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尋機 新思路應對新挑戰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經濟社會發展節奏,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挑戰。特殊時期,我省企業迎難而上,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的應用,他們從“危”中尋找“機”,為抗擊疫情、保障生產生活、推動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更迸發出產業轉型發展“新”動向。

運用智能製造,快速復工復產

“現在我們的工作區域由原來8人聯合操作減至2人巡檢,而且工作效率提升了50%,資源回收率提高了5%,工作面回採率達到92%,生產能耗降低5%以上,產能恢復100%。”4月5日,正在同煤集團同忻礦8305智能化綜放工作面進行安全巡檢的技術主管王亞軍說,“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我們不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還確保了操作環節的安全可靠。”

同忻礦是同煤集團建設發展的第一個智能化礦井。該礦8202工作面自運行以來,已連續7次完成智能化綜放操作系統的升級換代,改進支護初撐力智能補壓、三角區域割煤參數制訂、融合小煤柱開採、煤礦堅硬頂板地面壓裂控制技術等30多項內容,自主完成智能化綜放工作面操作系統升級。這個礦智能化綜放工作面密佈著60多個高清攝像頭、1500多個傳感器,通過集控中心與各子系統之間的配合,能夠實現採煤機記憶截割、支架自動跟機移架、跟機視頻監控和遠程遙控操作等智能化,直接將工作面內作業人員減少至8人,開採效率同步提升。

作為主力礦井和第一批覆工復產礦井,塔山礦充分發揮智能化開採優勢,利用地面調度中心進行遠程自動化控制、設備關鍵參數監測、自動化割煤、智能化放煤等,將生產現場作業人數降到最少,確保一線作業人員不聚集、生產不耽誤。從1月25日中班復工復產以來,塔山礦8222智能化綜採工作面每班日均出勤12人,日均產量達到2.9萬噸。“正是智能化升級,一線工人的作業強度、人員密度都大幅降低。”相關負責人介紹,“即使在同一個辦公地,大家也可以實現‘不碰面生產’,既保證了疫情防控,又實現了高效生產。”

疫情給製造業帶來交通物流不暢、員工返崗困難、生產成本增加等諸多困難,但一些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讓“機器挑大樑”成為現實,並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展現出明顯優勢。

衝鋒在前,時不我待,緊張有序的工作場景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裡熱火朝天進行著,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的損失補起來。二氧化碳機器人自動打底焊正在清根作業,鋼板加工中心正在進行等離子切割作業,數控火焰切割機正在作業......在山西瀟河建築產業有限公司,正在安裝的橋樑U肋單元板自動化生產線引人注目。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澤峰表示,“復工復產一個月來,園區單月產能已與去年單月平均產能持平,為實現今年年產4萬噸裝配式鋼構、實現產值4億元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正是通過智能化改造,這些項目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減少了用工和成本,還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擔當了‘先行軍’。”

開發新科技,傾情助力抗疫

“樣本採集、滅活處理、核酸提取、PCR檢測、報告發放……”山西國信凱爾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搭建的山西省首家第三方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平臺近日投入運行。該公司已成功為100多家單位復工人員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完成1萬餘例返崗復工人員防疫篩查。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精準醫學技術和產品研發與應用的高科技企業,也是全國首批27個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之一。疫情期間,公司迅速將工作重點投入抗疫工作中,憑藉自身技術優勢,和高校合作開展新冠病毒檢測工作,建立了從標本採集、標本運輸、標本檢測到報告發放等各個環節近30項標準流程及防護流程,並搭建了自動核酸提取和PCR檢測平臺。

“平時研發往往需要去市場上尋找應用場景,而疫情期間,很多急迫的應用需求自己就湧現出來了。”山西省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研發負責人張國華這樣認為。針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重需求,這家公司開發出“自動人臉識別測溫系統”在太原市第五中學完成安裝。當人員通過測溫區域時無需停留,攝像頭即能迅速捕捉人臉畫面並自動完成面部測溫,系統24小時不間斷工作,無需人工干預,既滿足了測溫需求又保證了通道的通行效率。

在全省進入戰“疫”的攻堅階段時,山西移動僅用兩天時間,就為全省1.5萬名使用移動電話的綜治網格員打造了個性化“防疫來電名片”,有效解決電話核查時未知來電的拒接問題,提高了疫情防控核查效率,覆蓋全省11個市,93個縣區,733個街辦,8035個社區居民點。

“沒有想到新科技、新技術可以滲透到這麼多疫情防控領域,疫情當中蘊藏著很大的市場,充滿機遇挑戰,經歷這次疫情,我們的研發思路會打得更開了。”張國華說。

探尋新興業態,拓展發展空間

“雲看秀+雲直播+雲逛街”,既能讓觀眾領略潮流新品發佈,又能“即秀即買”、包郵送達……連日來,太原各家商場春季促銷拉開帷幕。“上百個品牌線上發佈,還能借助AR技術看到試衣搭配的效果,下單後第二天快遞到家,讓我們‘逛街’不再為‘腳力’發愁了。”太原市民樊娟娟說,疫情期間實體店營業受到影響,普通線上購物的參與感不足,“憋了兩個多月的購物慾終於可以釋放。”

受疫情影響,眾多服務業企業遭遇困境,但以“互聯網+”為特徵的線上購物、線上辦公、線上教學等新興服務蓬勃興起,不僅為抗擊疫情、保障百姓工作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還藉機拓展了市場。“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到後備廂”——疫情期間,中石化依託旗下2萬多座加油站的易捷便利店推出生活服務,消費者通過易捷加油App下單後,工作人員就會將組合銷售的生活品送到用戶車的後備廂裡。“春節期間,我們線上訂單持續增長,近期實體超市人流增多,但線上訂單仍維持在高位,大約佔到全部銷售單量的10%。”疫情改變了許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使其逐漸形成“線上依賴”,太原萬象城生活超市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加強網上訂單。疫情下的新消費促使他們繼續把線上業務拓展為市場營銷新方向。

疫情帶來嚴峻挑戰,但也成為新業態、新模式的催化劑。經濟在抗壓的同時,也積蓄著新動能,激發出新動力。在復工復產的浪潮中,我省企業迎難而上,在危機中尋找機遇,憑藉科技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勁,展現出良好態勢。

本報記者沈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