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心甘情願給員工分50%的股份

你今年45,創業十四年,最困難的時候被債主堵過門,借過同學的錢發工資,也誤判過市場行情導致一屋子的貨賣不出去,頂著老闆的頭銜你走到今天覺得很不容易,好在苦日子到頭了,公司上了軌道,自己也能有時間喝喝茶偶爾去趟藏區拍羚羊。但內心深處你知道有情飲水飽,而有錢更知人間冷暖。

小張是你看著帶起來的,跟了你十一年,剛畢業就來了公司,是你招聘的第一個大學生,當時你創業第三年,直到一步步帶成了銷售總監,昨晚他約你喝了一頓酒,說了很多感激的話,於是今天你早早來到了辦公室,你知道他應該是要走了,你要跟他談的內容是希望他走之前找到接替的人。

上一個走了的人是技術總監老陳,不太愉快,你給了百萬年薪,配車配房,隨著企業的發展你覺得你沒有虧待他,他轉身帶人做了公司的競爭對手,每個市場都步步緊逼,均價還比你們低20%......

組織創新這個詞對你來說太陌生,但是面對人才的流失和成為業內黃埔軍校的“美譽”,你戴著這頂帽子有些難受。直到有一天,你從一張朋友圈轉發的裸照裡看到了宗毅,和他開創的裂變式創業。

以上就是裂變學院招生簡章裡吸引我的原因,機緣巧合,上週我專程去廣州感受了一番,作為一個早早讀完了《裂變式創業》的讀者,我來說下我的感受,你可以讀完當做對一個人一本書或者一個昂貴課程的推薦:

1.有核心

裂變式創業核心在於解決人才和組織發展問題,這很老生常談,這包含從拓寬職業規劃的路徑,打破天花板到挽留得力干將,讓員工共享創業成果,而最重要的,不放棄對企業的控制權,實現雙贏,邁過了創始人心中最大坎這點就很難得。

2.只說利

利益分配是千古難題,關鍵點是我很敬佩的一個老師常年在掛在嘴邊的尺子和度,通過母公司創業孵化優質項目,在項目中員工大比例持股,有賺頭更有奔頭。裂變學院提供了多種組合的實踐方式,到手即用,完全適合製造業,靈活適應其他產業。

3.事實感

這是很多企業課程培訓的弱項,就是你不確定臺上的講師講的是不是真的,他就一句話,你信了沒準代價幾千萬;宗毅的個人閃光點在於好的壞的一起說,事實數據沒有避諱,我把它稱之為在裂變創業的現場學習裂變。

4.近距離

課程在辦公樓會議室講,後面就是企業,哪個項目有什麼最新進展,負責人上樓就來了,50億左右的總量級,不會很離譜,小的裂變子公司也就剛過千萬,不會讓人束手無策,覺得學了一肚子屠龍之術。

5.純乾貨

課程3天,我重點研究了一張芬尼一般項目的分配比例圖譜,其實要知道這就是拿錢試出來的乾貨,這是那些網上書評說道理誰都懂的讀者是很難理解,在決策層所謂的乾貨就是如此,員工一股5萬還是一股50萬,判若雲泥,基於實踐的理論體系,來得粗糙但是無比有效。

6.不缺錢

和以培訓為生的組織不同,宗毅本人不缺錢,主營是投資和空氣能產業,當然他對學院的事情更多的是給予了他對自己後半生的目標:做教育;而裂變學院作為芬尼的子公司,則是奔著學員企業的股份來的,通過優中選優加小額持股,預期相對長遠,也符合廣州企業的做事風格。

7.人好玩

芬尼是個好玩的企業,而創始人宗毅做過很多事,有的拍腦袋,有的甚至完全背離企業目標,比如他堅持不在分享裡賣熱水器,內部使勁懟;又比如拉贊助環遊世界,但後來一想不妥於是自己掏腰包。課程中的分享我所能感受到的就是一個沒有利害衝突的大哥跟你聊聊精彩的人生。

8.夠坦誠

如何一步步把自己從企業家變成個人IP,如何通過整合資源賣書開學院,這些對於通常社會名人很難回答的問題;授課環節宗毅不僅回答,還一一作了路徑規劃式分享,組織創新的彎路和交的學費,無一避諱;公司人才培養的秘訣和實操要點,毫無保留。

9.真性情

這點跟課程無關,宗毅喜歡坐馬桶寫感受,每天發朋友圈,稱為宗毅的馬桶思考,有天他在朋友圈談到了某英語老師,我私信他說這樣不太好,因為私下沒關係,站在企業負責人的角度你的微信也是企業發聲窗口(參見老羅的企業家不能由著性子發聲論),結果,你們看截圖就好。

如何讓你心甘情願給員工分50%的股份

我只能說這樣的人牽頭做的事看著邪乎其實很靠譜。

10.不油膩

最後趁個熱點來說,作為標準的中年人(宗毅本人47),不胖,愛好運動,有保溫杯不知道泡的啥,沒有那些居高臨下的儀式感也沒有藏著掖著,心態開放童真尚存,所以旅行拍個裸照,穿條紅褲子講課,對他而言也不是個事情,相處下來,你能直觀感受的是,這個中年人不油膩。

如何讓你心甘情願給員工分50%的股份

以上。

利益相關聲明: 作者大象, 聲明: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