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一隻“斃鷹”,讓康熙皇帝百感交集,最終氣血攻心,一病不起。

《雍正王朝》中,康熙在自己登基六十年的宴會上,本來滿心歡喜的期待著看到十四阿哥胤禵送給他的賀禮,即一塊自帶“壽”字的隕石,然而,當裝載賀禮的盒子被打開的時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盒子中裝的並不是隕石,而是一隻死鷹。

這隻死鷹,實際上是一隻海東青,在滿洲傳統的薩滿教文化中是最高圖騰般的存在,是滿洲人的聖物,進獻一隻死掉的海東青,這無疑是對康熙皇帝的莫大詛咒,希望如同此物一樣,早點斃命。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時的康熙皇帝心情是極度的複雜。

首先是氣憤至極。

這是自己的壽宴,眾位皇子、滿朝文武以及各方使節都在祈願康熙皇帝能夠健康長壽。然而這份喜慶祥和的氣憤就被這樣一隻“斃鷹”所破壞,不僅讓自己顏面無存,更是對送此物之人的“狼子野心”深感憤慨。

其次是傷心與失望。

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九子奪嫡”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眾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是無所不用其及。

這份“賀禮”真的十四阿哥胤禵送的麼?康熙並不相信,且不說自己因此憤而離世令遠在西北的胤禵沒有任何的好處,相反,最希望康熙健康長壽的反而就是胤禵,因為只有他回來見到活著的康熙才有繼位的可能。所以,這隻死鷹必然是被人掉包的。

儘管康熙知道這是八阿哥胤禩等人所為,並且對於他們的目的和初衷並不意外,只是康熙沒有想到胤禩等人竟然如此卑劣的手段,對康熙進行詛咒,進而構陷他人。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行為和無君無父無德無良的做法,讓康熙感到的是悲痛欲絕。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再次便是極度的無奈。

此時的康熙深知,如果徹查此事,必然引發一場亂局,八爺黨掌握豐臺大營的兵權,挾制京畿,十四阿哥胤禵在西北又手握重兵。一旦處理不好,引發兵變,那個時候不僅僅是自己,甚至是所有的皇子、朝臣都要遭殃,整個國家也勢必要陷入一場動盪和混亂之中。而這對於邊境已然不安的大清王朝來說,無疑將是致命的打擊。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於是,康熙就在自己的壽宴上昏倒了,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康熙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而他也用盡自己最後的力氣在為雍正的順利登基以及政權的平穩過度鋪路。

而康熙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雍正、八阿哥胤禩以及張廷玉、馬齊等人撤職罷免。從後面鄔思道的分析來看,康熙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來是為了避免張廷玉和馬齊捲入鬥爭,讓雍正登基後有人可用;二來則是為了平衡朝局,限制權力,減少雍正登基的阻礙。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雍正尚且沒有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甚至準備將鄔思道辭退請走。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實際上,這一次的雍正用厚禮相贈,是對鄔思道的試探,而雍正也是真正動了殺心的。

就在雍正被康熙罷免的時候,雍正準備請鄔思道離開,並且準備了豐厚的財物。

“鄔先生,雖說你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卻無李世民之命,委屈先生了。”

雍正真的是自覺奪嫡無望,而準備請鄔思道離開,讓其安心養老麼?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是雍正對於鄔思道的一次徹徹底底試探,雍正要看看這個時候的鄔思道是否與自己有同甘共苦的意願。

鄔思道在雍正府上,一直是被奉為“幕賓”,享受這極高的待遇,不僅雍正對他禮遇有加,衣食無憂,並且對其是言聽計從,可以說鄔思道在物質層面、自我價值實現層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實現。

然而,這些都是在順境之中取得的,換句話說,雍正與鄔思道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生死磨難”以及“失敗即滅亡”這樣極度艱難的處境。

這個時候雍正,無疑是最沒有底氣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他並不清楚康熙此時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對於接下來的動作,他不僅需要支持者,同時也需要幫手和執行者。而這樣的幫手是要承擔巨大風險的,一旦雍正失敗,雍正還有皇子身份能夠自保,然而雍正手下的人甚至要面臨比雍正還要悲慘結局。

所以,雍正給了鄔思道一道選擇題,一面是拿著厚禮離開,一面是跟隨雍正共同面對這份兇險的處境,以此來試探鄔思道在這個時候對於自己的態度。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如果鄔思道真的是準備拿錢走人,那麼鄔思道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前文中也說到了,雍正這是試探,鄔思道這樣的行為恰恰是讓雍正感覺到了鄔思道不能與其在危急時刻並肩作戰,反而留下了貪生怕死和貪戀財富的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雍正對於鄔思道的失望也是必然的,而也正是因為這份失望,鄔思道的結局也必將如同高福一樣,為雍正所殺。

如果鄔思道只是默默的離開,不拿走雍正贈予的厚禮,鄔思道能夠全身而退麼?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

從後面的劇情可以知道,即便是雍正登基之後,都擔心鄔思道知道的太多,不想給其自由,避免眾多的黑幕流傳於民間而導致自己繼位的合法性受到挑戰。

而這個時候,鄔思道的離開則帶有更大的風險。一方面,鄔思道一旦有所暴露,那必然會讓雍正徹底失去奪位的希望,甚至還將面臨殘酷的懲罰;另一方面,如果雍正不能繼承皇位,那麼鄔思道無疑是一顆始終能夠威脅雍正安穩的定時炸彈,只要他存在,雍正就會感受到莫大的危險。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所以,不管怎麼樣,鄔思道離開已然是不可能的,而他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同雍正站在同一個戰壕之中,為雍正的奪嫡做出最後的努力,並且在此過程中尋求“一線生機”。

之後,鄔思道就用自己對於康熙“帝王心術”的理解,為雍正解釋了康熙如此行事的原因,並且也告知了雍正他才是康熙心中真正的即位人選,這不僅讓雍正茅塞頓開,更是讓雍正重拾信心,進而抓緊做著最後的部署和謀劃。

所以儘管鄔思道沒有想十三阿哥胤祥那樣帶兵勤王,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但是他的出謀劃策和運籌帷幄也在雍正奪嫡的整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登基後的雍正,讓鄔思道“淨身”離開,實際上也是對其的一種擔憂和防範。

雍正“奪嫡之夜”當晚,雍正非常驚險的奪取了皇位。

在這其中,十三阿哥胤祥拿著金牌令箭,單騎前往豐臺大營,殺掉豐臺提督成文運,奪下豐臺大營兵權,進而帶兵進宮勤王,扶保雍正登基,因此稱十三阿哥胤祥為雍正登基的首功之臣一點不過分。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鄔思道先有為雍正出謀劃策、分析利弊,後有拿著金牌令箭和關防大印居中調度,穩定局面,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鄔思道也藉此由幕後走到了前臺,將自己置身於十三阿哥胤祥與“五路人馬”的視線之中,讓雍正就此不敢無所顧忌的加害於他,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然而,不管是雍正還是鄔思道都非常的清楚,只要鄔思道還在,就不會讓雍正徹底的心安。

在這樣的情況下,鄔思道先是用一套“三不可用”的理論,告訴雍正自己沒有居功索取的功利之心,讓雍正放心。隨後提出了“半隱”,既能讓自己隱匿於世,又能讓自己時刻置於雍正的監視之下,也算幫助雍正解決了這份擔憂。

鄔思道選擇的“半隱”的去處便是李衛府上,實際這也是他能做出的唯一選擇。

一來,李衛對於雍正是忠心耿耿,言聽計從,必然能夠將鄔思道的真實情況如實彙報,這一點雍正對李衛是非常的放心。

二來,李衛與鄔思道交情深厚,鄔思道在李衛府上依舊能夠衣食無憂,生活無慮,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雍正對其的虧欠。

三來,李衛大字不識,鄔思道在其府上充當幕僚,這樣一來更加的順理成章,不會為外人所懷疑。

四來,李衛非常清楚雍正與鄔思道之間的利害關係,也必然將會知道如何對待和防備鄔思道。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而在鄔思道離開北京的時候,也是輕車儉從,除了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送給他的侍女如月,鄔思道可謂是“淨身出戶”。而在李衛府上的時候,鄔思道生活可以很愜意,但是經濟上也必然是非常拮据。

之所以如此還是雍正要通過“經濟手段”對其進行“制裁”和“限制”。

鄔思道是有過十年的牢獄經歷,並且身患殘疾,這在清朝的時候想要入仕為官已然不可能,就是在想要安穩做個教書先生或者其他人府上的師爺和幕僚,也必然是困難重重。可以說,鄔思道離開了雍正、十三阿哥胤祥、李衛等人,生活是無法保證的,而他能做的便是“寄人籬下”,得到了好的生活與別人對他的敬重,但是卻也要失去自由。

於是,這才有了鄔思道在投奔田文鏡府上時,執意要八千兩每年的幕酬,這不僅僅是因為鄔思道要藉此激怒田文鏡以順利脫身,更是為了自己之後的生活做著準備,因為此前確實沒有任何的機會給他能夠積攢財富。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而在鄔思道離開田文鏡府上的時候,雍正也沒有下令去追,一方面是在於鄔思道這幾年的表現讓雍正感到了放心,也認為沒有必要再如此限制鄔思道,而另一方面,也算是雍正對於鄔思道的感謝以及他的彌補。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鄔思道從“半隱”真正實現了“全隱”,再無蹤跡可尋。

《雍正王朝》中雍正曾以厚禮送別鄔思道,為何最後卻讓其空手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