協調解決。校園內,設置行動路線示意圖,固定從入校到班級,從班級到食堂,從班級到宿舍專門路線,避免學生交叉行動。在校期間,設置班級分界線,劃定班級指定活動區,固定學生就餐位置,封閉不必要的教室與場館,同時,加強上下學校門值守、校園無死角巡查和食堂、宿區人員引導,杜絕學生之間互訪教室、宿舍現象,嚴格控制學生聚集、接觸的時間和空間。對於學生上下學流動,我們要求,無特殊情況,家長不接送孩子,綠色出行、鍛鍊身體,交通部門適當加強上下學公交運力;學生中午不離校,學校做好午餐供應。

4月13日起,延慶區線上教學從學生居家自主學習階段,進入學科教學階段。首先,延慶提前做好線上教學和麵授課程銜接準備,選派優秀教師錄製中高考學科103節專題講座、540節微課,為1300名農村和特殊學生配發平板電腦、保障線上學習。其次,做好家教指導,通過家長會告知家長返校安排、學生在校規範和紀律要求,明確家長的學生健康管理責任,同時全面開展村口、社區“一米家訪”,開通區級心理諮詢熱線和學校校長熱線,錄製64節心理健康微課和21期家庭教育訪談節目,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再次,結合愛國衛生運動月,全面開展校園清潔衛生和環境消殺,學校各類防控物資儲備充足。

下一步,延慶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教委的部署,以“精精益求精”的工作標準,加強師生員工健康管理,做好校園防控動態評估,認真準備開學第一課,高效開展中高考複習備考,發揮家長委員會參與管理、監督辦學作用,確保科學防控、有序開學,為其他年級開學復課積累經驗、奠定基礎,為全市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做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