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了,學習不用心總是不愛動腦怎麼辦?

冷月衢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注度!

但是在孩子從出生到當下的成長過程中,周圍的環境,人(父母)等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

孩子是父母和家庭的鏡子,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有些不太能接受這個現實哈,但就是如此的現實。

孩子不用心總是不愛動腦靜——有三種情況:

1.需要他動腦靜,專注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人替他動了腦筋,替他去做了,那孩子就不需要去動腦靜和專注啦。就比方說,孩子說:“媽媽,這個題目怎麼做啊?”,媽媽:“我看看,……你看,就是這樣,很簡單嘛,去做吧”。看似“溫柔而堅定”的母親,實則會讓孩子形成懶惰和依賴心理,多次以後,他就不太願意動腦靜了,好一點的就依賴他人,不好的就自我放棄或是依賴網絡抄答案。

如果媽媽這樣回答呢?“我看看,哦,這個題你是怎麼想的?不會的是哪個地方?這個可真是有點難哈。如果這樣……(給一點點引導性的提示)”,一般這時候孩子會茅塞頓開叫起來,“怎麼回事,給媽媽講講,我還沒有想出來”,這實際上是幫助孩子整理思路,讓孩子能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會樂於和媽媽分享自己的成功,孩子也會專注於自己思考,對他人生以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2.遭受成人的打擊,如:這麼簡單,你怎麼會不會做呢?你自己再想想,這題目不難,就是自己不動腦靜。你上課聽講了嗎?這都不會。……孩子碰壁和受打擊之後就會不再求助,要麼混沌,要麼找別的渠道。

3.我們做父母的本身自己就不是一個愛學習,專注進取的人,家庭氛圍,成長環境中沒有能夠給予孩子養成專注學習,積極進取的引導和學習榜樣!這很可怕,你自己玩手機,要求孩子專注學習!你自己從來不看書,要求孩子喜歡閱讀!你自己對到問題敷衍了事,確要求孩子認真對待!……

孩子的成長、學習是一個漫長而又有溫度的過程,真的取決於家庭這個根基,輔以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三位一體。

那麼,我們想要改變孩子,就先從改變自己和家庭環境氛圍開始吧!


芊芊jie


孩子剛上小學,慢慢適應,一點一點去引導,孩子會改變的。


惠惠育兒記


現在疫情期間,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家裡,每天面對各種網課,作業,還不能出去玩,太壓抑,也太無聊,做過的作業也是水過鴨背,根本記不住,什麼都要家長催!

適當的給孩子放鬆,陪孩子做一下親子運動,參照學校的上課模式,每節課後休息一下,父母也可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在一邊看看書,或者工作,反正不能讓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機,看電視,孩子心裡會不舒服,為什麼我要做作業,你們在玩?

完成作業以後,獎勵孩子看一集自己喜歡的電視,或者拼一下樂高什麼的

太久沒有上學,沒有了學校的氛圍,家,不管對誰來說,都是最放鬆的地方,學習起來想必是會懶散很多,期待疫情快點過去,孩子早日回到學堂,一切迴歸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