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區別?美國實際GDP突破19萬億美元,名義GDP達到21.43萬億

按照美國經濟分析局發佈的修正數據,2019年美國的名義GDP總量由初值的214268.79億美元提升至214316億美元

,上調了約47億美元——由於調整幅度不大,我們仍可以說“2019年美國GDP約為21.43萬億美元”。

有啥區別?美國實際GDP突破19萬億美元,名義GDP達到21.43萬億

名義GDP、實際GDP對比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分析局也公佈了2019年美國的“實際GDP”——按2012年的可比價格,2019年美國實際GDP約為190605億美元,即突破了19萬億美元,約為同期名義GDP的88.94%。

所謂名義GDP,就是用“當年價格計算的GDP”。這就是說,2019年美國的名義GDP,指的就是“用的是2019年美國境內物價衡量的GDP”。這個數據具有現實的意義,我們通常提到的各國GDP,指的就是“名義GDP”(可以省略“名義”兩字)。

實際GDP,指的是“按照可比價格,或者說按基準年價格衡量的GDP”。實際GDP的意義,主要是為了體現出“真實的生產增長情況”,體現出經濟的真實增長,屏蔽或者說剔除了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增長。

有啥區別?美國實際GDP突破19萬億美元,名義GDP達到21.43萬億

舉個簡單例子:我們要測量一個正在成長髮育的小男孩的身高增長情況,可以使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和變動的物體對比,比如參考小樹苗。但這種方式的缺陷就是“小樹苗本身也在成長”,即參考標準是變化的。

這種情況下,得到的某一年小男孩的身高增長數據,就是“名義增長”——表面上的增長。為了得到精準的數據,我們會選擇“統一的,不變的參考標準來做測量”。比如採用尺子,就可以得到真實的增長,這就是“實際增長”,得到的身高就是實際身高。

在統計GDP中,也是如此。2019年的GDP,用的是2019年的物價。2020年的GDP,用的是2020年的物價。不同年份,物價不同,得到的增長數據就“好比是用小樹苗測量小男孩的升高一樣,都是名義增長”。

有啥區別?美國實際GDP突破19萬億美元,名義GDP達到21.43萬億

為了得到精準的實際增長情況,經濟學家們將“某一年的物價作為參考標準,統計其他年份時都使用同樣的價格”,就好比採用了尺子來測量身高一樣。當前美國採用的是2012年物價,那統計2018年、2019年、2020年都用2012年的物價,得到的GDP就是實際GDP,得到的增長就是實際增長。

小結:2019年,美國21.43萬億美元的GDP,用的是“2019年美國境內的物價”,是名義GDP;2019年美國19萬億美元的GDP,用的是“2012年美國境內的物價”——我們稱之為“2019年美國的實際GDP”。

2019年,美國的人均GDP,各季度GDP

有啥區別?美國實際GDP突破19萬億美元,名義GDP達到21.43萬億

2019年美國的名義GDP約為21.43萬億美元,其中第一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1484億美元,第二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3609億美元,第三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4047億美元。

2019年第四季度,美國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5176億美元。按照3.286億人口計算,2019年美國的人均GDP突破了6.5萬美元,在主要大國中繼續處於領先水平。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