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開幼蟲中蜂巢裡有很多蛆,什麼情況?

張順茂55


中蜂巢裡的蛆蟲

據我養蜂多年的經驗,如果蜂巢裡面有了蛆蟲那就是蜜蜂的天敵 巢蟲,它是蠟蛾的幼蟲以蜂蠟為食。

危害

而蜜蜂的巢是蜂蠟做的,這就導致蜂巢會出現破口,蜜蜂發現後也會自行咬掉一部分的巢,嚴重的會威脅蜜蜂幼蟲生長,致蜜蜂幼蟲殘疾或者是壞死,這樣的話蜜蜂繁殖受到影響,群落無法壯大蜜蜂就會離巢。

解決辦法

1.使用巢蟲清木片一般3-4片巢底放兩片蜂巢中放2片即可

2.找一些幹柏樹葉子點燃後滅掉火焰,等冒起農煙後置於蜂巢之中蛆蟲自己就會掉出來

(柏樹煙霧帶有柏樹香味且不會有刺鼻的味道蜜蜂不會受到傷害)

3.換掉蜂巢,加入新的巢後把舊的退下來,裡面留一片幼蜂較多的就可以了,這片一定要放在最外面,待新巢築起後是需要退下來的這樣就完全是新巢不會再有問題。

注:(換巢時必須給蜜蜂餵食,根據蜂量定量)

謝謝閱讀!


愛農生活


關於有關中蜂幼蟲巢房裡面有很多蛆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這是我們養殖中蜂的朋友在養殖過程中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尤其是我們沒有養殖經驗的新手,最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可以說這是在中蜂養殖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我們養殖中蜂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為什麼我們的蜂脾中會存在這樣的情況,這些蛆對我們的蜜蜂有什麼影響以及在實際養殖中我們該如何預防。

這些蛆是什麼?

關於這些蛆是什麼,在實際養殖中引用比較多,主要是這種蛆其實只是我們看到的一種短時間的形態,這種蛆是會長大的,而且有兩種,屬於典型的變態發育的昆蟲,大名大蜡螟蟲和小蠟螟蟲,小名巢蟲或者棉蟲,當這種蛆變態羽化以後就變成有翅膀的蛾子,也就是蠟螟蟲的成蟲,在咱貴州民間叫做撲彈蛾,就這麼多。

巢蟲對蜜蜂的危害

巢蟲是中蜂的主要敵害,嚴重影響中蜂的發展,在過去大部分大量採用土法養殖蜜蜂,巢蟲的危害變為養殖中蜂是否可以成功的標誌,可見其對中蜂養殖業的影響。那麼巢蟲對中蜂的危害是什麼呢?

巢蟲主要是在蜂群中粉碎食蜂脾裡面的蜜蜂幼蟲糞便以及花粉殘留物,總之,巢蟲喜歡的就是老舊蜂脾,這可以說是與蜂脾共生的一種昆蟲,或許巢蟲的來歷就是這麼來的,一般我們在巢脾上看到的巢蟲,如果不是我們管理不當造成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的巢蟲都是大巢蟲,是從蜂箱底部爬上巢脾上去的。

原因是中蜂具有咬掉蜂群中的舊脾的習性,導致中蜂的蜂箱底部通常有很多舊脾,這些我們看起來的垃圾,變成巢蟲成蟲的產卵基地,當蛾子把卵產在這些垃圾裡面孵化化以後,幼蟲就會爬上蜂脾上危害蜂群,巢蟲並不會在巢脾的表面生活,而是在巢脾的中心生存,導致幼蟲孵化率低,蜂蛹死亡,出現白頭翁現象,蜜蜂為了消滅巢蟲大量咬脾,給蜜蜂造成巨大影響,嚴重的蜂群逃跑甚至滅群。

解決方法

關於解決方案,一般我們提倡以預防為主,因為巢蟲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如果使用藥物,目前常用的就是在蜂群裡面懸掛巢蟲清木片,但是蜂部落小編不建議採用這種方法方法,因為巢蟲清木片見效的時間慢,而且可能對蜂群造成汙染,中蜂是可以不用藥物養殖的蜜蜂,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解決巢蟲問題而使用藥物,而且使用藥物的效果並不好,可以採用預防的方式,通常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養殖強群:這是比較基本的方法,蜂群強大了,不管對什麼敵害預防效果都要好一點。

②保持蜜蜂密集: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巢蟲從蜂箱底部爬上蜂脾上,是從蜂脾暴露的位置進入巢脾的,所以保持蜜蜂密集,不讓巢脾暴露,這是預防巢蟲的另外一種方法。

③每年更換蜂脾:巢蟲對於巢脾的依賴,不是對新的巢脾有依賴,而是對舊脾有依賴,所以我們可以定期的更換蜂群中的舊脾,保持蜂脾的新鮮,這種蜂脾巢蟲並不喜歡,達到控制巢蟲的目的,一般一年更換一次即可。

④定期打掃蜂箱底部:也許是因為中蜂長期遭受巢穴蟲害的原因,中蜂也養成了喜歡新脾的習性,只要蜂群中有過舊的蜂脾,中蜂都喜歡咬掉重新建造,因此導致了中蜂蜂群中,蜂箱底部總是有很多舊脾,巢蟲除了我們巢脾管理不當引起之外,基本上都是從這裡上脾危害的,所以要養成定期打掃蜂箱底部的習慣,一般一個月一兩次。

⑤選育優質蜂王:在巢蟲與蜜蜂的較量中,有的蜜蜂已經養成對抗巢蟲的各種習性,可能有的區域巢蟲比較活躍,那麼這些地方的蜜蜂可能抵抗巢蟲的能力要強一點,我們可以在實際養殖中選擇抗巢蟲能力強的蜂王來定向培育,選育出自身對巢蟲有抵抗的抵抗能力的蜂群。


蜂部落


關於中鋒蜂巢裡有很多蛆的問題,我認為這是養蜂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不管是老的蜂農,還是養蜂的新手都會發生這種現象,很普遍,中蜂本身清理巢蟲的能力很弱,(巢蟲學名叫大蜡螟蟲或小蠟螟蟲)意蜂的清理能力相對較強。當這種蛆變態羽化變為有翅膀的蛾子,造成蜂幼蟲死亡,不能孵化,缺翅嚴重的後果,對蜂群影響很大,所以檢查蜜蜂時一定注意巢蟲,及時的清理。

巢蟲主要以蜜蜂幼蟲糞便以及花粉的殘留物為食,多喜歡老舊的蜂脾,由於蜂箱底部有中蜂咬碎的脾子蠟渣,這成了巢蟲產卵的場所,當蛾子把卵產在裡面孵化以後,幼蟲爬上蜂脾危害蜂群,巢礎蟲不會在表面生活,而是在巢脾的中間部位生存,在巢脾裡面來回穿梭,它爬過的地方蜂幼蟲孵化率低,蜂蛹大面積死亡,出現白頭翁現象,中蜂為了弄死巢蟲開始大量咬脾,給工蜂帶來不小的影響,如果巢礎蟲嚴重,會造成蜂群集體出逃甚至蜂群滅亡。

關於解決的辦法,還是講預防大於治療,巢礎蟲是完全可以預防的,箱底產生蠟渣後及時清理很重要,有的蜂農說,蜂群太多檢查不過來,那不是理由。勤檢查,發現巢礎蟲穿過的部位,對著太陽輕輕的振動它會爬到表面,如果出不來看不見,寧可毀掉那一片脾子也得找出來,否則帶來的是更多的蜜蜂幼蟲受到致命的傷害。再一個使用巢蟲清木片,懸掛在箱內,但這種辦法一般不建議採用,一是見效慢,二是給蜂群、蜂糧帶來汙染,不值得提倡。

有效的預防巢礎蟲辦法有很多,歸納起來有幾種,簡單有效。

1.選育優質的蜂王,蜂王是維持強群的關鍵,在各種病毒蟲害對抗中,有的蜂群清除巢礎蟲對抗病毒要強很多,我們養殖時選擇抗病能力,扛巢蟲能力強的蜂王定向培育。

2. 養殖強群,蜂群強大了蜂農會有一個好的收成,也是抵抗各種病毒蟲害的基礎。強群很重要。

3.保持蜜蜂的密度,研究表明,巢蟲從箱底爬上巢脾,是從暴露的的位置進入蜂脾的,保持蜜蜂的密度,也是防治巢蟲的一種方法,很簡單,就是蜂多於脾。

4.每年更換新的蜂脾,巢蟲對新的巢脾依賴性不大,對發黑的老脾虎視眈眈,所以每年更換新脾也重要,一年差不多更換一次即可。

5.定期清理箱底。中蜂遭受巢蟲的危害很大,久而久之養成了喜歡新脾,而去啃咬舊脾的習性,這導致蜂箱底部有大量的碎蜂脾,要養成打掃箱底得習慣,及時清理。

中蜂飛行敏捷,出巢早,歸巢遲,善於利用零星的蜜源,蜂蜜的質量很好。造脾能力強,喜歡新脾啃食舊脾,抗蜂蟎和美洲幼蟲腐臭病能力強,容易感染中蜂囊狀幼蟲病和受巢蟲危害,缺蜜受到敵害威脅,或受到驚嚇時容易棄巢遷居,養殖的時候多注意一些細節。關注我每天分享更多有趣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