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天生的自覺?學習動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在這個漫長的假期裡,很多家長會為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發愁,希望聽到開學消息的心情十分迫切。家長們不禁想問,為什麼有的孩子就能夠不受外界因素影響,沉迷於學習?難道就是因為自覺嗎?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學習並不像玩手機、玩遊戲一樣能夠讓自己開心放鬆,或許在他們看來,學習是枯燥乏味帶著壓力的,為什麼能夠捨棄玩樂的時間把精力花在學習上?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

這種逼迫來源於外在和內在共同的作用力,如果孩子內在有了強大的自驅力,那麼學習對於他來說成為了一件快樂、滿足的事情。


哪有天生的自覺?學習動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外在的”逼迫“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認知,他們當然不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也不懂為什麼父母總是“逼迫”自己學習。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學習好就能得到老師表揚,就能讓父母開心,只要成績好,父母就能滿足自己的小願望,比如惺惺念念的玩具,或是週末的出遊。這也就是外在的學習動力,但是其作用只能發揮在學習初期。

內在的“逼迫”

內在的驅動力其實就是外在“逼迫”的反饋,當因為考出好成績而嚐到甜頭之後,這些好處就會成為激烈孩子學習的動力,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這個好處也因人而異,可能是父母的稱讚表揚,可能是小夥伴的崇拜羨慕。似乎每個學校的學霸都享有“特權”,他們自帶光環,甚至校園欺凌事件也會離他們遠遠的。

也許這些就是一個人產生內在學習動力的原因,而隨著不斷成長,當孩子意識到學習不是刻意達到某種目的,而是豐沛自己的人生,那麼這種自驅力就會幫助他成功。

哪有天生的自覺?學習動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那麼如何才能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1、通過正向反饋來激烈自己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產生惰性,當學不下去的時候,可以想一想自己堅持學習能夠收穫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學生階段最終目的是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也許你無法想象考上一所好大學意味著什麼,但是從身邊無數優秀人身上,可以預見,好大學這個身份標籤,會讓你受益終身。

2、刻意培養自己的意志力

能夠不斷學習的孩子,往往有著異於常人的意志力,其實意志力也可以通過訓練培養出來。可以對每天的學習、娛樂時間做出規劃並嚴格執行,以前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娛樂上面,那就逐漸減少娛樂休閒的時間,比如學習3小時,獎勵自己放鬆一個小時。長此以往,也會有所收穫。

哪有天生的自覺?學習動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3、要真正明白學習的目的

有的孩子努力學習或許就是從結果中吃到了甜頭,得到了好處,但他並不明白學習的真諦。留意觀察就會發現,那些學霸到了社會中依然不會終止學習,似乎學習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說他們有著超強的意志力,他們明白學習究竟對自己有著怎樣的意義。到了這個階段,學習已經不再是一件功利性的事,而是融入人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