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家中座機幾天打出26萬個電話,費用達7.8萬,盜號的人一分沒賺到

有人丟了錢,有人丟了物,有人被盜的卻是8位“數字”——家裡的座機。

西安男子紀某初中畢業後喜歡研究通信知識,但卻不將此用在正道上,反而幹起違法勾當。

今年4月初,西安市某通信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總是接到客戶的投訴,稱座機未打過電話卻出現高額話費,也就是說電話號碼被人盜打。經過工作人員的查證,發現短短數日就有26萬條惡意撥打,總計費用7.8萬餘元。

隨即,該通信運營公司向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報警。4月10日,辦案民警根據該公司提供的電話IP地址,將目標鎖定為轄區某小區11號樓一住戶家中。當民警敲開房門時,眼前出現大量的通信設備,包括筆記本電腦、硬盤、網線、企業網關等。

面對民警,紀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紀某供述,其利用網絡通信知識,發現了通信運營公司的漏洞。他盜取合法用戶的電話號碼,將其併線,通俗說就是一個電話號碼可以幾個或者十幾個人使用,但是資費卻是由原用戶承擔。

據瞭解,盜用他人的電話號碼通話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犯罪。當盜用人通話時,被盜的電話戶主就不能通話;當盜用人不通話時,被盜戶主仍可使用該電話號碼進行通話。但是,盜用人每通話一次,被盜的電話戶主就要付出一次電話費,猶如被竊走一次錢財,蒙受一次經濟損失。

民警介紹,紀某的學歷僅是初中畢業,2013年,他在城中村開過一個小的代繳話費營業部,隨後對網絡通信特別感興趣,慢慢開始自學。2015年,掙了一些小錢的他又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廠,去年生意開始下滑,今年便再也沒有開門。沒有了收入的紀某動起了歪腦筋,想著利用通信漏洞盜竊他人電話號碼,以此買賣謀利。但可笑的是,他竟然沒有獲利一分錢——在網上賣出電話號碼後,由於線路不穩定,所以沒人給他付款。

目前,犯罪嫌疑人紀某已被採取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26萬條的撥打次數涉及多少電話號碼正在調查核算中。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


市民家中座機幾天打出26萬個電話,費用達7.8萬,盜號的人一分沒賺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