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80後活得太難、太累了,該怎麼辦?

我想與世無爭


都很難,都很累。

胡慎之老師說:我遇見了所有悲傷,仍樂意繼續前往,這就是人生最有趣的地方。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女主問男主:人生總是這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這樣?男主回答:Always.一直這樣。

吳伯凡老師說:認知即痛苦。沒有認知,沒有痛苦。

最形象的就是我們在母親的子宮裡。我們沒有認知。什麼也不知道。在那裡,我們是零認知。渾渾噩噩

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沒有偷吃蘋果之前,衣服遮體,不明白何為羞恥。不明白快樂、痛苦。只是活著而已!

其實,想想。正是因為有了痛苦,我們才能感覺到開心、歡喜、感動

我此刻正在經歷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每天夜裡,因為心慌而醒來。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亮光。真的想斷掉所有聯繫,找一個新的城市,重新開始。但是,這是逃避。我甚至也沒有勇氣。

可能是我前半段人生太一帆風順了,這是個轉折點。畢竟,人生總得起起落落。因此,哪怕我壓抑的頭痛、心慌。但是,我仍然堅信,Everything’s gonna be ok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可能太艱難的生活會讓我們嚮往舒適的圈子。不知道你有時候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有時光機器,一切重來多好。其實,這個白日夢我到現在都在做。這也被叫做“彼得·潘綜合徵”。當我們遇到挫折,幾經努力,會發現任然沒有效果,我們就非常想放棄。我們大家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彼得潘”。

其實,我們一直都是勇敢的。從出生起,我們勇敢的離開了母親的子宮。長大了,上學了,大部分的我們都不喜歡學習,寫作業,好想玩。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了九年義務教育➕變態的高中三年,踏進了象牙塔的大門。工作了,多少人找到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不都是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去工作嗎?

瞧,我們的人生一直在“不得不”。時間到了,我們不得不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學年齡了,我們不得不去上學。工作了,我們不得不找份工作養活自己。一直都是如此的。

《老友記》裡,當莫妮卡他們剪斷了瑞秋的信用卡後,莫妮卡說: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but you’re gonna love it”

歡迎來到真實的世界。它糟透了。但是,你一定會愛上它的!

很高興我們都是在真實的世界裡。而不是像《黑客帝國》裡的里歐一樣,前期生活在matrix建造的虛假世界。

這個真實的世界雖然太多太多的不容易。但是,也正是如此,我們才能知道,什麼時刻我們是幸福的。

㊗️我們都能繼續前行。





langlang80


換句話說:應該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活得累,因為這些人們只共享著百分之二十的財富。


柳正倫APC


這個世界很艱險,人活在世上是需要勇氣的。生命是短暫而又脆弱的,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在這個風霜雨雪,狂風暴雨頻繁的世界上,每個人活著都是很艱難的!八零後也好,其後的九零後,其前的七零後,以及他們的前輩後輩們又哪一個活得輕鬆呢!

人們只所以感覺累,感覺難,不過是人們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怪,強烈的佔有慾的使然,如果放下得失的心,淡化自我意識,放平心態,寵辱不驚,一切順其自然,順應環境,就會輕鬆得多。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我們只是命運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風飄浮,很難把握自己的命運,哪能事事順心,件件如意呢?想要改造命運實在是太難了,人定勝天只不過對人們美好的幻想,不可能成為現實的,只有接受現實,放平心態,少一些幻想,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對一些事情不要期待過高,沒有希望自然就沒有失望,也就能內心平靜,不起波瀾,

人要學會調解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的生活,拓開心量,不要斤斤計較,學會隨緣,怎麼都好,怎麼都滿意,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如果能用這種心態生活,保證你不會像現在這麼累!

我是熊貓生活家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同意熊貓的看法,就點贊關注一下謝謝,如果有不同意見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