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賓特洛甫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被希特勒稱為俾斯麥第二

他是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被希特勒稱為俾斯麥第二。他費盡心機簽約盟誓,推動納粹的罪惡鐵騎東征西討。從香檳酒小販到狂熱的反猶分子。他怎樣一步步逃的希特勒的歡心。從操縱帝國外交到狼狽逃亡。

裡賓特洛甫出生於1893年。他出生於德國的軍人家庭。他沒有接受過什麼正規的教育。只是在私立學校學習過一些英語和法語。

1920年27歲的裡賓特洛甫你德國下面製造廠老闆的千金安娜亨克爾結婚。婚後裡賓特洛夫作為其岳父的助手處理了許多業務。開始步入上流社會。裡賓特洛甫是一個很虛榮的人,他的妻子安娜也是一個善於追逐名利的人,所以在追逐虛榮這個方面兩個人很合拍。嗯,那這個人非常傲慢,有控制慾,就想在他那不斷催促下1932年裡賓特洛甫加入了納粹。

裡賓特洛甫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被希特勒稱為俾斯麥第二

由於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法語。1934年裡賓特洛甫被任命為德國裁軍事物代表駐國際聯盟大使,組建裡賓特洛甫辦公室。但一直覬覦外交部長一職的他,一方面魚康斯坦丁馮牛賴特主持的外交部分庭抗禮。一方面設法討好希特勒。

1935年6月裡賓特洛甫奉命以巡迴大使的身份前往倫敦與英國談判並簽訂英德海軍協定。這一協定表面上規定德國艦隊的總噸位永遠不超過英國海軍總噸位的35%。但對當時總噸位僅相當於英國海軍零頭的德國海軍來說,意味著可以將凡爾賽條約不得擁有海軍的規定拋之腦後,名正言順的擴大實力了。

裡賓特洛甫並不僅僅滿足於,駐英國大使這個職位,他經常越過外交部長牛賴特向希特勒直接報告有關情況,參與德國的重大外交活動。1936年10月,李賓特洛甫在柏林與日本代表談判,並簽署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第二年裡賓特洛甫促成意大利在該協定上簽字。這意味著法西斯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勢力和侵略性國家集團。

裡賓特洛甫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被希特勒稱為俾斯麥第二

1938年2月4日46歲的裡賓特洛夫終於取代了牛賴特被希特勒任命為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向希特勒提出報告,認為英國不會對奧地利採取行動。隨後他又奉命起草對奧地利的最後通牒,在納粹武力的威逼和英法綏靖歲政策的縱容下,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又是在裡賓特洛甫的努力下1938年9月英國 法國,納粹德國,意大利四國首腦齊聚慕尼黑。英法兩國為了避免戰爭爆發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納粹德國。慕尼黑協定的簽訂又證實了裡賓特洛夫的判斷正確,因此裡賓特洛甫受到希特勒的青睞也不足為奇。

為了實現先西后東的戰略,避免東西兩線作戰。裡賓特洛甫奉希特勒之命一面以德英談判破壞英法蘇談判,一面力圖圖改善德蘇關係。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至此希特勒西進路上最後一個掣肘之害被解決。九天之後,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1940年9月二戰爆發一年後裡賓特洛甫迎來了兩位客人,意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和日本駐德大使來棲三郎9月27日三人代表各自的國家,在德國首都柏林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成立。這一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戰線最終形成,又被稱為魔鬼條約。

裡賓特洛甫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被希特勒稱為俾斯麥第二

1945年4月20日,裡賓特洛甫在參加希特勒的生日慶祝活動之後,預感到末日即將來臨,隨後悄悄然的逃離柏林。戰後裡賓特洛甫被英軍抓獲,1946年10月1日,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納粹戰犯裡賓特洛甫絞刑。

儘管裡特洛甫為推行納粹外交政策效盡犬馬之勞,但納粹德國統治集團內部對他的評價並不一致。戈林公開稱裡賓特洛甫為"骯髒的小香檳酒販子"。戈培爾則不無刻薄地說:"他的名字是用金錢買來的,錢財是通過婚姻獲得的,官職是靠詐騙弄到的。"帝國銀行家亞爾馬·沙赫特把他描寫成一個愚蠢而又無能的人,齊亞諾說他空虛,輕浮,喋喋不休,墨索里尼則說只要看他的頭部就知道他只有一個很小的腦子。然而,希特勒聽不進任何反對裡賓特洛甫的話,認為裡賓特洛甫的"俾斯麥第二",甚至稱讚他是"比俾斯麥更偉大的外交部長"。

裡賓特洛甫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被希特勒稱為俾斯麥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