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文/獨行娛樂貓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從湖北到山西媽媽家過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個年成了最宅的一年,也是最沒有年味和最揪心的一年。

好在我們一家人都在媽媽身邊,她並沒有覺得孤獨,一家人在一起就是過年。

說到過年,我們自然會想到賀歲檔,今年因為特殊原因,賀歲檔全部取消,其中《囧媽》首次打破常規,選擇免費線上播放。

看過《囧媽》,30歲的我忽然開始重新審視我和媽媽之間的關係。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事無鉅細,我是你媽

回想一路長大,媽媽的嘮叨是我耳邊難以磨滅的記憶,甚至這些記憶伴隨著我長大,成了時刻提醒我的定時鬧鐘。

出門的一瞬間,我會想起媽媽從小的囑咐,“別忘了帶鑰匙。”

冬天從被窩裡掙扎的時候,會忽然冒出媽媽的話,“記得穿秋褲。”

吃飯剩下一半,會想起媽媽的嘮叨,“吃飯不能剩。”

這些關切和提醒,時時刻刻在耳邊響起,揮之不去,即便已經離家十年,可是隻要一做事,就會想起媽媽的囑咐,響起那一句句的關心。

現在做了媽媽,知道這一切都是關心,可是以前的我,並沒有這麼認為,總覺得媽媽說的太多,太討厭,想要逃離她,甚至為了清淨,選擇了遠嫁。

當回家之路不再短暫,而是幾百公里之外,我才知道媽媽當初的反對是多麼的心碎。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聽話才是“好孩子”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的口頭禪永遠是聽話,“聽話多吃一點”,“聽話這個有營養”,“聽話……”

甚至為了演示如何聽話,拉出隔壁家的大姐姐來舉例子,聽夠了隔壁家大姐姐如何乖巧,如何懂事的我,只要聽到“聽話……"這樣的字眼,就不再想聽話。

記得高二那年,分文理班,因為數學不怎麼樣,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文科班,因為這個,媽媽多次提醒我,快高考了,要聽話,好好學習,多努力一點,晚上少睡一會,一定要考到好大學,這樣你以後才能出人頭地。

好好學習好說不好做,談何容易,每天早起晚睡,很快我就累趴下了,尤其是在每個月回家後,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我聽話,我的心徹底崩潰,開始放任自我,不再那麼努力。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嘮叨是父母唯一的傳達

不知從何時起,父母和我們的溝通,從囑咐變成了嘮叨,一句簡簡單單的提醒,也會重複幾遍,不停的說,直到你去做為止。

每次回家,媽媽每隔兩個小時就會端上一碗水遞到我面前,”喝水。“

我不是下孩子了,面對這樣的關係,我自然是沒有立馬去接受,表示先放一會,我正在忙著,可是媽媽會倔強的一直等在邊上,直到親眼看到你喝下去為止。

一杯水下肚,兩個小時後,又一杯水……

無微不至的關心,通常讓孩子煩躁,可是長大後的我們漸漸明白,這樣的關心,都是母親一顆深沉的心,她愛著我們,沒有終點。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腦海裡自然浮現出我媽媽,那個一輩子圍著兒女轉的女人。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而孩子也自然愛著自己的父母,可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很多孩子,卻想遠離父母?

在我看來,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為不懂得分離。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我家那小子》綜藝節目一播出,很多人認識了朱雨辰,那個出演青春劇《奮鬥》的大男孩。

被觀眾重新熟知,是因為朱雨辰的媽媽,她在節目中發表的驚人言論真是讓人瞠目。

01“賢妻良母論”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朱媽媽表示,她的兒媳婦應該是賢妻良母,因為“既然把你娶進來了,既然你願意進這個家,你就應該擔起你的責任”。

雖然朱雨辰談過兩次戀愛,可是卻還是被媽媽的”媳婦論“徹底否定,在她看來,那種穿得稍微有點暴露的,坐姿不優雅的,第一眼就會否定。

02”生命付出論“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除了挑選兒媳婦的標準,最讓人驚訝的是她對待兒子的態度,她自豪地說:我是用我的整個生命去對待我的兒子的,我完全沒有自我,我在家的位置就頂兩個菲傭。

早年朱雨辰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媽媽對待他的方式,讓他一度壓力很大。

儘管已經年近40,可是媽媽卻依然以一個孩子的方式來對待他,事無鉅細,沒有空間,讓人透不過起來。

最深的母愛是適時放手


《囧媽》之所以囧,皆是因為不懂分離

母愛是無私的,這點毋庸置疑,可是以母愛為名,以孩子為自己的私有財產,那這份愛只會更加壓抑,本來和諧的母子關係,也會隨之崩塌,被疏離和煩惱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