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V2X(車到一切)技術可以讓汽車與基礎設施以及其他車輛通信,讓駕駛更安全、更高效。該技術可以讓車輛“看到”拐角處的情況或看清楚密集的城市環境,提醒駕駛員注意道路施工、交通堵塞和緊急車輛。

在理想的自動駕駛狀態下,道路也應該具備感知、決策和控制的能力,最終達到預測路上的其他車輛和預測路上行人的能力,並協同控制自動駕駛汽車。所謂車路協同就是從車輛出行開始,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整體控制。這裡面,V2X技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V2X就是讓車和車、車和人、車和路實現信息交互。目前V2X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中國倡導的基於蜂窩網絡的C-V2X,另一種是美國已摸索多年的DSRC(專用短距離通信技術)。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圖片來源:iSmartWays

何為V2X

所謂V2X,與流行的B2B、B2C如出一轍,意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車到一切。按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定義,V2X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車、人、路、後臺等對象的信息交換共享,具備複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行等功能。

V2X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交通設施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技術,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發生,最終目標是支持自動駕駛的實現。V2X主要包括交通設施聯網、車聯網、城市大腦(雲計算)以及網絡通路四個環節,是一場涉足多個行業的大變革。

V2X最早的應用是在2006年,當時通用汽車在一輛凱迪拉克上做了展示。從那之後,其他汽車製造商和汽車配套產品供應商都紛紛開始涉足這項技術。

在V2X領域,也有一場曠日持久的標準之爭。首先出場的是DSRC,美國作為DSRC的創造者,在這項技術上耕耘多年。其優勢有低延時和穩定性好,其中最重要的是低延時,在汽車的使用環境下,如果信息不能及時傳遞,傳遞的信息也就失去了其意義。

隨後,C-V2X誕生,經歷了通信技術從3G到5G的演變,C-V2X逐漸顯現出優勢。中國是C-V2X技術的主要倡導國,也是這個領域最大的技術原創國。相比之下,C-V2X更依賴網絡基礎設施(基站)建設、容量大、可靠性突出,且基於5G通信的V2X在延時上也不再有劣勢。

儘管DSRC前期佔據優勢,但由於發展緩慢以及福特等美系車企紛紛叛逃DSRC陣營等原因,美國也有轉向C-V2X的動向。目前,中國是C-V2X專利最大原創國,佔比達52%,在該領域已覓得先機。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V2X消除感知系統盲區

V2X技術正在改變道路、社區和個人生活。利用各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與駕駛員、其他車輛、路邊基礎設施以及“雲”進行通信,從而讓網聯汽車駕駛員能夠快速、安全地到達目的地,且成本很低。

受制於昂貴的單車智能化成本,自動駕駛遲遲難以突破。於是人們開始思考,如若用智慧的路代替部分技術,可降低不少車載成本。另一方面,由於單車感知系統存在視角盲區、感知技術還存在各自的短板,而V2X的應用可以讓自動駕駛有更充分的安全冗餘。

目前,國際上已經在不斷探索V2X應用,如奧迪就與芯片巨頭高通展開合作進行C-V2X測試。而國內已經在江蘇無錫、湖南長沙、浙江杭州等地陸續建起V2X試驗區,供相關企業進行路測試驗。

同時,V2X技術也是當前世界各國解決道路安全問題的一個研究熱點。根據美國交通部提供的數據,V2V可幫助預防80%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

與自動駕駛技術中常用的攝像頭或激光雷達相比,V2X擁有更廣的使用範圍,它具有突破視覺死角和跨越遮擋物的信息獲取能力,同時可以和其他車輛及設施共享實時駕駛狀態信息,還可以通過研判算法產生預測信息。另外,V2X是唯一不受天氣狀況影響的車用傳感技術,無論雨、霧或強光照射都不會影響其正常工作。

V2X可通過點對點信號近距離掃描,識別車輛路徑上的物體和行人。同樣,配備C-V2X移動設備的行人或騎自行車的人也會收到車輛進入其路徑的警告。因此,車輛、行人和騎車人都可以得到提醒,注意潛在的安全隱患。而即使高級攝像頭也無法看到拐角處被遮擋的障礙物。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V2X產業鏈中通信公司佔據重要位置

V2X產業鏈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組、終端與設備等。在通信芯片方面,華為和高通是重要的供應商。在通信模組方面,華為、中興都是其中的主力。至於終端與設備製造商就更多了,比較知名的有諾基亞、恩智浦、電裝、Savari、三星、大陸、Cohda等,國內企業有華為、航盛、中興、德賽西威等。

高通是C-V2X技術開發的先驅之一,早在2017年9月就發佈了Qualcomm 9150 C-V2X芯片組解決方案。高通也一直積極參與和主機廠、一級供應商,基礎設施供應商、ITS軟件開發商、車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道路運營商、移動網絡運營商,甚至政府等各方的V2X生態合作。

華為是V2X硬件領域的後來者,在2018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推出了首款C-V2X商用產品。在移動通信領域競爭激烈的兩大供應商在V2X領域同樣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在傳統零部件企業方面,大陸生產各種V2X硬件,並提供混合的V2X解決方案,其產品集成了4G和5G網絡接入技術,並覆蓋DSRC和C-V2X兩種技術規格。同樣,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博世在V2X方面也有染指。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5G助推V2X發展 中國力量厚積薄發

隨著5G技術的發展與普及,V2X的前景愈發光明。V2X技術定義了對等通信協議,讓車輛之間的態勢感知成為可能。隨著5G技術和網絡日益成熟,C-V2X為車輛與其他車輛、道路基礎設施、控制系統,以及行人和騎車人等低能見度道路使用者等周圍環境進行更多的通信提供了新機會。

同時,5G的應用讓中國倡導的C-V2X技術路線在延時性等重要指標上趕了上來,應用前景和可行性大為提高,也讓一些原本看好DSRC路線的勢力發生了轉換。加上中國在C-V2X創新方面的領先優勢,中國正在逐漸把持V2X發展的主導權。

而自動駕駛方面的不同戰略也進一步增強中國在V2X方面的話語權。與單車為主的美國自動駕駛發展模式不同,中國發展自動駕駛更強調車路協同,同時中國對道路交通的管控模式也更利於發展V2X。由此可見,在自動駕駛和V2X方面,國內企業的發展後勁值得期待。

文:林揚 編輯:黃霞 版式:趙方婷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中國路線搶佔高地,5G助推下V2X前景如何?| 中國汽車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