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斷注入流動性 銀行高效“貸”動企業發展

主持人於南: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要求落實落細今年以來出臺的支持企業政策措施,助力企業渡難關。疫情發生以來,各有關部門通過定向釋放流動性、減費降稅、減免房租等手段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而此次國常會又提出了包括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地方政府專項債、延長西部地區鼓勵政策等在內的舉措,為經濟持續注入活力。

專家表示,未來的貨幣政策很有可能在繼續引導LPR下行的同時,更多在利率並軌上做文章

本報記者 劉琪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強調,要落實落細今年以來出臺的支持企業政策措施,助力企業渡難關。同時,還要研究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為幫助企業,央行實施了多項舉措,包括通過3次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3.55萬億元資金。各家銀行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企業經營發展以及復工復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對於下一步貨幣政策工具如何更好支持企業,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利用總量型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比如降息降準;二是利用結構型工具促進資金流向中小微企業和民企,比如增加針對中小企業的專項再貼現、再貸款,定向降準,增發永續債、二級資本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增發小微企業金融債等等;三是加大政策性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銀行積極幫扶企業

今年3月份,位於江陰市的璜土龍源桃園家庭農場的櫻桃大棚建成投用,新引進的200棵櫻桃樹經過移栽,陸續進入開花結果期。春耕備耕項目的順利推進,讓農場負責人劉先生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今年年初,農場在大棚建設、新品種引進等方面一度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當時一筆來自某農商行的300萬元低息貸款,從申請到發放僅用了2天的時間,宛如一場“及時雨”,解了劉先生的燃眉之急。“我們農場現在規模比較大,引進了這麼多櫻桃成品樹回來種植,風險也很大,櫻桃的種植技術要求很高,資金需求量很大,這筆貸款對我們農業真的是幫助很大,是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的資金需求。”劉先生說道。

《證券日報》記者從該農商行了解到,截至3月末,該行今年已向224家涉農企業發放支農再貸款19.722億元。此外,根據央行下發的《關於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促進有序復工復產的通知》,該行通過開展客戶摸排,已初步篩選出近70戶符合再貸款支持條件的客戶,並建立名單制管理,逐戶對接信貸需求。目前已向63戶“三農”和小微企業投放了支農、支小專項再貸款4.3145億元。

國有大行也充分發揮“穩定器”作用,高效落實專項再貸款政策,精準支持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發展。據某國有銀行數據顯示,截至3月中旬,該行累計向648家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新增發放符合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標準的優惠貸款146.59億元,其中超過半數企業為普惠型小微企業;累計向300家地方性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新增發放優惠貸款66.27億元。

另一家國有銀行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1月23日至4月14日,全行累計為9655戶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投放信貸資金1054.10億元。

在服務、支持小微企業方面,互聯網銀行也充分發力。新網銀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面對小微客群普遍面臨的資金困境,該行前期安排了10億元信貸專項資金,支持與疫情相關的小微企業提款用款。

據瞭解,新網銀行自2019年4月份正式成立小微普惠部以來,各項政策上對小微業務進行傾斜,提高小微貸款的信貸計劃,要求小微貸款增速不低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並制定了專門的績效考核激勵措施。截至2019年末,新網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速達94.28%,高於行內各項貸款增速64.63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小微貸款增速依然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8.18個百分點,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客戶15743戶。

再貼現再貸款政策馳援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央行年內實施了三次降準累計釋放資金超1.75萬億元。今年1月6日央行實施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4月3日央行決定實施針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此次定向降準分兩步走,首批2000億元資金已於4月15日落地。

實際上,降準的實施也是對國務院部署的落實。今年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其中就包括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

除了降準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流動性支持外,央行還提供再貸款再貼現精準支持。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央行於今年1月31日設立了3000億元抗疫專項再貸款。2月26日,央行出臺了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政策專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而在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除了提出實施定向降準外,還確定增加面向中小銀行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

從再貸款再貼現的落實情況來看,據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介紹,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方面,截至4月8日,相關銀行對重點企業發放了優惠貸款2379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2.51%,財政貼息後實際融資利率為1.26%,目前醫用物品需求緩解,物資供應趨於正常,所以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政策目前在收官階段。

“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中小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至4月8日支持地方法人銀行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3453億元,已經支持了42.5萬戶,預計總支持戶數會超過50萬戶。1萬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預計會支持超過200萬戶企業。”孫國峰表示,目前在銀行體系有授信的中小微企業一共是3000萬戶左右,所以1萬億元的再貸款政策可以覆蓋全國7%-10%的中小微企業,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此外,3月1日,央行、銀保監會等五部門還聯合印發《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明確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間,如果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可以向銀行提出延期申請。銀行根據企業受疫情影響和經營狀況,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據悉,截至3月底已對約8800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

對於如何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支持,此前市場一直有調降存款基準利率的呼聲。不過,從央行近期的表態——“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對於維護存款市場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競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要長期保留”來看,這只是貨幣工具的一個選項,並不會馬上運用。

因此,崑崙健康保險資管中心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傳統“數量型”貨幣政策影響範圍“大而廣”,往往帶有溢出效應。儘管“價格型”貨幣政策更具定向性,但受制於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雙軌”運行,在傳導效率方面仍舊存在羈絆。未來的貨幣政策很有可能在繼續引導LPR下行的同時,更多在利率並軌上做文章,進一步完善利率市場化,讓市場利率和政策利率相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