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大學》告訴我們“修齊治平”,這對於我們當代人來說,有什麼文化意義?

聿劍培訓師


儒家經典《大學》的“修齊治平”,對當代人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和價值!

人是需要價值判斷和指引的!

我們大家的奮鬥是為了什麼?必須是深刻的、有價值的、長久的、行得通的!所以歸根結底來說,是在人身上,是人的價值的確立和實現!

我們怎樣獲得價值實現呢?不是金錢、官位,而是自己的修養有沒有獲得提升,我們的事業有沒有促進社會的進步!

一個人怎樣才能真正的擔當重大的責任?關鍵是自己的修養要過關!良好的修養,是我們取得進步的基礎!

和睦的家庭關係、良好家風的建設,是我們能夠持續進步的穩固的大後方,我們要用心真正的進行家庭建設,要一絲不苟,這是智慧!也是擔當和價值!

“治平”是情懷!不是說我們去做具體的某種工作!而是以這種為家國天下進步、和諧奮鬥的精神來進行自我提升!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嚴於律己,將事業不斷推向更高的層次,以更好的為社會人群服務!


聿劍培訓師


《大學》裡講的“修齊治平”,說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的人覺得那是古人的規矩與己很遠,有的人覺得“修身、齊家”與自己還挨點邊,至於“治國、平天下”嘛,那不是俺老百姓的事。其實,仔細想想,這四條與當代人的生活工作都密不可分。

不修身,就無法融入當今社會,甚至會受到懲戒和懲罰。當下的中國是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中國,不成規矩,無以成方圓。那些貪官汙吏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後來世界觀隨著權勢的升遷發生了偏差,就成了人民的罪人。一些普通百姓,假設不守誠信成為失信人,照樣上“黑名單”,因為社會誠信價值體系越來越完善。又有多少醉駕者,置公共安全於不顧,收到法律的制裁。

不齊家,家庭就會出現“木桶效應”。有些人自私自利,對老人不孝,或者有選擇的孝;有些人一切向金錢看齊,對子女缺乏良好教育,兩輩之間的溝通出現了時代性的鴻溝,導致父不父子不子;有些人夫妻關係緊張,社會基石不穩。有首歌唱的好,“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

治國,每個人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現在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們不應該成為那個拖後腿的人。在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每個人都居家隔離,這本身就是一份貢獻,就是參與了社會治理!

平天下,我們已經是地球村的主人。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當今的世界互聯互通,地球這邊打個噴嚏,那邊太平洋就會泛起波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榮辱與共。

古老的東方有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作為一名中國人,除了驕傲,就是自豪。疫情之下,更有切膚之感!


環評紅樓


前面還有一個“靜”.

是路線。生活的路線。也是生命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