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月9日OPEC會議召開後,原油價格最終大幅度下跌?

飯哆


昨晚說真的,石油價格是一波三折,我們來看看時間軸:


22.24:沙特和俄羅斯就減產問題達成協議。這是油價第一波上漲。

22.28:消息人士說歐佩克+以及其他產油國將討論減產高達2000萬桶/日。油價再漲。

23.03:歐佩克+減產是1000萬桶/日,油價開始下跌;

23.17:歐佩克壓根就沒有討論每日減產2000萬桶的情況。油價再跌。

事情還沒完,這個會,實際上開了7個小時,其中5個小時用於說服墨西哥接受減產。而歐佩克代表稱,不會在沒有墨西哥的情況下削減石油產量。對此,墨西哥僅表示象徵性地減產10萬桶/天。這其中背後沒明說的含義在於:墨西哥是唯一的北美OPEC+國家,墨西哥的態度很可能代表了美國的某些態度。


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石油大幅減產,那麼油價上漲,對美國的頁岩油是利好還是利空?如果是利好,那麼美國的頁岩油會不會搶佔墨西哥的市場,同在北美的地理位置?


其實問題的本質,還是在於兩個字:利益。


從整體來看此次會議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誰減產,怎麼減產,從當前的協議文本來看,俄羅斯的損失最大,將被迫減產253萬桶/天的實際產量。沙特阿拉伯則是在產量提高到1100萬桶的基礎上削減,實際減產大約150萬桶。是什麼條件,讓川普和普京通話後,俄羅斯同意了最大的減產呢?俄羅斯用減產換來了什麼待遇呢?這些都值得投資者進一步關注。


而作為此次石油價格戰的發起國,沙特、俄羅斯雙方的表態無論如何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意味著原油價格戰暫時休戰了 ,有助於穩定原油市場未來的供需預期。可以理解為原油市場在向著積極方向發展。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經濟下行,原油需求減少,這個時候如果提價會不會導致失業?又有新的問題。反正能坐下來談,就說明有戲,我們拭目以待吧。


螞蟻聊股市


美國沒有參加4月9日OPEC+會議,也未在稍後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做出任何實質性減少產量的承諾。美國此舉,粉碎了沙特和俄羅斯希望美國參與到OPEC+擴大的規模的意願,也使未來是否能夠形成一個有效率的減產計劃,充滿了較多的變數和不確定,因此抑制了國際石油價格繼續維持反彈的格局。

雖然,OPEC+會議討論了減產1000萬桶/日的可能性,但是因為減產配額的問題發生了分歧。OPEC+意欲減產23%的幅度,因此分配給墨西哥的減產數量為40萬桶/日,但是墨西哥方面僅僅願意承擔10萬桶/日減產份額,原因是墨西哥的石油產量只有168萬桶/日,沒有沒有大幅減產的計劃。墨西哥石油部長在會議還沒有結束提前離開,導致了OPEC+會議最後並沒有改變協商減產的結果。因此導致美國石油期貨和布倫特石油的快速下跌。

過去在OPEC+內部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在國際油價上升至較高的位置時,OPEC+想達成一份增加石油產量的協議以應對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但是伊朗拒絕的了當時增加產量的協議。因為伊朗在美國製裁之下,石油出口被封鎖,伊朗更不願意石油出口來彌補伊朗斷供後的缺口。後來在俄羅斯的斡旋之後,伊朗才同意了增加產量。OPEC+內部一直因為減產配額髮生分歧,這使達成一份行之有效的減產計劃難上加難。

即是OPEC+達成一份100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但是相對於當前的因為病毒損失了超過2000萬桶/日的需求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連最小程度維持石油價格的維穩都無法達成,更不要說寄望於石油價格大幅上升了。

所以,OPEC+希望G20國家減產500萬桶/日,而G20能源部長會議上美國並沒有做出一個實質性減產的承諾,因此希望G20國家減產的希望基本上已經泡湯了。美國仍然是當前全球石油產量最大的國家,雖然在國際石油下跌後,美國頁岩油損失了部分產量,接近400萬桶/日。這也是美國認為自然減產了。而這個自然減產在沒有加入到減產協議的約束中,美國的石油產量在病毒控制後,石油需求轉機回覆後,美國產量就會反彈了。因此,美國已經成為減產計劃的絆腳石了。需要達成一份有突出效果的減產計劃,還要美國的表現。

在當前新冠病毒繼續蔓延的環境之下,全球石油需求銳減了近3000萬桶/日或者以上的數量,但是OPEC+仍然只是討論了100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如果疊加了自然的產量損失400萬桶/日,總計才減少了1400萬桶/日的生產供應,而相對於銳減的石油需求僅僅是杯水車薪,更無法保證石油價格的反彈的延續了。

所以,當前全球石油價格仍然要看美國了。而美國因為頁岩油產量的損失,對於減產的消極反應,也是OPEC+減產協議的達成充滿了更多變數,不確定性將會導致石油價格可能會下跌至更低的位置。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為何在4月9日OPEC+會議召開後,原油價格不漲反跌?一句話就是減產數量不及預期,況且仍然有分歧,這是當日國際油價不漲反跌的原因!

1、會議當中的減產數量不及預期

我們知道在早在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發推文說沙特和俄羅斯將聯合減產,減產數量為1000萬桶,隨後又補充到將減產1500萬桶,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國際油價連續兩日暴漲,兩日漲幅均超過15%,布倫特原油價格也從24美元的底部重新站上了30美元的臺階。而WIT原油價格更是從20美元以下上漲到將近30美元,市場本來對這次減產寄予厚望的。

但是4月9日OPEC+會議商議的減產數量卻並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在這次會議中OPEC+將聯合減產1000萬桶(5月份和6月份),6月以後,減產幅度逐漸降低,7月至年底日均減產800萬桶,2021年1月至次年4月日均減產600萬桶。

要知道在疫情前全球每日對原油的需求量是1億桶/天,而在石油價格戰以後,各國又開始加大了原油的生產量,尤其是沙特,而各大機構普遍預測受疫情影響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將減小1800萬桶-2000萬桶/天,現在OPEC+的減產數量是不及預期的,而且這次減產的提議也是有水分的,因為沙特等國家最近又增產,這個就是有點類似於雙十一的先漲價再降價的行為,所以看起來是打了折扣的,是有水分的。

2、再者說當天會議也未能達成一致

原本以為這個會議主要就是沙特和俄羅斯的意見,他們兩個石油大國統一意見後這個減產協議就算是達成了,但是誰都沒想到這份提案未能實現竟然是因為墨西哥不同意減產要求。

墨西哥就一下子成為關鍵國家了,成“C”位上的人物,這個也讓市場對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多了一份擔憂。

不過還好,若日墨西哥總統宣佈,美國將主動承擔墨西哥的減產數量,墨西哥減產10萬桶/天,美國幫助墨西哥減產25萬桶/天。墨西哥這個算盤打得很響,美國一直未表態自己要加入減產俱樂部,現在墨西哥將了美國一軍,美國當然是更迫切的希望能夠達成減產協議。

石油減產是勢在必行的,只是這個過程並不順利,誰都想別人多減產,自己少減產,談判過程不會一蹴而就,美國是最大的產油國,也是前三的石油出口大國,美國要促使協議儘快達成和落實,自己也得做出更大的誠意,不能僅僅手握關稅大棒讓別人減產。畢竟頁岩油產業還能熬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