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今年1月20日,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被官媒公開,自25日開始,身在武漢的作家方方以微博日記的方式,記錄“封城”後她在這座城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直到3月25日,共計60篇。

方方日記,相信大家多少聽說過。其中的名句“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被廣為傳播。不過也有網友評論,她的日記看了一篇就沒必要看第二篇,因為都差不多。還有網友說,與其花時間去看這些負面的東西,不如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後來,一度聽聞她被罵得挺慘,不瞭解真相的我多少還覺得有些同情,但事實證明,她不值得同情。

1、日記火速翻譯,遞刀境外勢力

但是4月8日,《方方日記》英文版在亞馬遜預售,而且名字是《Wuhan Diary》(武漢日記),這個真的大大的不對了。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出版商是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且不說這個出版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3月24日寫完,4月8日預售,6月底到貨,十三萬字的一本書,翻譯、校對、排版……很多具體工作要完成,再加上來回對接需要的時間,尤其是還有時差,可真是兵貴神速。


搶時間幹什麼呢?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了“1918西班牙大流感”,多次被拿出來與此次疫情相比較的,其實它最早發現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但是硬被美國按到了西班牙頭上。“西班牙大流感”,全世界都這麼叫,“西班牙”在這個詞彙裡面聽起來就是個髒亂差的印象,真是百口莫辯。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這是因為,心理學上有“光環效應”,是指對一個事物的某種優點,或者缺點產生深刻、突出的印象後,這種優點或者缺點會被誇大,影響到別人對這個事物的整體判斷,使別人產生以偏概全的心理傾向。為什麼做廣告的時候要用俊男美女?因為你看到俊男美女和商品在一起,就會對這個商品產生好印象。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除了“光環效應”,心理學上還有“首因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首次接觸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最為深刻,甚至很難改變。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試問除了一些獵奇的人,誰願意去一個以病毒聞名的城市旅遊?如果第一次聽說武漢,就是跟疫情連在一起,誰會對這個城市有好印象?“名字”看似簡單,其實是非常有力量的,我們將概念用“名字”封裝,然後將“名字”用來思考。所以我們一直堅持對病毒的命名,絕不能跟武漢、跟我們的國家聯繫在一起。否則它帶來的偏見,會重創這個無數人拼死保護的城市,重創這個國家。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美麗的武漢


“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方方作為一個玩弄文字為生的人,不會不懂其中的含義,而且恰恰相反,她應該深諳此道。《方方日記》就偏偏在這個西方國家著急甩鍋沒有把柄的關頭,火速翻譯成了英文,而且以《武漢日記》為名,這哪裡是陰謀,這TM就是陽謀,太顯眼了,簡直扎眼了好麼。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微博網友烏合麒麟作品《為弄臣加冕》


在亞馬遜上搜索“Wuhan Diary”,可以看到,《方方日記》封面用大字標出Wuhan Diary,生怕人家把“武漢”和“疫情”聯繫不到一起。而同樣是疫情期間在武漢寫的日記,下面的牙買加一家人寫的日記都留了口德,叫“Covid-19,7:03”,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命名簡稱。如果是一個西方人,疫情期間駐紮武漢寫下日記,然後火速出版,倒還可以理解。方方作為曾經的湖北省作協主席,做出這種吃裡扒外、賣國求榮之事,只令人想要拍案痛罵。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2、日記字裡行間,只有冷漠和自得

再看外文版《方方日記》封面上方的小字,寫得是“從隔離城市發出的新聞快訊”。用的詞彙是“dispatch”,指得是“新聞快訊”。新聞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但是方方日記最令人詬病的一點就是,這些內容都是她在自己家,根據各種渠道的道聽途說寫成的,毫無依據可言。其中充滿了可能、聽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之類的的模糊表述。

就在她的倒數第二篇日記裡,她還把援鄂期間昏迷的護士寫成去世,在網上被揭露內容不實之後,又辯解說聽到的消息是她腦死亡。試問如果這位護士的家人看了她的日記會作何感想?一個以文字謀生的人,理應深諳文字內含的意義,打著記錄事實的名義,為自己辯解之餘,對筆下之人毫無憐憫,令人髮指。

“文如其人”,方方的文字裡,冷漠與自得,洋溢在字裡行間。《方方日記》的最後一篇,篇名叫做“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這句話引自《聖經》。寫這話的是晚年的使徒保羅。他因傳播福音的緣故,被下監牢、受人離棄,在孤寂和絕望中寫下這句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方方其人


方方引經據典,掉書包,無非就是想把自己描繪成一個佈道者,一個針砭時弊的當代魯迅(周公的棺材板要按不住了)。順便顧影自憐,抱怨一下受到的攻擊,巧妙地表達一下內心的委屈。但是,她絕沒有想過,在她筆下,那些死去的、活著的、病人、醫生、護士、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志願者,哪個人會覺得武漢一役是“美好的仗”?


方方日記火速翻譯出版,一篇文章告訴你,這個事兒不地道在哪兒


只有她覺得這個“美好的仗”。在知乎“如何看待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英文版在亞馬遜預售?”問題中,有多位網友表示:方方日記之前,沒聽說過該位作家大名,若說武漢作家,池莉倒是有所耳聞。

此次憑藉方方日記,名聲大噪,重回輿論焦點,心中那滋味想必稱得上“美好”。

3、昔日做鞋主席淪落至此,我們只好發聲教她做人

她原來擅長的,就是七、八十年代是傷痕文學揭露苦難的那一套,如果苦難不夠深重 ,添油加醋的也要教它深重。現在看來,《方方日記》內核就是傷痕文學。但現在群眾已經不再矇昧,消息已經不再閉塞,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今非昔比,揭露“苦難”的工作已經留給了最下流的那一堆整天一驚一乍的微信營銷號,作為曾經的省作協頭頭,還是這個調調,未免令人唏噓。

說到作協,倒是有些規定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不斷提高文學隊伍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素養、文學藝術學養……引導廣大作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努力反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反映人民群眾建設新生活的偉大實踐,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放在以前,全國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還需要作家來“努力反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但是現在,其實人人可以寫作,人人可以發聲,而某些作家竟然反過來與境外勢力勾結,抹黑我們的國家,真是活久見!中國在疫情期間體現出來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目共睹,我們就要站起來發聲,也好讓觀眾兼聽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