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是如何解壓的?

秋色漸濃


1、學會適當放手。寶媽的壓力絕大部分來自於照顧寶寶,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每件事都值得寶媽親力親為,但是這樣包辦寶寶的一切事物真的好嗎?答案是否定的,24小時盯著寶寶對寶寶來說自然是更加舒適,但是寶媽很可能會因此產生疲憊感與壓力,長期這樣的話對寶媽的健康不利,從而會影響寶寶的成長。因此寶媽應該適當減少工作量,讓家裡其他人一起照料寶寶。

  2、學會傾訴。生完寶寶後,寶媽面臨著身份的巨大轉變,一些寶媽可能無法適應這樣的轉變,對於身邊的寶寶會出現緊張無措情緒。這時寶媽不應該將這些情緒藏在心裡,應該向他人傾訴,緩解緊張的情緒。

  3、閱讀育兒書籍。如果是第一次生寶寶,寶媽很可能因為缺乏經驗產生自我懷疑。這時寶媽應該多閱讀育兒書籍,從書籍中學習關於照顧、教育寶寶的方法經驗,從書籍中瞭解自己的壓力從何而來,就能夠很好地克服緊張的情緒。除此之外,寶媽還應該和家裡的長輩請教育兒經驗,再有選擇地應用。

  4、培養興趣,轉移壓力。雖然寶媽需要照顧寶寶,但仍然可以擠出時間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比如刺繡、瑜伽、閱讀、聽音樂,這樣能夠讓寶媽的注意力暫時的從寶寶身上移開,緩解壓力。

  5、和家人做好溝通。有的寶媽不僅要照顧寶寶,還要忙於工作,來自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往往會使寶媽壓力過大。因此寶媽們要和家人溝通,尤其是丈夫,讓他們承擔部分照顧寶寶的責任。

  6、適當運動。運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減壓方法,無論是孕婦還是寶媽,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夠保持身體健康,還能放鬆心情。


Time小小魏


我也是3歲孩子的媽媽,我是這樣緩解自己壓力的:

1.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學習烘培美食,手工,畫畫,刺繡,寫作,讀書會等等。不僅能找到一群有共同愛好的朋友,拓寬自己的交際範圍,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抱團比一個人能走的更遠。

比如我自己在帶娃期間,就學了一直以來都很感興趣的畫畫。也許你會問一天到晚忙娃的屎尿屁,哪有那麼多時間啊。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時間就像乳溝,擠擠就有了。

每天娃睡著後,我便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最熱愛的畫畫裡邊,因為你喜歡,你熱愛,一坐下來不知不覺幾小時過去了,熬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聽起來好像更辛苦了,但這卻是我一天當中最放鬆最享受的時刻,不僅滋養了我的心靈,也成為了我情緒的宣洩口。

2.有氧運動 可以選擇慢跑,孩子大一些邀請孩子一起來參與促進親子關係。如果寶寶小一些,可以選擇室內隨時可以進行的運動,比如瑜伽、健身操等等。運動過程中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讓人心情愉悅。

我個人喜歡瑜伽,只要站在墊子上,你就只需要專注當下,去體會每一個深長的呼吸,忘掉一切雜念,將意識投入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一個小時下來就是一次身體和心靈的洗禮。

3.寫情緒日記 寫情緒日記這個我已經堅持好幾年了。你可以買一個小本子,也可以下載一個便籤軟件。

情緒日記簡單版本:每天回憶一件今天有印象的事。寫下這件事帶給你的:心情、想法、身體感覺、引起的回憶、你的需要。

透過日記讓你更加了解自己,認真寫,堅持半年試試,定會收穫不一樣的你。我現在不僅寫情緒日記,我還寫頭痛日記(因為我經常頭痛),幸福存摺(當你心累了涼了都可以翻開來看看,這好像成了一個加油站)。

我是叨叨叨小確幸,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也隨時歡迎與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的那些事。



蝸牛趣成長


可以玩遊戲,看電影,我曾經玩了四五年開心消消樂的小遊戲。

在帶兩個寶寶的時候,人特別崩潰,因為沒有人幫忙,完完全全一個人,上廁所甚至都需要抱著娃。

那幾年,頭腦裡什麼都不想想,只想盼著一個個夜晚快點到來,因為夜晚到來,意味著一天就過去了,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

沒有自我的全職媽媽,只有在娃睡著的夜晚,才能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所以,全職媽媽們說,我們熬的不是夜,是自我。在這短暫的自我時間裡,把自己置身於小遊戲中,什麼都不想,於我而言就是一種最大的休閒與放鬆。

或者看部喜劇片,跟著劇情放肆地笑出淚來,也挺好。

我佩服那些帶著娃還能學習充電的媽媽們,但是自己真心做不到,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哭鬧,讓我每一刻都處於焦慮與煩躁不安中,只有遊戲與電影才能讓我安靜下來。

所幸的是,等到小寶也進入了幼兒園,家裡突然安靜下來,自己也安靜下來。

於是,卸載了遊戲,開始讀讀寫寫的正常生活。

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樣,不必要求自己跟能量強大的媽媽們相比,當覺得壓力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的時候,不妨放下執念,選擇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只要不傷害自己與他人就行。

熬過那段時光,柳暗花明,峰迴路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給痛苦一個流淌的出口,給壓力一個釋放的通道,驀然回首,原來不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