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很大的培訓機構線下做的很好,疫情一來,就窮困潦倒?

管理賦能壹號


我來聊聊這個問題

1.培訓機構的成本很高,越正規的機構成本越高

這個我不止一次在悟空問答上說過了,但是行內從業的管理者明白(尤其是機構主要負責人),行外的想不明白,這個沒辦法,這裡細節不再重複了,就簡單解釋下為什麼越正規的機構成本越高:

(1)人員保險。培訓行業本身就是人的行業、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員保險的佔比非常高。很多機構都不給老師上保險,尤其是不給個性化老師上保險(成本特別特別高)

(2)稅。租房子要交稅、有結轉要交稅。但是實話實說,絕大部分機構都會想辦法少交甚至不交。

2.很多機構完全靠現金流生存,儲備資金嚴重不足

即使知道結轉收入才是自己的錢,但是很多機構依然會選擇用現金流去擴校區等投入,很多機構甚至完全依靠每個月的現金流入交房租、開支、付各種費用。要知道,家長的錢交了課沒上,這個錢其實不是培訓機構的呢,後面上課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但是很多機構會選擇後面上課的成本來自於當月其餘家長的繳費,一個月拖一個月(有點信譽卡的感覺),時間久了,就會看到推出各種折扣交長期的優惠活動。長此以往,一旦現金流斷裂,就只能選擇跑路(這也是國家禁止培訓機構收費超過三個月的原因),社會影響非常不好。很多機構其實沒有疫情,現金流已經出現了問題,這次疫情只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是一個放大鏡、是給一部分人一個藉口而已。

當然,中間也有一些,其實線下都很正常,但是因為疫情,房租要付、員工工資要發,但是學生沒上課,沒結轉、沒現金,儲備金又不太足,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3.即使採用了線上授課,也有很多家長選擇了聽課或退費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大部分機構都轉到線上上課了,但是因為機構對線上行課的不熟、家長對線上的不信任,幾乎沒有機構能做到100%轉化,學生選擇停課還好,選擇退費的,確實對原本就緊張的現金流帶來了更大的衝擊。

4.線上招生較難,家長信任問題不好解決

原本這個時間,招生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個性化項目在畢業年級上的招生,一般都非常好。但是現在只能線上上課,而家長對線上上課的效果以及對機構是否能夠長期存在的不信任,造成新籤困難,非常困難


教培行業於盼


您好,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笨鳥老四,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一些大機構,經歷疫情後貧困潦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第一:很多大機構其實都存在著財務合理規劃問題,有些大機構為了擴張聲譽,一部分錢花在廣告上,一部分錢花在盲目擴張上,再加上機構大,本身運營成本就高,所以抵禦風險的能力就比較低,一旦出現像疫情這樣的長期停課就會導致收入暫停,但支出仍然沒有太多減少 所以出現貧困潦倒的局面也很正常。

第二:大機構的現金流主要依靠老生續費,和新生報名學費,但疫情發生的時候,正好是很多機構春季續費時間,也同時是春季招生時間,這兩個時段都錯過肯定會導致現金流斷裂,所以會導致運營困難。

第三:作為機構來說,核心的競爭力還是老師 ,疫情來臨,學校收入停滯,並且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畢業班學生肯定會提出退費需求,這樣也會對機構造成影響,另外疫情期間機構基本都靠免費線上課程維繫老學員,但是教師工資還得正常開,所以對大機構來說,這部分費用也不少。



第四:很多機構老闆都是年底發獎金,交房租,等,年前正好一大筆錢出去了,年後沒有了任何收入肯定會造成這樣的局面。

第五:當然也有很多老闆,用學費投資了別的生意,因為疫情關係,很多生意都沒有回錢機會,這也就導致了資金沒有了迴流,所以出現機構貧困狀況。

第六:長期不能復工,員工也可能會出現離職的情況,所以機構現在可以說是風雨交加,特別是大機構更是難過。



疫情下的機構如何能活到疫情結束真的是很難的一段路,並且可能會持續到年底,這將是對機構從業者一個巨大的考驗。


學困生老四


首先,不排除哭窮,裝可憐的嫌疑。

其次,並非展現在面前的都是實情,機構收費高,成本也高,有很多機構都是為了講故事拿投資,盲目擴張,以數量取勝。現金流並不好,都是收上來的預售款。放在平時也不會出什麼問題,不斷有錢收進來,能夠維持運轉,但遇到這次疫情,收入就直接斷了,工資,房租等還是要付,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一定會出問題的。也能夠看出,這次倒閉的多是些瘋狂賣課,透支未來的機構。反而是真正靠教學內容,服務的小機構能夠活下來,因為教育本身就不是短線炒作的東西。

最後,市場的規則還是優勝劣汰,不尊重市場,遲早都要接受懲罰,教育行業需要真正有情懷的人,絕不是靠講故事來教書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