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自從有了小程序,方便多了。""是啊,樓道燈壞了,早上點下手機,晚上回家燈就亮了,物業費也不用自己上門交,住著更舒坦了!""我家廁所下水管漏水,上報後物業師傅火速趕來處理,特別感謝!"12月25日一早,記者踏進信安街道紫荊社區臨時物業服務大廳,還以為進了"誇誇群",紫荊花苑小區不少居民拿著手機,自發"推廣"小程序。

居民們口中的小程序就是信安街道新推出的"未來社區"小程序平臺——鄰禮通。今年7月以來,信安街道聚焦未來治理、未來服務、未來鄰里三大場景,依靠"組織+制度+技術"創新,推出線下"鄰禮中心"和線上"未來社區"小程序平臺,在紫荊花苑小區、翰林苑小區及陽光紫郡小區試點,從解決物業繳費難問題切入,打造"紅色物業聯盟"治理數字版。

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紫荊花苑小區建於2000年,曾是風靡一時的高檔小區。但隨著時間推移,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交錢不少,服務不多,錢花得冤枉!""居民事兒太多,總以各種理由不交費。"……物業與業主各持己見。隨之而來的是小區業委會於今年10月11日集體辭職,臨時物業於10月20日到期撤離,小區一度陷入了癱瘓。

“鄰禮通”小程序的出現,在物業與住戶間搭起了交流溝通服務的橋樑,讓這個身處“寒冬”的小區迎來了“春天”。“以前我們難得見到物業管理人員,只有收物業費、衛生費的時候才見到人,錢交了一點都不安心。”家住紫荊花苑46幢的周阿姨感慨,有了“鄰禮通”後,不僅可以隨時交費,還可以報事報修,物業“接訴即辦”,事後還可以評價服務,就跟淘寶一樣。

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對於居民訴求,我們一般當天辦結,有難度的也會及時回覆。”紫荊花苑小區臨時物業——衢州名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沈紅英相告,在手機裡就可實時查看回復業主留言,非常方便快捷。據悉,自12月1日信安街道開始在紫荊花苑小區推廣小程序以來,已有900餘戶業主完成匹配,其中近400戶業主主動在上面繳納物業費,甚至有56戶業主把明年的物業費也繳了。

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同是試點的恬靜苑社區翰林苑小區也因“鄰禮通”發生了改變。該小區雖然只有56戶170餘名住戶,但因為物業公司與業主關係處理不好,2016年—2018年間接連換了兩家物業公司。以往該小區業主繳納物業費都要拖到年底,甚至來年,物業公司更是高掛在主管部門的“黑榜”上。7月初,小區引入“鄰禮通”,嘗試破解物業難題。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小區物業費繳納率就達82%,報事報修處理率100%,滿意率100%。

  除了物業繳費和服務,小程序還擁有獨特的積分系統、兌換系統和評價機制。“我們制定了‘聲望+貢獻’雙積分制,按時繳納物業費、評價物業、參與問卷、獻言獻策等,都可在‘鄰禮通’上獲得相應的聲望積分,積分可以通過線上兌換家電維修、家政服務等,讓服務‘有積分’,積分‘有榮譽’,榮譽‘有實惠’。”柯城區鄰禮未來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汪誠芳相告。家住翰林苑4幢的章女士就因參與評價物業攢了相應積分,她告訴記者:“我現在有102個積分,年底就可以兌換3小時的家政服務,非常划算。"

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小程序治出大和諧 “鄰禮通”通向“未來社區”

“‘鄰禮通’是我們建設‘未來社區’的一個起步實踐。”信安街道黨工委書記巫偉說,接下去,他們還將在試點小區引人人臉識別等智能設備,探索建設數字化智慧有禮小區,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務、教育服務、健康服務。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志願者和社會組織,通過“鄰禮通”匯聚在一起,共商共議、共建共享,切實解決居民的小事、急事、難事,打通社區治理“最後一米”,營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智慧有禮“歸心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