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是報復性消費還是消費降級?消費“降級”是真的降級還是迴歸理性消費?

容且容


報復性消費是沒有出現,反到是降級性消費真的出現了!

原因是,自疫情暴發以來,人們在家中,整隔離了有兩個多月,許多年青人不能上正常班工作,從而也失去了經濟來源,可他們(指的是年青人),有多數人全都有各種貸款,不上班,就意外著無還貸能力,可銀行還沒有這方面的優惠政策,疫情過後,年青人們,就是忙著怎樣去還貸,但各地的消費群體,全靠新生一代去支撐,如果失去了這部分消費群體,還何談報復性消費?實際上,老年人群,除了居家生活消費,基本上是隻進不出,自古道,人老三個貴,貪財怕死不瞌睡,包括我自己在內,就是平時,我除了買菜買糧並家庭生活必需用品外,很少在有大的消費,即便是去飯館吃飯,也只是吃飽肚子為此,就這種情況,還那裡來的報復性消費?

同時,大夥去各大商場看看,消費群體,真是少的可憐哪!反到是,菜市場依然如舊!


李德才21


疫情過後,湧進電影院看大片可以理解,去喜歡的飯館與朋友們大搓一頓順理成章,去體育館看場籃球吼一吼甩掉疫情的憋悶;疫情過後該幹嘛幹嘛,誰會刻意改變什麼呢?人生苦短何必為難自己。

疫情不過是個標記,時間座標,幾十年後可能還會說與這個時間裡程碑相關的事情,可能成為一代人的共同回憶,比如高考延期一個月。

在疫情中家裡有人染病甚至有人病逝,那是他們家人永遠的痛苦記憶。我沒經歷過如此重大的疫情,這件事會是我永生的記憶。我更希望科學家、醫生把新冠病毒發作弄明白,科學不能接受稀裡糊塗不了了之;如果人類麻木不仁矇混過關心存僥倖,那麼下一次更危險。

基辛格說,疫情之後世界再也回不到從前。不少人都帶著疫情情節,我依然認為那只是時間座標。

疫情不可能讓人類變得理性了,能把疫情本身研究清楚就謝天謝地了。我以前就是不理解“百年樹人”,人的壽命那麼短,樹人卻要那麼久。人類每做一點點改變都是困難的。

我的觀點是,疫情以後什麼也不會變。既沒有消費升級,也沒有消費降級,會有些補償性消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收入不升級,消費怎麼升級?


雲端美


奢飾品:報復性消費

出奢侈品外的非必須品:消費降級

生活必須品:理性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