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遇上薛定諤,《心學》正式有了物理學解釋!

王陽明遇上薛定諤,《心學》正式有了物理學解釋!

當王陽明的《心學》遇到"薛定諤的貓","心如明鏡,物來自照"才正式有了物理學的解釋。

薛定諤認為:如果盒子裡的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這隻貓就死了。如果沒有發生衰變,這隻貓還活著。但是,在盒子打開之前,這隻貓處於生死疊加狀態,混沌狀態,也叫量子疊加。只有打開盒子,你看到之後,才能呈現一種狀態,要麼生,要麼死。而王陽明同樣認為:"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簡單的說,你沒看見的時候,花處於開與不開的量子疊加狀態,當你看見此花,就只有一種結果,要麼開,要麼不開,全在你心裡。

王陽明遇上薛定諤,《心學》正式有了物理學解釋!

人們總是憂患於未發生的事情。但是當我們明白了物來自照,明白了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些量子疊加的現象,是否會減少很多煩惱呢?畢竟,結果都在事情發生之後。而在發生之前,都是量子疊加狀態,不必憂患。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文武雙全且立下蓋世功勳的人物:諸葛亮、王陽明和曾國藩。而學術影響最為深遠並能永久傳承的,大概以王陽明為首了。

陽明心學和朱子理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內觀,後者外求。朱子認為,格物就是窮盡天下萬事萬物之理,方能致知。因此王陽明面對一棵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最後暈厥倒地也沒整明白竹子的理在哪裡。於是發現朱熹的方式有問題,後來在龍場流放期間悟透了心學,覺得天下之理皆在心內,而不在萬事萬物之上。心即理,致良知便是格物。而致知則要事上練,練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

你打開盒子看見貓死了,外應於內心,心裡就有個死的理;貓還活著,外應於內心,心裡就有個活的理。死活都是發乎於心,與貓何干?所以,薛定諤的貓,在打開盒子之前的量子疊加(生死混沌)狀態,事實上就是未曾外應於內心的狀態!

大千世界,人心浮躁。讓我們一起,打開靈臺方寸境界,左一位王陽明,右一位薛定諤,豈不妙事一樁?

王陽明遇上薛定諤,《心學》正式有了物理學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