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討好型人格麼?請別放棄治療

你是討好型人格麼?請別放棄治療


你是討好型人格麼?就是那種一味討好別人,不懂得如何拒絕的人格。按照百度百科上面的解釋:"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今天在豆瓣上看見了這樣的一個討論小組,在此之前,我不知道還有一個這樣的名詞能和自身劃上等號。是的,我也是這樣的一種人格。害怕麻煩別人,別人拜託給自己的事,比自己本身的事更加的重視,更加的上心,我生活的一切都是為了他人,自己的事情都要排在他人之後。擔心別人託付給我們的事情辦砸,害怕看見出現在託付者臉上的失落。雖然這種失落可能僅僅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但是,也足夠讓我們坐立不安。

《討好型人格治療所》豆瓣小組的簡介上放了這樣的一句話,是來自《被嫌棄的金子的一生》 。“生而為人 我很抱歉”。當我看見電影裡的這句臺詞時,同樣也有很深的感慨。這句話裡面表現出來的是強烈的自卑,如同我們的現實生活寫照一樣,自卑、懦弱。我們渴望被肯定,渴望別人對我們讚美。或許只因為辦成了別人一件很小的事情,或許只是別人在談話中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句誇獎,都能讓我們開心的如同孩子一樣。

要治療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就應該回到這種心理狀態產生的時候。因此我使勁的回憶,我是何時形成的這種人格。是當我第一次感到孤獨時,第一次使用取悅別人這樣的方式來換取朋友時。人都是害怕孤獨的。當我們感覺到自己孤獨的時候,我們急於擺脫它。我們急需獲得別人的關注。因此,我們在討好他人以獲得關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是所有人類的天敵。強大的人願意去直面它,去戰勝它,通過自身的努力,以不屈服於自己的意志,勇敢的走在最前面。而弱小的人只能選擇去靠近他,去依附他,甚至通過取悅別人的方式去加入他。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天生就閃耀著光芒,而有的人天生眼裡只能看見別人。

突然想起《搏擊俱樂部》裡的一句話,“你是要當一輩子的懦夫,還是要當英雄,哪怕只有幾分鐘。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而是來自心底的吶喊。”你願意當一輩子靠討好別人以獲取精神慰藉的懦夫,還是堅強的站起來,做自己的英雄,勇敢的對別人說不。我們應當學會考慮自己,應當勇敢的詮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也可以學著溫柔待人,當我們變得更好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靠近我們。

喜歡的朋友還請點贊+關注,你們的支持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