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四個三”打造就業扶貧新模式

中國組織人事報

近年來,湖南省人社廳按照“實現精準對接、促進穩定就業”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實施“四個三”工作法,深入推進就業扶貧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255.2萬人,其中有就業意願的187.4萬人,已轉移就業186.4萬人,佔比99.5%,人均月工資達2635元,有力推動了全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

“三個精準”深化對接協作

所謂“三個精準”即精準推動線下輸出、精準開展線上對接、精準落實三個清單,通過“線上匹配 線下對接 精準服務”,鋪設了一條貧困勞動力就業“快速路”。

創新設立的湖南省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市場自2017年11月掛牌以來,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都會舉行一次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對接活動。兩年來,湖南省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市場共舉辦貧困勞動力現場招聘會105場,進場企業總計4865家次,提供崗位近6.6萬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3665人。

“每週一場的線下招聘活動顯然滿足不了全省就業扶貧工作的需要。”省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線上招聘會永不落幕,省勞務協作脫貧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應運而生。每天在線工作人員數超過1000人,每月更新各類數據信息5萬條,平臺內有效崗位達5.4萬個……該平臺以省扶貧部門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系統人員數據庫為基礎,做到了精準識別、精準定崗,實現供需對接信息化。

平臺建起來,服務也得跟上去。為了動態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省人社廳精準建立起“任務清單”“穩崗清單”“責任清單”三個清單。2019年,全省各級人社部門共電話抽查貧困勞動力31.6萬人次,各項信息準確率超過90%。

“三個一批”促進崗位開發

家住岳陽市云溪區路口鎮黃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姚水蘭沒有一技之長,且家裡有年邁的老人需要照料,不能外出打工。因此她來到村裡的就業扶貧車間——云溪區黃皋艾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尋求幫助。經過短時間培訓後,她順利進入了這家企業,開啟了家門口的務工之路。

姚水蘭只是全省3096個扶貧車間吸納的3.8萬名貧困勞動力之一。近年來,省人社廳通過因地制宜就地開發一批、創新政策獎補培育一批、整合資源對接輸出一批等“三個一批”促進崗位開發。2018年底,湖南正式出臺《關於加快就業扶貧車間建設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意見》,因地制宜就地開發一批,引導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鼓勵設立就業扶貧特設崗位,安排貧困勞動力承擔護林、巡河、養路、保潔等工作,全省共設立就業扶貧特崗6.9萬個。大力開展就業扶貧基地建設,創新政策獎補培育一批。據統計,全省已建設就業扶貧基地1009家,穩定吸納3.1萬名貧困勞動力就業;組織開展“10強40佳”企業和職業培訓示範基地認定,全省4704家家庭服務業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3.5萬人;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的企業給予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補貼,4.9億元補貼資金促使18.3萬名貧困勞動力在省內企業穩定就業。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作用,整合資源對接輸出一批。2019年,省政府駐廣州、北京、上海、深圳、海南等5個辦事處收集省外崗位信息、開展勞務對接,共提供招聘崗位2.6萬個,全省建立跨省勞務協作對接協議317個,在省外就業的貧困勞動力達136.2萬人。

“三個強化”助推技能提升

通道侗族自治縣的貧困戶歐安坤一直想學一門技術。他免費參加了縣就業服務部門為貧困戶開辦的電工培訓班,結業後他開辦了一家水電安裝工作室,實現穩定脫貧。

在湖南,像這樣強化需求導向所開辦的免費技能培訓班還有很多。近年來,全省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將農村轉移勞動者的補貼方式由“先繳後補”調整為“先墊後補”,貧困勞動力培訓補貼標準在普惠制基礎上上浮70%。調整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工種目錄,建立重點企業聯繫制度和就業技能培訓工作先進縣獎補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和貧困縣的積極性。

在助推技能提升方面,湖南還確定了強化能力建設,擴大培訓服務供給;強化機制暢通,確保培訓實施效果的目標和方向。“2019年,我們支持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鼓勵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擴大培訓規模,指導市州開展異地對口幫扶培訓班,加強貧困地區職業培訓機構、職業技能鑑定機構建設,深入開展技工院校扶貧行動,健全校縣扶貧對接機制,全面落實國家助學金、免學費政策。”省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51個貧困縣共建立職業培訓機構160家、創業培訓機構56家、職業技能鑑定所58個,技工院校共招錄貧困家庭學生9124人,定向培訓貧困家庭兩後生5.34萬人,全年完成貧困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2.9萬人。

“三個模式”優化指導幫扶

“李經紀人介紹我們兩個人到村裡的黃桃基地務工,一個月收入6000多,比到外地打工舒服多了,很感謝他。”提起邵陽市新邵縣潭府鄉團結村的勞務經紀人李健明,該村貧困戶李湘林連聲感謝。因為在李健明的牽線下,他與妻子來到團結村的黃桃基地打工,收入可觀,日子逐漸有了起色。

據介紹,湖南全面推介“政府 勞務公司 勞務經紀人 貧困勞動力”的“四位一體”就業幫扶模式,充分發揮農村勞務經紀人作用,有效打通了就業扶貧的“最後一公里”。廣泛實施“311”就業扶貧模式,推動各地每年至少為有就業意願且未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提供3次崗位、1次職業指導、1次免費技能培訓。積極打造“四創聯動”助力脫貧模式,依託公共就業服務基層平臺,整合多方資源,打造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四創聯動”助力脫貧模式,為貧困勞動力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

像李健明一樣的“鄉間獵頭”全省共配備了1.9萬名,他們奔走在田間車間,積極“撮合”,總計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各類服務90萬人次。貧困地區共建成農民工返鄉創業園7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22家、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1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